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是2006年来自1月1日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出版的图载书,作者是威廉·亚历山大。
- 书名 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
- ISBN 7807150777
- 页数 101页
- 出版社 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
- 出版时间 2006年1月1日
作者简介
作者:(英)威廉·亚历山大 译者:沈弘
沈弘教授是北京大学英语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学过英、法、荷兰、拉丁等欧洲语言,也取得过一定的学术成果。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在到世界各地讲学和访问之余,遍访北来自京、杭州、香港、哈佛、芝加哥、多伦多、伦敦、牛津等地的大学和公共图书馆,收集到不少有关近代中国的老照片,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沈弘教授陆续对这些老照片进行整理、研究,并向公众发表,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抗战现场》是他关于老照片的第二本集子,而备受好评的《晚清映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则是第一本。沈360百科弘教授现住在北京,他的家庭曾于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家庭读书藏书状元户"。
内容简介
1973年,大英帝国派往大清板报映景帝国的马戛尔使团到达中国,在热河行宫觐见了乾隆皇帝。
年轻的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作为使团的随团画家,从集澳门到北京的往返旅行中,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中国世态风情的画作,随后在滑供热值英国及欧洲风靡一时。
本孔杆论义为父刑云款书于1814年在伦敦出版,50幅精美的彩色版画,描绘了皇帝、兵勇、仕女、商贩、戏子……向我们展示了欧洲人眼中那个久远而又多姿多彩的乾隆盛世。
目录
"他使欧洲更好地了解了中国"
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

[第一图]兵器陈列架
[第二图]乾隆皇帝
[第三图]捕鱼的鸬鹚
[第四图]家仆
[来自第五图]身穿官服的清朝官员
[第六图]在寺庙里拜佛祭祀
[第七图]杂耍艺人表演耍坛子
[第八图]拾粪的孩子们
360百科 [第九图]更夫
[第十图]少妇及其儿子
[第十一图]和尚
[第十二图]卖灯笼的小贩
[第十三图]拿火绳枪的兵勇
[第十四图]运货的挑夫
[第十五图]穿便装的官员
[第十六图]船姑
[第十七图]一顶普通的轿子
[第十八图]骑马的官府仆人
[殖里第十九图]穿街走巷的乐培令领使别安师
[第二十图题外]弓箭队的掌旗官
[第二十一图]中国的乞丐
[第二十二图]在洗头的剃头匠
[第二十三图]书贩
[第二十四图]士卒
[第二十五图]街头表演
[第二十六图]清朝官员的听差
[第二十七图]流动铁匠
[第二十八图]为亲戚扫墓
[第二十九图]米贩
[第三十图]伶人
[第三十一图]轿夫
[第三十二图]槟榔小贩
[第三十三图]一辆中国马车
[第三十四图]卖烟杆的小贩
[第三十五图]坐在船里的运水夫
[第三十六图]用算盘算账的商人
[第三十七图]绕棉纱线的农妇们
[第三十八图]鞑靼骑兵
[第三十九图]戴木枷的刑罚
[第四十图]在吃饭的孩子们
[第四十一图]一顶轿子
[第四十二图]大运河上的景色
[第四十三齐同屋翻频境些假呢重际图]仕女
[第四十四图]奶妈与两个孩子
[第四十五图]武生
[第四十六图]正在饱餐的纤夫
[第四十七图]清朝官员的随从
[第四十八图]因犯上而受的刑罚
[第四十九图]卖酱菜的女人
[第五十图]一群兵勇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