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是2008年凤凰出版来自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郑午昌。
- 书名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
-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4月1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图书信息
ISBN: 7539928077, 来自9787539928074
投赶学喜松眼条形码: 9787539928074
尺寸: 2班间死冷较材的关在2.8 x 14.8 x 2.6 cm
重量: 440 g
作者简管茶副介
郑午昌,名昶,号弱龛,别署且以居士、丝鬓散人,嵊县三合乡(今嵊州三界镇)长桥村人。早年毕业于杭州府学堂,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首创汉文正楷字模。致力画史画理,著阶群足听棉作有中国画学全史(书成於一九二九)、中国美术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壁画360百科历史研究、画馀百绝等。组织或参与蜜蜂画社、中国画会、寒之友社等艺术团体,十馀年如一日。后与画友汤定之、张善子、符铁年、谢公展、王师子、谢玉岑(谢逝世后由王启之补)、张大千、陆丹林等,结为九社。著作之馀,兼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国立艺专等教授之外,又以鹿胎仙馆名义,招集有志治艺之青至格灯家读决消叫年,研究国画,成材者数十人。山水、花卉、仕女,不拘一格,尤工山水,时而松秀集措烧,时而苍郁。画柳长条细叶,婀娜多姿,朋辈戏以郑杨柳呼之。馀事诗词,清新可诵。印有山水画集。卒年五十九。
内容简介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既名中国画学史,其范围以地域言,当止限于中国;以人来自文言,当止限于画学360百科。但艺术为人类之艺术,不能以地方自局。规其范围,不能不兼及与画学有关系之种种背景。画为艺术之一种,当就其艺术上演进之过程及流派而述之。如我国数千年来,专制政府前仆后起,一代一姓,各自为治。其间接或直接影响于画学者,亦各异趋。《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分四大时期叙述之:实用时期,礼教时期,宗教化时期,文学化时期,而仍不打破其朝代。
目录
实用导时期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第一节 画之起源
有巢氏绘轮圜螺旋一伏羲氏画八卦--画之胚胎--苍颉体类象形始制文字--画之雏形--河图洛书与画之关系一古文字类雏形画之例证
第二节 画之成立
黄诉突蛋帝时之绘画--应用绘画以章衣裳--制作动机非艺术的--画祖(果攵)首--绘画独立一门
礼教时期
第二章 聚里敌断钱回组夏商周秦之画学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价 利用图画成教化助人伦-影练约晚频林蒸-从工艺品征图画之进步一案画系礼教上之象征苗攻州犯货伯十--工艺品设色非纯为美观--周代图画设官分掌--图画范围及于舆地--壁牖间之图像--旗章上之图即规画--彝器之案画
第四节 周秦间之画家一
思想解放与绘画进步--楚画--鲁班师--齐敬君--宋画史--齐客论画--秦皇写放轴步诸侯宫室--秦皇左右之巧者一烈裔--阿房宫与绘星概顶育养画
第三章 汉之画学
第五节 概况
汉初人之思想生活--文帝以画点缀政教--武帝创置秘阁--沿充会天万香督卫脸普念宫殿竟鉴饰画如制--纪功批伤迫语率医各颂德借画以达用--尚方画工--设立画苑之滥觞--画家毛延寿等--奖节义尚儒术与图画之关系--鸿都学--端造验歌礼教化极盛--佛教传入与图画--桓灵间之画家
第六节 画迹
画迹之收藏及其劫运--从记载金石考求汉画--记载上画迹之类别及其例证--光武以还画纯为礼教化--金石上画迹之列举及其内呢项刚抗律容--汉画之制作取材应用
第七节 画家
画家与画迹之关系--画家多系士夫--毛延寿--张衡--蔡邕三美--赵岐--刘裒--其余画家沿征信父全迫说早粮--工匠画家失势群按与士夫画家蜂起之原因--图画与地理--长安为图画都会
第八节 画论
刘安之言--张衡之言--非绝对的艺术上评论宗教化时期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第九节 概况
魏武提倡恶风吴蜀奖励权术与绘画思想之变迁--因战乱促成宗教勃兴--道释简喜弱水画渐盛--曹不兴与卫协以后之画风--顾恺之崛起--贵族独占之艺术界被打破--道释画渐盛之原因--我国佛教画之祖--卫协之艺术手段--晋人对于佛画之热爱--山水画成立之原因--我国山水画之祖--审美程度之进步--图画向外之传播--绘画由黄河流域渐移长江流域
第十节 画迹
降厂 贞观公私画史中之魏晋画迹--裴氏未曾录入之画迹及其距外村与效断交害论七考证--无名氏画迹--工匠画不以绘事自居--学术画迹举例
第十一节 画家
魏晋名画家不下数十人--曹不兴--赵夫人--卫协--王廙--戴逵--顾恺之--魏晋之代表作家--方外画家
第十二节 画论
片段的画论--成篇的画论--王虞论画--顾恺之记魏晋胜流画赞--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及画评--论画者皆系晋人--论评偏于人物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第十三节 概况
南北朝之地理民族--佛教画最盛时期--风俗浮靡与画材--宋画家顾陆--齐高祖之好画--谢赫画学上之发明--梁王室之重画--张僧繇画法上之贡献--六朝三大家--陈文帝--魏毁佛及奉佛--北朝写生第一妙手--曹仲达画佛有灵感--周于画学上无大关系--佛画盛行之原因--注重壁画--建业为佛画中心--印度中部之壁画传入中国--道教画盛行与佛画之比较--山水画进步--文人画之滥觞--图画因佛教传入日本
第十四节 画迹
南北帝室收藏及流转之情形--贞观公私画史所录南北名画数目--散见各书之南北朝名画--其余各名家之画迹--佛画最多风俗画次之故事画又次之--壁画名迹--绘画以审美为主实用为轻--学术礼制之绘画--无名氏画迹之作用
第十五节 画家
道释画家最多--山水画家亦较有人--宋画家最著者六人--齐画家最著者五人--梁画家较著者五人--陈画家最少--魏画家四人--曹仲达为齐画家巨擘--周画家仅见三人--南北朝画家艺术上之比较--代表作家皆吴中人
第十六节 画论
画法的理论--宋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梁元帝山水松石格--赏鉴的品评--颜之推论画--谢赫古画品录共二十七家--姚敬续画品共二十家--画家工非工之阶级--逐人总评前未之见
第六章 隋之画学
第七章 唐之画学
第八章 五代之画学
文学化时期
第九章 宋之画学
第十章 元之画学
第十一章 明之画学
第十二章 清之画学
附录一 历人关于画学之著述
附录二 历代各地画家百分比例表
附录三 历代各画种盛哀比例表
附录四 现近画家传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