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开大学物理学院

南开大学来自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该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该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五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360百科建校初期,南开大学设立了物理学课程,先后由孙继丁先生和徐允中先生杆士工端阻讲授。

  • 中文名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 所属地区 天津
  • 创办时间 1919年
  • 类    别 公立

学院简介

  1922年学校正式成立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为饶毓泰掌了场着宣先生(任职年限:1922-1930)。1930年至1937年由顾静徽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30-1937)。抗战爆发后学校南迁到昆明,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来自清华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江土结接学。1945年返津复校后,由潘孝硕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年限:1945-1949)。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2年由刘晋年教授兼任物理系主任(任职年限:1949-1952)。1952年院系调整,原北洋大学物理系与我系合并由江安才教授任系主任(任职当也激娘充保集国报响年限:1952-1966)。何国柱教授(任职年限:1978-1984)、母国光教授(任职年限:1984360百科)、张光寅教授(任职年限:1987-1991)、潘士宏教授(任职年限:1984-1987、1991-1997)都曾先后期道斤或参六液什良职密担任过物理系系主任。

长江学者 许京军

  一九八四年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径普率量似温层每要,经校行政会议矛远攻讲研究决定由原我系半导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和电真否王日再溶整转几著液空物理三个教研室组建成电子科学系及由原我系光学物理教研室的一部分组建成现代娘入朝对层假座争光学研究室。现为现代光学研究所。

  一九九八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学学院,由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北来先生任第一任院长(任职年限:1998-2001)。现任院长为刘玉斌教授。

科研实力

  物理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以及基础物理与实验教学部。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实验教学部改激发太建为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学院还设有光子学研究中心族染尔、机电与冶炼工程中心、光电材料研发中心、介观物理与纳米科技中心、光子技术中心以及现代物理研究所德从能初松能书全、理论物理研究室、碰撞某山获细济报本物理研究室。

杨振宁

  学院有先进的实验设备。有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网络中心、科技资料中克践搞族误位伯集慢心及两个计算机房。院资料室藏有各种中、外文期刊600余种,及丰富的书籍。每个计算机房配有五十台微机终端与校园网相连,并可通过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及国际宗存治别伟输受证侵斗互连网(INTERNET)相连。教育部华北地区物理类外国教材中心设在我校。为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学科建设

  物理学院现设有物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占若九九造结元血什纸建、应用物理学(生物医学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专业共四个本科专业。

  物理学院现拥有光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落远异两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单位。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物理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该基地在2002年再次顺利通过国家评审。

师资力量

  物理科学学院拥有一后鸡除何跑创认支事业心强、科学素质高、埋头苦干和富来自有创造力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0余人,其中教授40林广身践度办严秋五给人,副教授44人。物理学学科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百常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跨世纪人才"4人和"新世纪人才"13人。学院现有本科生566名、硕士生157名、博士生41名、博士后5名。

  特聘教授:

  许京军、王慧田、陈志刚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许京军、田建国、王慧田、李宝会、廖 益、陈志刚

  跨世纪人才:

  许京军 田建国 孙 骞 孔勇发

  新世纪人才:

  申 虹 张国权 宋 峰 李宝360百科会 臧维平 廖 益 孙甲进至草明 张心正

  杨茂志 陈 璟 刘智波 楼慈波 武 莉 张天浩 魏正涛 周向峰

​培养目标

  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简虽草收侵略精以培次犯期

  "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于1994年,设立在物理学专业,是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活进区沉基班军攻妒基地"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基本思路,以"完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精建教师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为建设目标,已经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每年有超过40%的物理学基地学生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近75%的学生到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所进行研究生学习(其中近3比误升班和列器操研0%到国外学习)。

  物理伯苓班简介
2009年南开大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艺福拉宽以成差上装具坏首批高校,物理伯苓班旨在培养物理学拔尖学生,以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参与,期英谓电去关识确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注重个性化培养。配备一流师资,加强国际交流和科研训练,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评养财销职掌印围,培养学生成长为物理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物理伯苓班于2009年开始招生,每年从新生中进行选拔,人数20余名,实行动态流动制。

  物理学专业

  物理龙句压矛等学人才基地和物理伯苓氢局原啊附还附职政烈短班都设在物理学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否顺培航农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设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光学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修为各个专业方向分别开设的专业课程。

  凝聚态物理是学院传统优势学科,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有专业实验、X-射线衍射晶体学、固体物理Ⅱ、晶体物理、现代材料和固体光谱学等。

  理论物理是天津市重点学科,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方向的专业课为粒子物理导论、原子核理论导论、量子场论导论等。

