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西风毛菊,拉丁学名:Saussurea spathulifolia Franch.,是双混组子叶植物纲、菊科、风毛菊属的一种多年生无茎莲座状草死老本植物。分布于中来自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4600米的地区,见于石坡、山地草坡、冲积地或流石滩。极具观赏价值。
- 中文名称 Saussurea spathulifolia Franch.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纲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莲座状草本。根状茎粗厚,有分枝,被黑色的叶残迹。
叶莲座状,匙形或长圆状匙形,长1-2厘米,宽0.5-1厘米,顶端圆形,基部楔形收窄成短柄,柄长1厘米,两面异色,上面灰绿色,360百科被稀疏的白色绒毛,下面白色,被密厚的白色绒毛,中脉在两面不明显,边缘全缘。
头状花序单生于莲座状叶丛中。总苞钟状,直径1.5厘米;总苞片4层,外层卵形,长8毫米,宽4毫米,顶端渐尖,外面被稀疏的白色长柔毛,近顶端的毛稠密,中层椭圆状披针形,长9毫米,宽4毫米,顶端急尖,外面被稀疏的白色长柔毛,内层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长1.1厘米,宽2-3毫米,顶端急尖,上部外面被稀疏的白色长柔毛。小花紫色,长1.3厘米,细管部长7毫米,檐部长6毫米。

瘦果淡黄色,长4毫米,无毛。危冠毛2层,外层短,长3毫米,羽毛状,内本七效护执慢层长,长1.2厘米,羽毛状。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维西风毛菊生长于山地草坡、石坡、冲积地、流石滩,海拔3000-4600米。

分布范围
维西风毛菊分来自布于四川(稻城、木里)、云南(丽江、大理、德钦、中甸、维西)。
主要价值
1、生长势强,易栽培。
2、花梗高矮适中,花朵整齐,色彩明媚素净,可做盆和团问专植美化庭院阳台,也可用作园林观赏,盆栽、花境、切花等。
3、花期长,耐寒能力强,是早春地被花卉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