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魏光奇

1来自950年6月出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于河北大学历史系。1981年山西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西方史学思想史、中西文化观念比较等课程;指导中国近现代史世先刑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主要360百科学术研究领域为清代和中国近代政治制源看阶义跑历整度史、中外思想比较。

  • 中文名称 魏光奇
  • 出生日期 1950年6月
  • 毕业院校 山西大学
  • 职务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著

  (一)个人著作

  1、来自《大智心魂--哲人的旅程》(燕山出版社1993年)

  2、《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联运商务印书馆,2004年)

 360百科 4、《有法与无法殖三: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商务印书馆,2010年)

  5、《中西文化观念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6、《选择与重构:近比周陆文站含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二)个人论文集

  1、《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2、《清代民国县制和财政论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东改导消油利专晶,2013年)

  (三)参撰著作

  1、《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 (乔志强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撰写第十六章:"地方自治与社会功能系统的演变")

  2、《中国改革通史-近代卷》 (漆侠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道若毫诉关反志渐因具00年;撰写第六章:"王朝末路上的'新政'与'预备立宪'"、第八章:"近代经济制度的重大改革")

学术论文

  (一)清代、民国县制研究

  1、清代州县治理结构述要 (《首都师绍移跑奏植帝念市河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上)

  2、清代州县的"主奴集团"统治--透视"秦制"的根本特征 (《北京苦小之师范大学学报》2011汽热划方年第1期)

  3、清代督抚监持帮光总由视席司监察制度的弊端与异化 (《河北学刊》2括换延武阶010年第2期)

  4、清代州县官任职制度探凯深析--附论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地方行政首脑权力制约 (《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

  5、自利集团:透视清代的州县官府 (《人本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

  副至时超还事道兵映持会6、晚清州县官任职制度的紊乱--透视中国传统政治的深层矛盾 (《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7、晚清的州县行政置血攻数下省怕古纪军改革思潮与实践 (《清轮给唱附再环标史研究》2003年第3期)

  8、关于清代地方行里白具政制度的一封信 (《首做书校一都师范大学学报》"中国近代史研究专辑",2003年)

  9、地方自治与直隶"四局"(《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0、走出传统:北洋政府时期的县公署制度 (《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11、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任用制度 (《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12、清代存印别举度州县文簿册报制度:对中国传统行政特点的透视 (《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第3期)

  13、官治与自治:中国近代的县乡行政体制 (《中国改革》2002年第11期)

  14、从我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分层的反复变更看"省管县"改革 (《领导之友》2006年第4期)

  15、近代县制问题的历史思考 (《博览群书》2005年第10期)

  16、清代州县运作背后的"大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日)

  17、《河北省地方保卫团研究(1901~1937)》序 (《河北省地方保卫团研究(1901~1937)》,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年)

  (二)清代、民国乡村制度研究

  1、清代直隶的里社与乡地(《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清代"乡地"制度考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清代乡地职役人员问题考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4、清代雍乾后的赋役催征机制 (《河北学刊》2012年第6期)

  5、《清代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管理--以四川南部县为个案的考察》序 (《清代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管理--以四川南部县为个案的考察》,中华书局,2020年)

  6、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与丁海秀合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7、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下的"绅权"膨胀 (《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8、国民政府时期新地方精英阶层的形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9、远未终结的探索--从梁漱溟著《乡村建设理论》说开去 (《博览群书》1998年第8期)

  10、《人民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1949~1954)》序 (《人民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1949~1954)》,安徽人民出版社,2018年)

  11、"皇权不下县"的乡村治理矛盾--读邱捷《晚清官场镜像》 (《南方周末》2021年7月22日)

  (三)清代、民国财政研究

  1、清代后期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1期)

  2、清代州县财政探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2001年第1期)

  3、清代直隶的差徭 (《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

  4、试析洋务派的理财思想 (《历史教学》1987年第10期)

  5、直隶地方自治中的县财政 (《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6、国民政府时期县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的整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7、《清末民国财政史料辑刊》前言 (《清末民国财政史料辑刊》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四)历史理论与方法研究

  1、史学系统方法浅议--兼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河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2、小说在社会史研究中的史料价值 (《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承继黑格尔: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 (《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吸收与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进步史观" (《全球史评论》2012年第1期)

  5、吕志毅:在史料学田野上精耕细作 (《中华读书报》2015年12月9日)

  6、《中国抗战局势与国际政治关系》序 (《中国抗战局势与国际政治关系》,人民出版社,2008年)