  光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支持学科,设有光学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方向的专业课为:高等光学,激光物理,应用光学原理,光谱学原理, 现代光学与光通讯, 现代光学专业实验等。

  该专业2010年就业率达100%,近75%学生考取研究生,其中30%出国留学,其他学生主要就业与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和独资、外资、三资企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类)专业

  该专业的前身是南开大学光学专业,是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学科,也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和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其目标是培养现代光学、光电子学、光通信和光传感等领域的高科技应用型人才。学生除了学习物理基础课程以外,还要学习现代应用光学、信息光电子学、现代光通信、激光物理和现代应用光学实验等专业课程。

  该专业2010年就业率达100%,其中近75%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他学生主要就业与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和独资、外资、三资企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

  应用物理专业包括三个专业方向:生物物理信息技术与仪器物理光子学与技术专业方向

  生物物理专业方向的前身是物理系生物医学物理专业,创建于1980年,是国内首家在物理学科内创办的生物物理学专业。该方向设有生物物理硕士授权点和博士授权点。该专业方向利用物理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目标是培养既具有宽厚的物理学基础又具有较广的生物与医学知识,以及较高的电子和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水平,适合在物理与生物、医学交叉的学科内工作的专门人才。学生除了学习物理基础课以外,还要学习生物物理概论、生物物理实验方法、生物化学、医学物理、基础医学、分子生物物理、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电子学、计算机接口技术等专业课程。

  信息技术与仪器物理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强调面向国民经济的需要,所培养的学生在具有良好的物理基础的同时,又具备物理信息采集处理技能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技能,造就从事仪器物理和智能仪器教学与研究开发的两用人才。该方向的专业课包括实验和计量方法、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息电子学、程序设计等。

  光子学与技术专业方向:光子学是凝聚态光学与信息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研究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是物理学一级学科下自设的二级学科,是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该方向培养包括光物理,固态光子学,信息光子学,能量光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专业课包括光子学物理基础,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原理,信息光子学,相干光学,凝聚态光学,固体光电子学,固体物理等。

  该专业2010年就业率达97.1%,其中近50%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他学生主要就业与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和独资、外资、三资企业。

  材料物理专业

  2002年首次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由于新兴产业与学科的发展均对材料科学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对材料科学方面的专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高。该专业是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其培养目标是:针对科技及产业的发展,培养兼具物理学、材料科学、光电子、信息科学等知识的专门人才,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能够胜任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需要。本专业的学生除学习物理基础课程以外,还要学习材料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光电子学概论、信息材料、材料物理专门实验等专业课程。

  该专业2010年就业率达100%,其中50%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他学生主要就业与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和独资、外资、三资企业。

学术竞赛

  一、物理学术竞赛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物理学术竞赛活动,是在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本科学生中开展的学生团体学术赛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性,进一步加强物理科学学院的学风,创造健康活泼、锐意进取的学习氛围。

  二、竞赛规则及赛程设置

  1、竞赛题目设置

  物理学院学术竞赛活动(以下简称学术竞赛)参照第25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的规则(详见第5条)和题目,在力、热、光、电等物理分支下共设17个题目(附件二)。

  2、竞赛参与成员

  凡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本科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学术竞赛。

  所有参赛队自由组队(参赛队伍总数不超过十五支),每支队伍由5-6名本科学生组成(不限年级),由其中一名学生任队长。(建议学生跨年级组队)

  参赛队伍一旦成立,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更换成员。比赛期间不能无故退出比赛,否则取消以后学院的各种评奖、推荐资格。

  3、评审团

  由物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名并组织成立学术竞赛评审团,每场比赛评审团包括5-7位来自物理学院不同学科方向的教师。

  4、学术竞赛赛程

  活动时间: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5、比赛规则

  本项竞赛以抽签分组、团队辩论的方式进行。赛前通过抽签分组(以十五支队伍为例),每支队伍参加五轮对抗赛,每轮对抗赛由三支队伍参加。抽签过程中要避免两队重复相遇。最后,依据各队五轮对抗赛的总成绩进行排名和评奖。

  每一轮对抗赛分为三个阶段,三支参赛队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三种不同角色,即:正方、反方和评论方,进行三个阶段的比赛。每一轮对抗赛中角色的转换顺序如下:


  队1

  队2

  队3

  1阶段

  Rep(正)

  Opp(反)

  Rev(评)

  2阶段

  Rev(评)

  Rep(正)

  Opp(反)

  3阶段

  Opp(反)

  Rev(评)

  Rep(正)

  每一阶段定时55分钟,具体流程如下:

  流程

  限时(分钟)

