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灵肉之境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研究

《灵肉之境》是目前国内从人的理解角度来探讨柏拉图哲学的第一部专著。作者来自认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一部丰富而深刻的人论思想,他把人的存在作为一种既带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又需要不懈地追求生存高度"可能性"之灵与肉相结合的存在。

  • 书名 灵肉之境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研究
  • 作者 林美茂
  • ISBN 9787010071794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版权信息

  书 名: 灵肉之境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研究

  作 者:林美茂

  出版社来自: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010071794

  开本: 大32

  定价: 33.00 元

内容简介

  人类存在的这种宿命般的本质,决定了人类必然始终需要面对"知与不知"的质疑。全书围绕柏拉握谈散机能活把紧甚图哲学中"自知其无知"、"回忆说"、"观照"、"哲人王"等问题,展开了作者极其详细的希腊语文本的诠释与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的揭示,向人们展现增课际手集了一种阶梯式上升的哲学思考与逻辑推演过程,从而追寻和勾勒出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于从初期到中期的柏拉图哲学之根本思想,《灵肉之境》是一部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哲学导读。

作者简介

  林美茂,男,福建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日本儒学研究中心主任,日本来自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爱知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哲学会会员(日本),中360百科华日本哲学会理事(中国)。1989年东渡日本留究供顺她权缩尽业学,2002年回国任教。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日本哲学、公共哲学的研究,参加多部著作的共同撰写,在《哲学研究》、《南开大学学报》、日本《中部哲学年报》、《文明21》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哲学沦文数十篇。业余涉足文学创作,笔名"灵焚",出版过散文诗集《情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于2007年获得"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品集"奖)、《灵焚的散文诗》(花城出版社2008年),作品被多种散文诗、诗歌范青北选集收入。

目录

  序

  绪论洞穴的居民们

  第轮刻情一章自知其无知--论苏格拉底对知的否认与探索

  引言"自知其无知"的表明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知的否认

  一、苏格拉底的"求知经历"

  二、从"无知之自觉"到"无知之智慧"

  三、《申辩篇》29b的问题

  第二节知的探索

  一、为什么要探索

  二、探索的困境与出路

  三、苏格拉底的视点

  第三节"自知其无知"的深层意蕴

  一、世间有智者的"智慧"

 句客刚载末执越 二、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智慧

  三、"自知其无知"所揭示的人论思想

  结语从"自知其无知"中获器利触得的和必须面对的

  第二章回忆说--不知道的事情可以学习吗?

  引言从本质的追问到"回忆说"的提出

  第一节"回忆说"得以确立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美诺篇》中"回忆说"论述的特点

  一、回忆的实验

  二、"回忆说"中"先在"与"不死"的问题

  三、《美诺篇》中"回散脱忆说"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回忆说"在《斐多篇》中如何得以完成

  一、五种"回执雷环施意息忆的事例"

  二、从类似性回忆的探讨转向灵魂不死问题的论证

  三、灵魂不死的证明

  结语笼罩着"同忆说"的光与影

  第三章观照--哲人看到的是什么?

  引言关于"观照"问题诸叙述巾所存在的矛盾

  第一节"观照"的主体

  一、灵魂脱离肉体状态下的"观照"

  二、灵魂客居肉体状态下的"观照"

  三、"观照"对于人类灵魂的意义

  第二节观限皮际花植眼住吧照的方法

  一、直接关专差七所操督双工袁象的与间接的:"观照"的两种方法

  二、人类可以到达"观怎货陆买力架殖元发照"境界的依据

  三、人类的"观照"只能停留在"间接"状态的原因

  第三节人类探索所能到达的境地

  一、人的存在现实与柏拉图对于"哲学问答法"的信念

  二、柏拉图的信念是否包含着"第一观态标每照"的可能

  三、柏拉州各图的信念是否拥有理论与现实的偏离

  四、如何理解《国家篇》475e-480a诸种叙述的真意

  结语"观照"问掉第粒奏见王题所揭示的人论思想

  第四章哲人工--向人类民州化同然度空势的"善生"理想迈进

  引言如何跨越此中的"第j波大浪"

  第一节"哲人工"理想与知的关

  一、"幸福"的客兴追求与"哲人王"的拥立

  二、哲人是由于拥有"真出装玉香车河原假状知"被拥立为王吗?

  第二节"哲人王"的理论依据

  一、作为哲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及其本质特征

  二、"求真"素质与"哲人王"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哲人工制"至善性与文现的具体措施

  一、哲人的认识状态与其对于人类来说至善性的理由

  二、"哲人王制"的实施与哲人之知的问题及其对策

  三、实现"哲人王制"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以及措施

  结语布价宣配很队情免人类能够超越的与不能够超越的

  结论有智者与爱智者

  参考文献

  认识你自己(代后记)

  ……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灵肉之境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