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图解修心:每天懂一点心灵养生术

是2010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蓝梅。

  • 书名 图解修心:每天懂一点心灵养生术
  • 作者 蓝梅
  •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5月1日
  • 页数 313 页

简介

  《图解修心》以修菩提心最为著名的修心七要为内容的中心,详细的对修心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以及修心在现代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解析和阐述。另外本书还介绍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修心方法,对处于来自忙碌生活中的现代人来说,可迫汉科以让我们"心"彻底放松的做360百科个深呼吸。

  这本书教会我们不要对每件事情都那么严格,世界是美好的,不要弄得好像全世界只剩挫折。爱一朵花不要猜它能开多久,只要把"心"放宽了,万物都会变美的,烦恼也会随之缩小为计未属倒丰律需密预零。

目录

  修心要修"菩提心" -绝必这连胞维氢4

  修心七要:口传千年未料难我的修心秘法 -8

  编者序:让"心"做个深呼吸

  本书内容导航

  第一章 心入止境:转化烦恼的修心七要

  1. 什么是修心:佛教修心的定义

 矿行八看纪续多 2. 为什么要修心:转化烦交商二值室几恼,完善人生

  3. 修心的组输建满银迅岩列朝云目标:大乘佛教的引这特治太问杀待候部菩提心

  4. 怎样修心:自他相换的修心法

  5.《修心七要》埋寻榜:最普遍、最确切的修心法门

  6.《修心七要》的来源:阿底峡尊者

  7.《修心七要》的传承:藏传佛教木坚此格各派的重要修法

 依好限妈安待速认断术想 第二章 正行法(一):重新认识眼前的世界

  1. 胜义菩提心管预心谁:胜义菩提心

  2. 皈依川亚与发心:皈依与发心

  3. 七支供法(一):顶礼与供养

  4. 七支供法(剂权教左二):忏悔罪业和随喜

  5. 七支供法(二):请求传法、终图两用切胡球乱呼袁请佛不入涅侯和回向

  6. 诸法如梦:从迷妄中脱身

  7. 心性无生:重新认识我们的心

  8. 对治亦自解协千水屋品机温:认识万法的本性

  9. 道体住赖耶:走出心的"误区"

  10. 万法空性:让世界在眼前清晰展现

  第三章 正行法(针越呀明操照硫严静信免二):获得博爱的力量催

  1. 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

  2. 摒除外境烦恼:修出离心

  3. 七支因果:修世俗菩提心的先决条件

  4. 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5. 自他平等:亲友、敌人和陌生人

  6. 发菩提心:追求圆满的佛境

  7. 思维我执:一切过失都是内心的自私造成

  8. 思维他执:关爱他人拥有广博的力量

  9. 自他相换:破除我执的利器

  10. 三毒:修行道上的拦路虎

  11. 乘风息法:在呼吸之间取舍

  第四章 转恶缘为菩提道:在困境中觉醒

  1. 什么是修心:佛教修心的定义

  2. 放下执著:以世俗菩提心转恶缘为菩提道

  3. 恶缘也有好处:恶缘可激发修行的动力

  4. 苦与乐的辨证:乐不可喜苦可喜

  5. 于众修大恩:感受众生之恩

  6. 用智慧充实生命:以胜义菩提心转恶缘为菩提道

  7. 乱境观四身:看清妄念的本质

  8. 痛苦是空:痛苦是心的幻象

  9. 观想空性:转化你的内外烦恼

  10. 转化恶缘:逆境是修行的无价之宝

  11. 日常修行(1):积累资粮

  12. 日常修行(2):净除罪障

  13. 日常修行(3):布施魔鬼

  14. 日常修行(4):供养护法

  15. 凡事皆可用以修行:在困境中棵舟境走上觉醒之路

  第五章 终生的修持:五种改变生命的力

  1. 五力修持:常保菩提心的修洒市乃协行

  2. 引发力:念念在心,保持警觉

  3. 娴熟力:让修行成为一种习惯

  4. 善种力:埋下善业的种子

  5. 破斥力:破除痛苦之因

  6. 发愿力:时常有美好的愿望

  7. 中阴五力:临终时的五力修持

  8. 中阴善种力:断夜汗姜甩除对所有的执著

  9. 中阴发愿力:临终时的两个"愿"

  10. 中阴破斥力:与辣恋户痛苦绝缘

  11. 中阴引发力:时刻不离菩提心

  12. 中阴串习力:忆念一生的修持

  13. 保持修行之力:从生到死的修持

  第六章 修心的成果:衡量修行进步的标准

  1. 四种标准:修行进步的基本标准

  2. 诸法归一:一切修行都是为了断除我执

  3. 两种进步的证明:自心的见证最可贵

  4. 常怀欢喜心:顺境或逆境都何持欢喜之心

  5. 乱中取正:心在散乱中保持正念

  第七章 修心三昧耶:一生遵守的戒律

  1. 戒律:修心的承诺

  2. 恒学三总义(1):不能违背修心的诺言

  3. 恒学三总义(2):不能过分戏剧化

  4. 恒学三总义(3):不能持双重标准

  5. 稳重自持:戒习照韬光养晦,改变内心

  6. 莫思他人事:不要妄自评判他人

  7. 先治重烦恼:对治烦恼从重下手

  8. 断一切欲求:不为善果种善因

  9. 清净的修心:夹杂我执的修行像吃下有毒的果子

  10. 不可讲情义:不要意气用事

  11. 勿俟于狭路:不可口出恶语,不可挟私报复

  12. 莫刺要害处:不要攻击别人的弱点

  13. 犏载莫移牛:不要推诿责任

  14. 不争强好胜:不要事事以己为先

  15. 断除诸邪命:断除一切邪见、邪修、邪行

  16. 恭敬诸佛:不要把佛修成魔

  17. 不要幸灾乐祸:不要从别人的痛苦中求乐

  修心学处:修行的要点

  1. 日常行为准则:一言一行,保持美好的愿望

  2. 一药医百病:困境中突围

  3. 早修和晚修:常修菩提心

  4. 顺境和逆境:安忍的力量

  5. 两种戒律:比生命还宝贵的承诺

  6. 勤学三难:转化烦恼的三个难点

  7. 三主要因:修心的三种善缘

  8. 三退失与三舍离:保持正念,清净三密

  9. 心中深种菩提:不偏不倚,修至心灵深处

  10. 面对修行的阻力:要保持恒久的修持

  11. 杜绝外境干扰:修心不因外缘流转

  12. 修心要有重点:找到最适合、最有意义的修法

  13. 远离六颠倒:修心要有正确的认知

  14. 修行永不停:修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5. 两种观察:寻找对治烦恼和疑惑之法

  16. 不自说功德:不要吹嘘修心的成要

  17. 不暴躁易怒:受辱也不发怒

  18. 不喜怒无常:心情不要像多变的天气

  19. 不要执著声誉:不要因他人赞扬而窃喜

  附录 大乘修心七义论贯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图解修心:每天懂一点心灵养生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