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

《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是2005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洪岳 。

  • 书名 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
  • 作者 王洪岳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年8月1日
  • 页数 281 页

作者简介

  王洪岳 1963年生,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文艺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后。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硕士生导师,济南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硕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专著有《现代主义小说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守望与袒露》(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发表学术论文、评论8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站在新世纪美学--感性学的角度,借鉴西方和中国古代审议放排参烟心山简表丑学思想,从先锋文艺的发生何而巴陈南关获背景、美学取向、形式特征及审美价值等方面,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艺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该书认为,世纪之交的先锋文艺改变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文艺来自发展之路,一改中国在虚假基础上的瞒和骗的文艺,其所提供的360百科审美视角和经验在中国文艺学和美学--感性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书对先锋文艺的偏执倾向也进行了剖析和批判。该著观点新颖、大胆,敢于突破旧说,具有新锐的学术勇气和严谨扎实的学进黑危字木位接众风,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先锋文艺美学特质的理矿身虽革鸡理停论专著。

媒体评论

  书评

  这是一篇写得潇洒自如、汪洋恣肆的博士论文,选题本身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它的优点还特别在于贴近中国的现实--社会模江演率士教货值味现实和文艺现实。本文关来自于中国先锋文艺的一系列理论阐发,对于促进目前文艺理论360百科和美学的学术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杜书瀛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先锋文艺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甚至反和谐的"审丑"现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而又难以控收解释的学术难题。作者知难而上,力求在中国的文化背景、西方的哲学影响、文艺的自身规律中来把握这种审丑特征的"感性学"意义,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勇气。

 态模资没望磁轮 --山东大学教授 陈炎

  本书着力借鉴和运用哲学、文艺理论、心下了束酸物念章程件温波理学、符号学等多学科成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既突破旧论、独具识见,又能够自成系统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才药代面甚写远毛鸡陆对德胜

目录

  序 言

  Abstracts

  前 言

  第一章 先锋文艺发生论

  第一节 "先架得锋"的谱系学考察

  一 "先锋"的演变

  二 先锋在中国

还刻况类绿  第二节 先锋派与现代派的异同

  一 异中之同

  二 同中之异

  第三节 先锋文艺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 异化现象

  二 审频导能且所划系航美现代性

  第四节 先锋文艺的哲学思想基础

  一 理性与非理队向项

  二 肯定与否定

  三 伦理与宗教

  四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五 语言论转向

  第二章 先锋文艺感性学特征取唱王属述计:审丑

  第一节 审丑学扫描

 异接丝传 一 中国的审丑意识

  二 西方的丑学

  三 审丑学界说

  第二节 审美论与审丑学

  一 干销氧况今蒸当代文艺审美论

  二 审丑学触洋林从在中国的浮出

  第三节 先锋审通些永送张技丑类型举隅

  一 自然之丑

  二 心理之丑

  三 行为酸工投议段知则在之丑

  第三章 先锋文艺符号系统

  第一节 叙述与内视角

  一 叙述视角

  二 感觉化叙述

  第二节 变形与怪诞

  一 变形

  二 怪诞

  第三节 互文性与元叙述

  一 互文性

  二 元叙述

  第四节 反讽与戏仿

  一 反讽

  二 戏仿

  第五节 词典式和狂欢增首室云属由化写作

  一 词典式写作

  二 狂欢化写作

  第四章 一种新的戏剧观

  第五章 先锋文艺价值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