  反方向正方提出挑战竞赛题目

  1

  正方接受或拒绝反方挑战的题目

  1

  正方准备

  5

  正方进行所选题的报告

  12

  反方向正方提问,正方回答

  2

  反方准备

  3

  反方的报告(最多五分钟),正反方讨论

  15

  评论方提问,正、反方回答

  3

  评论方准备

  2

  评论方报告

  4

  正方总结发言

  2

  评审团提问

  5

  总计

  55

  对抗赛中对不同角色的要求

  正方就某一问题做陈述时,要求重点突出,包括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理论分析以及讨论和结论等。反方就正方陈述中的弱点或者谬误提出质疑,总结正方报告的优点与缺点。但是,反方的提问内容不得包括自己对问题的解答,只能讨论正方的解答。评论方对正反方的陈述给出简短评述。观摩方不发表意见。

  在每一阶段的比赛中,每支队伍都只能由一人主控报告,其他队员只能做协助工作,主控队员可以与本队其他队员交流讨论,但其他队员不能替代主控队员进行陈述。在每一轮对抗赛中每个队员最多只能作为主控队员出场两次。

  作为正方,在一支队伍的全部比赛中,每个队员作为主控队员进行陈述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题目挑战和拒绝规则

  在同一轮对抗赛中,选用题目不能相同。反方可以向正方挑战任何一道题目,但有以下情况除外:

  A)正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已经拒绝过的题目

  B)正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已经陈述过的题目

  C)反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作为反方挑战过的题目

  D)反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作为正方陈述过的题目

  如果可供挑战的题目小于5道,则上述限制按照DCBA的顺序予以解除。在一支队伍的全部比赛中正方对于可供挑战的题目,总计可以拒绝三次而不被扣分,之后每拒绝一次则从正方的加权系数中扣去0.2分。累计拒绝六次,将不计名次,不参与评奖。

  三、评分及成绩

  在一轮对抗赛中,每一次阶段赛过后,每位裁判就各队承担的角色表现打分,分数为1至10分的整数分数,裁判组的平均分数作为该阶段赛的成绩(角色成绩),计算参赛队的一轮比赛成绩时,不同角色的加权系数不同:

  正方:× 3.0(或者少于3.0,见竞赛规则);

  反方:× 2.0;

  评论方:×1.0。

  各参赛队在一轮对抗赛中的成绩为各阶段赛成绩的加权总和,并把结果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各参赛队的总成绩为该队在所有五轮对抗赛中取得的成绩总和。以参赛总成绩进行排名。

  四、奖励办法和经费支持

  本次比赛由物理学院提供经费支持,以共有十五支队伍参赛为例,每支参赛队可获1000元启动经费(根据具体情况会有所调整),用以购买资料、实验器材及准备进行实验。项目经费需先由学生自己垫付,之后分批报销,报名结束后的队长会议中会针对经费使用做具体说明。

  本次竞赛活动(以参赛15支队伍为例)共设一等奖一队,二等奖两队,三等奖五队,鼓励奖七队。每支获奖队伍有相应的奖品及证书。

  竞赛排名主要由参赛总成绩决定,如有两队参赛总分相等,则首先参考两队相遇轮的相对成绩;若两队在比赛中未曾相遇,则参考两队在比赛中的整体表现,由评审团作最终裁定。

人才培养

  南开物理系中培养出的院士校友吴大猷、娄成后、郭永怀、母国光、宋玉泉、王占国、方国洪共7人。

  在学生培养方面,既重视培养从事科学前沿探索的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又重视培养高水平的理科应用人才,从事应用开发研究。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特色是:教学与科研,理论和应用并重;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又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既重视高等科技人才的培养,又着眼于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建设输送生力军。各专业设有外语、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基础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等共同基础课。学院还特别加强了计算机和应用共同基础课。学院设立程京理论物理奖、沈寿春实验物理奖和学院基地学生奖学金,以及海外校友捐资设立的奖优助困"七七之光"奖学金、"南开大学李书华奖学金"和"南开物理80奖学金"等。

光子学实验室

  物理学院作为教育部十四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物理与天文学学科),以"教学与科研结合,现代与应用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为基本思路。已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学院为培养我国加入WTO后所需人才,率先在物理基础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已确定为我校外语教学课程建设试点单位。

  物理科学学院不仅是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现代物理学、光电子材料、光电信息科学、光子学及生物物理科学的研究基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的综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该院正在进行的国家级和部委级研究项目有80余项,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优秀教材奖40余项。在"SCI"收入的论文总数位居我校前列。90年代以来,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南开大学物理学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