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政权对立与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诗坛研究

《政权对立与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诗坛研究》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忠谦

  • 书名 政权对立与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诗坛研究
  • 页数 334页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01009022X, 9787010090221

  条形码: 9787010090路建想站广221

  尺寸: 20.8 x 14.8 x 1.8 cm

 然工套精虽记范总章额 重量: 558 g

作者来自简介

  杨忠谦,(1963--),山西应县人。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360百科授、文学博士。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理事,重庆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民族文学研究》、《求索》等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有学术专著《柳永形象论略》,主编或参编教材、著作四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近十项。正主持国首巴亚走争独划怀吗卫侵家级社科基金项目《金代家族与金代文学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政权对立与复内首航策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诗坛研究》内容简介:经过金初四朝的发展口矿只,到世宗、章宗两朝,诗歌创作由"借才异代"进入到,"国朝文派"时期。诗坛上表现出三种审美趋向:第一苏联思齐研大为优临补黄是由政治、宗教、哲学因素而形成的普遍性特征--尚自适;第二是由地理、历史、民族因素而形成的地域性特征--崇气格;第三是由文化、教育、艺术因素而形成的时代性特征--重典雅。这三个主要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金代民族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文人的仕途空间受到压缩,一定求严矛防触断具例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功名意识,使不少诗人又回归到能够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在以文继祖的理想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以给约间阳帮抓缩蔡珪、刘汲、党怀英、元德明为代表的豪杰诗人表现出气势豪迈、朴素磊落的鲜明的北方文化特点。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朝廷形成的宴享之风,与胡汉士族的典雅生活追求融合为一,在文人们中间日益兴起浓厚的士大夫生活情趣,促进了诗歌的典汽重树促兵般杂杂编雅风气。这时期的女真皇族太容维务曲压投刑目诗人完颜匡、完颜雍、完颜璋等的创作,体现出中原儒家文化与北方游很丰牧文化相融合的显著特征。他们的诗歌既风格典雅、手法多样,又保存着北方少数民族朴素、豪放的特点。

目录

  序/1

  绪论/1

  一、金代中期的时代背景与民族特征/2

 差合蛋之批排集行征角树 二、"国朝文派"的文学渊源/4

  第一章 金代中期诗坛的文化背景/10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文化政策/10

  一、社会文化背景/10

  二、科举政策及其文学贡献/14

  第二节 文化思想的转变/17

  一、金世宗的史鉴来自意识/17

  二、文化开放政策/27

  第三节 诗歌主题的变奏/36

  一、现实主义作品主题/3360百科9

  二、史鉴意识作品主题/41

  第二章 "国朝文派"的磁江司课北方文化特征/55

  第一节 对"气格"的普遍崇尚/56

  一、"气格"理论的发展/57

  二、"气格"说的逻辑基点/58

  第二节 "气格"的诗歌实践/59

  一、崇尚"气格"的审美风范/60

  二、追求"气格"的挥用利低解诗歌实践/62

  第三节 诗歌"气格"说的特征/66

  一、地域性/浓副普了史儿体婷这剂然66

  二、主体性/70

  三、圆融性/72

  第三章 汉化背景下"国朝文派"的典雅趣向/76

  第一节 诗人生活典雅化/76

  一、朝廷礼乐制度规模化/76

  二、诗人队伍宫般江围粮晶激导廷化/78

  三、诗人生活艺术化/83

  第二节 诗歌创作技巧化/88

  一、《明昌辞人雅制》/89

  二、尖新派代表王庭筠/91

  三、逞奇斗巧的王寂诗歌/93

战特离调厂色滑结居兵合  第四章 自适诗风的形成/97

  第一节 自适诗风形成的原因/97

  一、社会经济原因/97

  二、民族因素/99

  第二节 自适诗歌的多元表现/10祖时怕罗6

  一、云泉是处堪为乐,轩冕从来只累人--诗人的"小隐"/106

  二、身虽市朝寄,心与功名疏--诗人的"中隐"/116

  第三节 隐逸自适的思想渊源/121

  一、佛教思想的濡染/122

  二、老庄"齐万物"的影响/124

  三、三教合一思想的融会贯穿/126

  四、诗人的自适情趣/131

  第五章 诗歌艺术特征论/133

  第一节 科举对诗歌的影响/134

  一、"辞赋"科与诗歌艺术之关系/134

  二、科举对文风的影响/137

  第二节 诗歌体裁的多样性/139

  一、古体诗/139

  二、近体诗/150

  三、楚辞体诗歌。/154

  第三节 诗歌体式的丰富性/157

  一、回文体/158

  二、集句体/159

  三、连珠体/163

  四、寓言体/165

  五、渔父体/168

  六、天随子体/170

  第四节 诗歌用典的多元化特征/172

  一、密集用典,表现文人趣味/172

  二、反意用典,强化主体情感/179

  三、组诗用典,隐含多元主题/185

  第五节 诗歌句式的丰富性/189

  一、炼句/191

  二、炼字/193

  三、对仗/195

  第六章 诗歌的意象/198

  第一节 山水意象的倾心经营/199

  一、诗人普遍的山水情结/200

  二、山水意象的多样构造/203

  第二节 "香草"意象的比兴寄托/205

  一、主体性特征/207

  二、女性化特征/212

  三、对象化特征/215

  第三节 动物意象的文化内涵/218

  一、"下视平芜低"的"鹰"意象/219

  二、"奔腾多奇龙"的"马"意象/221

  第四节 "残缺"意象/224

  一、"残缺"意象的表现特征/224

  二、"残缺"意象的文化精神/226

  第七章 诗歌因革论/230

  第一节 陶谢风流到百家/231

  一、强烈的"三径"情结/232

  二、兴寄高妙、真淳简淡的美学特征/238

  三、从文学意义的学习到生活旨趣的无意识渗透/240

  第二节 苏学盛于北/242

  一、"苏学盛于北"之原因的考察/242

  二、金人对黄庭坚的接受/252

  三、对苏、黄诗风的反思/256

  第三节 以唐人为旨归/259

  一、金诗学唐的进程/259

  二、王若虚、王庭筠崇白、抑白之争/267

  三、学杜理论的建立/269

  第八章 南北文化融合下的少数民族诗歌/275

  第一节 女真族诗人的文学创作/276

  一、女真文学的发展/276

  二、金代中期的女真文学创作/281

  第二节 其他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289

  一、渤海诗人的文学贡献/289

  二、契丹族代表诗人及其诗歌/291

  第九章 政权对立下的南北诗文互动/295

  第一节 政权对立下南北诗坛的诗歌主题/300

  一、孝宗诗坛的涉金之作/300

  二、金代文人的涉宋之作/308

  第二节 南宋文献北传/310

  一、南宋诗文作品北传/310

  二、理学的北传/313

  第三节 金代文献南传/318

  一、金诗词作品南传/318

  二、金代史籍、历象之类书籍入宋/320

  三、赵可文集入宋/322

  后记/328

  参考文献/331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政权对立与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诗坛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