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是2009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场头师领城本图书。
- 中文名 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
- 丛书名 五色石丛书,文艺研究新视野
- 平装 49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丛书名: 五色石丛书,文艺研究新视野
平装: 49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来自78750047360百科8690
条形码: 9787500478690
尺寸: 23.8 x 16.8 x 3吧阿客白井营.2 cm
重量: 680 g
作者简介
高玉,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本科到博士后先后就读于湖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政府"奖15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助完刑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有专著多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学会权相业千由初附兴让理事。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种料谈承座社优秀人才"、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善圆财。
内容简介
《"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内容简介:提起五色石,有谁最聚倒不想到它源自中华民族借一位创世女神之巨手,谱写出的那篇天地大文章?一两千年前的汉晋古籍记载了这个东方民族的族源神话:当诸多部族驰骋开拓、兼并融合而造成天倾地裂,水灾火来自患不息的危难时刻,站出了一牛矿酸防位曾经抟土造人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360百科足以立四极"(《淮南子·览冥训》),重新恢复和创造天行惟健,地德载物的民族生存发展的空间。在烈火中创造自己色彩的五色石,凝聚了这种天地创生,刚健浑厚的品格,自然也应该内化为以文学果再光一文化学术创新为宗旨的《"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系的精神内涵和色彩形态,探索一条有色彩的创新之路。
目录
序
第一章 语言与话语
第一节 现代语言本质观研究路向及检讨
第二节 语言的"工具性"和"思村亮模她季仍这化球想本体性"及其关系
第三节 语言的三个维度与文学语言学研究的三种路向
第四节 "话语"及"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
第二章 "现代性"作为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第一节 论"现代性"作为话语方式的言说性及其特点
第二节 "现代性"作为话语方式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及其限度
第三章 古代汉语的"诗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
第一节 《关雎》为什么不能"今译"
第二矛歌级肉减节 古诗词"今译"作为"翻译"的质疑
第四章 重审文学"翻译"作为话语及其对文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忠实"作为文学翻译范畴的伦理性
第二节 论两种外国文学
第三节 翻译文学在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
第四节 论翻译文学的"二重性"
第五节 重审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性质和地位
第五变丝伤纸袁师太任老章 超越与比较--中西文论话语比较研究意识论
第一节 中西比较诗学的"超越"意轮丝权板联飞识
第二节 "精确"作为中西比较诗学批评话语的语义分析
第三节 当杀肥体等精待代比较诗学话语困境及其解决路径
第四节 重建中国现代诗学话语体系
第六章 论"懂"作为文学欣赏理论话语
第一节 论中国古代文学欣赏的非"懂"性
第二节 "懂"作为现代文学欣赏基本方式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关于"反懂"的讨论及其理论反思
第四节 反"懂"的文学欣赏
第五节 当代中国文学欣赏中的"反懂"性
第七章 "个人"与"自由"话语的形抗热顶团做迅承成及其对文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个银祖坐深矿前劳染独树妒人"话语及其本质
刘液印风第二节 严复的自由主义于家代味思想及其近代意义
第三节 从个体自由到异空顺海齐拉从重群体自由--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中国化
第四节 选择、吸取与演变--论中国现代"自由"话语的建构
第五节 中国近现代个人主义话问语及其比较
第六节 "个人"与"国家"的整合--中国核缺类族现代文学"自由"话语的理论建构
第七节 中国现代"自由"话语与文学的自由主题
第八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话语言说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性
第二节 民族文学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叶族主义文学运动"
第三节 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学生存境遇及其言说
参考文献
附:本书中已经发表的文章目录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