  7、《地区行署制度研究》序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经世文札

  (一)中国文化出路探讨

  甲、文明模式

  来自1、历史文化传统与改革模式的选择 (《晋阳学刊》1989以京运岩到司喜湖年第3期)

  2、秦汉之制与公360百科社古丹 (邵燕祥、林贤治煤孔样轻主编:《宿命的呼唤》,三联书店,1998年)

  3、西风东渐:挑战中国传统社会的"理想类型" (《社会学家茶座》总第十六辑,2007年)

  4、威权与民主--两种政治社会体制的选择 (《要经脱社会学家茶座》总第二十辑,2007年)

  5、透视"文革"的文化选择 (载《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念线另经策出思宗问题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题目"文化选择:历史观察的另一视角")

 旧应 6、现实难题的历史透视--社会控制机制的危机与出路 (方教居副从料相把转《竞争与超越》1988年第1期)

  7、《天人陈封收著病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结语(《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易境染作又门端增鲜百年)

  乙、政治制度

  1、官民对立:他看透了秦汉之制--读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博览群书》1998年第1期,笔名李瑜汽能构概她顺余轴)

  2、"民本"和"官实请使罪蛋见七口至言本":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房言纪要速啊反发城《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第4曲争批独掌攻长预期)

  3、代议政治与多元社会--读章太炎的《代议然否论》 (《博览群书群差找》1999年第5期)

  4、兴利与防弊:"小政府"理念在中国 (《今天与昨天者希继短盾--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打布七维到垂发评水训神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丙、思想、伦理

  1、历史文化传统与改革的精神机制 (载《历史与现实论稿》,中国文史稳满出版社,1991年)

  2、建设开放、立体的伦理体系--新时期中国伦理建设问题之我见 (《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2月上半期)

  3、中国伦理的现代化:王学功跟病防农矿嫁接西学 (《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燃值伯失轻办城造走德  4、"二患交伐":中西文化精神的劣化结合--读鲁迅的《文化偏至论》 (《博览群书》1997年第12期)

  5、实用主义与物质主义:人文精神的敌手 (《中国青年报》2002年9月11日,题目"我们为什么缺少人文精神"》)

  6、重构儒家:中国近代文化精英的一种努力 (《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1期)

  7、探寻文化出路:近代中国精英人士看佛教 (与[日本]柴田文洋合撰,《社会科学论坛》2018年第4期)

  8、佛教的真谛:与万事万物相通同 (《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丁、经济观念

  1、再造"大同"信念--建设符合国情的经济伦理 (《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7、8期》)

  2、儒家如是说:公平重于效率 (《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3、历史视角缺位与经济学的困境 (《东方文化周刊》1998年第17期,题目为《现代化的陷阱》)

  4、"效益薪金"解析--从《红楼梦》说到《资本论》 (《环球企业家》1996年第6期)

  5、家产制管理--国有企业放权的陷阱 (《环球企业家》1996年第1期)

  6、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宝钢企业管理 (《环球企业家》1996年第2期,题目为"文化精神的整合--宝钢企业管理")

  7、企业应该"三权分立" (《竞争与谋略》1994年第11期,题目"'三'的谋略与企业'三权'")

  (二)读史札记

  1、为清末革命党人说几句话 (《东方艺术》1996年第5期)

  2、晚年曾国藩 (《华人文化世界》1997年第2期)

  3、杭世骏--卖破烂的学者 (《三湘都市报)1997年6月28日)

  3、莱阳民变散记 (《东方艺术》1997年第5期)

  4、解读黄仁宇 (《深圳周刊》总第158期,2000年3月)

  5、辛亥革命:在改革中爆发 (《领导文萃》2001年第7期)

  6、谈谈清代的科举制度 (吕龙根编:《导游知识读本》第一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

  7、在文明互动中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 (《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6期)

  (三)思想随笔

  1、我看自由主义 (《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2、三个层面:也谈"为学术而学术" (《读书之旅》1997年11月27日)

  3、重提"兼容并包" (《科技智囊》1998年第8期)

  4、经世--社会人文学科的灵魂 (鄢烈山、何保胜编:《杞人忧师》,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5、高校文科教学中的误区 (《教学的责任和艺术》,华文出版社,2005年)

  6、大学精神:自由思想与人文关怀 (《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从王亚南到马克斯·韦伯 (《南方周末》2019年8月15日)

  (四)个人回忆

  1、"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中国近代史研究专辑",2003年)

  2、粮食,粮食 (《新天地》2007年第8期)

  3、难忘岁月:在后泉的日子里 (《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4、自学之路 (《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2》,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年)

基金项目

  (一)主持199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县乡行政制度研究》

  (二)主持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州县乡里制度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魏光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