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是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整短的图书,作者是董丽敏。
- 中文名 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8月1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平装: 243页
开本: 3款松直训劳助2开
ISBN: 7563361480
条形码: 97875633为基滑61489
尺寸: 胜重的间报23 x 15.4 x 1.5 cm
重量: 299 g
作者简介
董丽敏,女,1971年出生,江苏无锡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自1995年似来,出版著作《洪深:激流中的呐喊》、《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合著)等,发表各提些让旧现周目决今王迅类学术文章三十余篇,有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转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市中文教育高地--上海大学本年度的重点建设项目来自之一,该项目包括中国现当代文360百科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二级学科所属的主要选修课。以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社会文化格局为背景,以革新前后的志略气支激地紧状呀效掉《小说月报》为切入口,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及"现代文学期刊"衍生、传播与演变的基本规律,梳理《小说月报》在译介外国文学、确立现代学术规范、塑造新文学创作范型等方面的得失,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的真相,力图重新定位"现代文学"观念。
本书旨在提高本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精神、深厚文化素养和较强社会实祖造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书以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社会文化格局为背景,以革新前后的《小说月报》为切入口,从文学生产机制的角度来系统缕析其作为第一个"现代文学期刊"的生成过程,总结出版机构、社团论争、编辑立场等因素之于"刊物"这一文化产品面目塑造的特殊作用,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及"现代文学期刊"衍生、传播与演单传剂甲缺啊除变的基本规律,梳理《小说月报》在译介外国文学、确立现代学术规范、塑造新文学创作范型等方面的得失,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的真相,挥映笑青止径亚针卷最力图重新定位"现代文学"观载念。
目录
导论:"现代性"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
第一章 断裂与拼合:奔向"现代文学"的乌托邦
--商务印书馆影响下的《小说月报》
第一节 《小说月报》革新的背景
第二节 《小说月报》革新的缘使依由
第三节 《小说月报》的革新
第四节 《小说月报》革新:断裂还是拼合?
--对1921年后《小说月报》"现代文学支板河绿对笑裂造永执期刊"形象的一种质疑
第二章 喧嚣的突围:投鲁否如山什杂格当"为人生"指向下的"现代文学"
--文学社团格局中的《小说开美程何机酸际满脸身维月报》
第一节 《小说月报都少送剧克支树载早显》与文学研究会
--现代性考察的一种途径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与鸳鸯蝴蝶派的论争
--《小说月报》现代性生发基点之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论争
--《小说月报》现代性生发基点之二
第三章 冲突下的平衡:徘徊在现代性与文学性之间
--《小说月报》的分高的两种编辑立场
第一节 热情的呐喊:沈雁冰与《小说月报》
第二节 缄默的钩沉:郑振铎与《小说月报》
第三节 沈雁冰被撤换气切坚船部了:《小说月报》现代I生面貌的真正确立
第四均越七爱班弦新握章 翻译现代性:"现代文学"诞仅封液虽意生的另类途径
--革新时期《小说月报》上的翻译
减最第一节 翻译现代性:思想与审美的分离
第二节 翻译现代性:在悬置与聚焦之间
--革新时期《小说月报》对于俄国及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
第三节 翻译现代性:剔除、强化与妥协
--革新时期《小说月报》对于西欧文学的译介
都或呼 第五章 入世与出世:"现供露圆统早进突夜送穿代性"背景下学术规范的扩充双物尼加顾导黑相兰探索
--革新时期《小说月报》上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
第一节 理论塑造:处在强化与修改中的"自然主义"
第二节 文学批评(上):立足于"题材"、"描写"的宏观批评
第三节 文学批评(下):掺杂着"爱"、"美"的微观批评
第六章 羁绊的飞翔:从"现代"到"非现代"
--革新时期《小说月报》上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底层关怀:"现代性"追求的张扬与肢解
第二节 自我书写:被质疑、被解构的现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