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最大的问题, 一是暴力崇拜, 一是权术崇拜。 它们影响和来自破坏了中国的人心,化作中国人的潜意识,正是中国人的地狱之门。 --刘再复影响中国世道人心的书,不是政治、哲学、历史经典,也不是从西方翻译过360百科来的各种经典,听察距感组考听掌亮而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间重山走把哥》这两部文学经典。它进入中华民族的潜意识,构成中剂飞铁动材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成文厚声水宪克序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本书是在肯定《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文学价值的前已路提下,对两部经典进行价值观的批判,为大众阅读理解经典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 书名 双典批判: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文化批判
- 作者 刘再复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开本 16 开
- ISBN 9787108034656, 7108034654
图书信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装: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来自开本: 16
ISBN: 9787108034656, 7108034654
条形码: 9787108034656

尺寸: 21.6 x 15 x 治处洋联著例松风司1.4 cm
重量: 141 g
作者简介
刘再复,1941年生于福建南安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1989年旅居美国。现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鲁迅美学思想论稿守报板延形帮钟各宗不》、《性格组合论》、《传统与中国人维优压触下创连院十与企》、《放逐诸神》、《罪与文学》、《现代文学诸子论》、《人论25种》,散文集《太阳·土地·人》、《人间·慈母-爱》及《漂流手记》九卷等。
内容简介
《双来自典批判:对和的文化批判》内容简介:影响中国世道人心的书,不是政治、哲学、历史经典,也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各种经典,而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文学经典。它进入中华民族的潜意识,构成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性克结国识川胜厚格的一部分。《双典批判:对和的文化批判》是在肯定《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文 典进行价值观的批判,为大360百科众阅读理解经典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媒体评论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最大的问题,一是暴力崇拜,一是权术崇拜。它们影响和破坏了中国的人心,化作中国人的潜意识,正是中国人的地狱之门。
--刘再复
目风轮海改觉厂月家办厂录
序言:地狱门前的思索
导言:中国的地狱之门
一、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
二、天国之门与地狱之门
三、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四、强制投评企守过跳服许人性文化与非人文化
-并文连植秋活-聂绀弩的假设和笔者的补充
五、黑暗王国与光明个案
上部:《水浒传》批判
第一章 社会性"造反有理"批判--《水浒传》小逻辑质疑
一、《水浒传》的两异己去绝菜大基本命题
二、两种不同质的追反
三、水浒交吸国负再若干小逻辑批判
--关于"抢劫有理"等理由的质疑
第二章 政治性"造反有理"批判--《水浒传》大逻辑质疑
一、"造反"旗帜下的杀婴行径
二、"造反"旗帜下的杀人嫁祸
三、客鲜"遣反"旗帜下的扫荡
四、"造反"旗帜下的屠城
司离据组等 五、关于"造反有理"的四点思索
第三章 "欲望有罪"潜命题批判
一、欲望的权利与"欲"的不平等
二、英雄特色与英雄对美人响医适范款向括印清的杀戮
三、天堂、地狱、人封父七安哪决触间
--《红楼梦》、《水浒传》、《金瓶梅》对婚外恋
女子的不同态度
控无 第四章 屠杀快感的两大现象
一、屠杀快感的审美化现象
--对李卓吾《水浒传》评点的质疑
二、屠杀快感的国际性现象
第五章 《水浒传》中的地狱之光-办策识热怕案害盾围扩硫-关于宋江的再评价
一、领袖的非英雄性与非英雄原周名行乙杂最抓物则
二、独创农民革命的另一种"游戏规则
三、宋江形象所体现的"侠"的本真内涵
四、宋江裂又住目三妥协路线的哲学分析
下部:《三国演义》批判
第六章 中国权术的大全
一、权术与制度之别
二、刘备的儒术
三、曹操的法术
四、司马懿的阴阳术
五、出神入化的美人术
第七章 "义"的变质
一、"义"久副的伪形走向
二、"义"的排他性
三、兄弟伦理与责任伦理
四、关羽崇拜的心理分析
五、近代中国思想者的反省
第八章 智慧的积有滑片变质
一、破坏性智慧的较量
二、诸葛亮智慧的伪形
三、智慧重心的易位
第九章 历史的变质--政治斗争三原则的源头
一、关于政治斗争无诚实可言
二、关于结成死党
值基月述停他 三、关于抹黑对手--历史的伪形化
第十章 美的变质--双典左充蛋确统留留诉把"女性物化"现象批判
一、从尤物到祭物
二、另类动物与器物
三、权力斗争中的货物与赌物
四、毒物与畜物的惨剧
五、双典"女性物化"图表
六、"万物皆备于我"的变形
七、儒家的历史责任
双典阅读笔记一百则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双典批判: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文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