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廖奔戏剧时评

《廖奔戏剧时评》是2002年1月1日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作者是廖奔。

  • ISBN 7810419102
  • 开    本 32开
  •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 页    数 272页
  • 书    名 廖奔戏剧时评

图书信息

  条形码: 9787810419109

作者简介

  廖奔,1953年9月生,河南省南阳县人。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研究员、 博士。南京师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 《中华戏曲》学术丛刊副主编。致力于来自艺术史论研究。在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文物学科领域内卓有成就, 活跃于戏剧评论界,同时关注东西方戏剧交流。著述精力主要集中于戏剧与艺术史论。中国剧协放许迫穿党组书记,戏曲文物学和戏曲史学的青年专家,著有《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中国戏曲发展史》(与刘彦君合作)、《廖奔戏剧时评》等。

廖奔戏剧时评

媒体评论

  代后记

  玩一把编剧--被批评心态体验

  作为戏剧批评家,我通常是很刻薄的,刻破良向记常织导薄到几乎从不完全说人好话,再好的戏也要骂两句,来个一分为二、三七开。更有时不谙世情、不计后果,还专门说人坏话。你认为他的戏不好,就不要发言,或者专捡好的说,再不好的戏,也总有好的方面嘛,不是一分为二吗?不见时下有些戏剧专家、理论家的褒来自贬,总讲那么几条原理,360百科升发得洋洋洒洒让人摸不着转鲜最头脑,甚至让人不知道他说的究竟是哪个戏,放在哪个戏上都合宜,多么圆转光润,让听者皆大欢喜,那多舒坦。可我却时时较死理、非得有坏说坏,因此得罪人、吃苦头的时候常常有之,可是又不明察,经常把人得罪了自己还不知道。在某答村场合偶然碰到某省一位相识者,连忙堆起笑脸,意欲开始客套,对方却眼一低、眉一顺,擦肩而过,弄我个不尴不尬、不明所以。以后又见到仍然持先木否脸景长速盾迫继这样,冷不丁地打个照面,马上脸就扭到别处,好像从来都不曾相识。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偶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我表科问矿笔杀好厂希反威批评过的一个戏的参与创作者。可是我竟然一直都没想到要把一个戏和它的创作人的姓名联系上限劳广种车队策聚,把我批评一个戏和它的创作医群赵之道土路化方雨人员对我的反应联系上!做了这样的蠢事,又不知道悔过,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可没过多久就把这事忘了,又故技重演,换缩唱强任费夜例直于是在我对面又增添了一老突皮煤室位永远见不着青眼、时见其怒目相向的"仇人"。这还了得?用不了多久就把全国人民都得罪了。

  这当然是些极端的例子,常见的则是编创人员比较温和婉转的反驳:"你们批评家说起话来好轻巧,一点不体谅我们创作的甘苦。站着说话不腰疼,说说容易做着难,你自己写一观信职逐儿个戏试试。"嗬,还挺牛气!写就写,咱也不是吃素的。于是就有了个把自己的歪剧本。不敢吹牛,咱写戏,不写是不写,一写起来,完稿也就是七天,为此还颇为自鸣得意:没什么了不起!然而下面接踵而至的就是它被搬上舞台的漫漫征途,其间充满了荆棘与坎坷,经受了推额权脱威鱼女实屋关料重重挫折。自己则从此坐上了被告席,人们对你不满意、不客气、不体谅扬力、不容情,你则被批评、被指责、被强迫、被阉割。剧本按这个老格总曲钢型的意思改改,照那个的路子弄弄,改和弄到最后,平面的剧本终于变成了可感可触的舞台形象,你也儿子已经不认识它了。你孕育了胎儿,胎儿的模样却被各种抗生素、营养剂、催生片、膨化丸改变得面目全非,成了四不像。这时你除了"一吟双泪流"地面对它对资抗皮其角查,已经没有任何话可讲。

  让我把这个痛苦的过程再多啰嗦几句。打剧团及其主管部门领导请专家们对剧本评头论足起,你就坐上了审判台。先要进行价值论证呀,不然怎么知道它的水准和含金量?怎么能下决心投排、一下子撂进去几十上百万呢?如果得不了奖,资金和大伙的精力不全瞎子?--标准就是:能得奖就投排,不能得奖就枪毙。要命的是,专家们却撂一唱曲说队下一句活话:"改好了,能得奖。"妈呀,这里面的深浅可怎么探,摸着石头过河吧!专家们的伯名跑认宽束意见又不尽一致,甚至还彼此相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则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这样的会还不止一个地开,意见翻来覆去,剧中的情节和人物也被提溜来提溜去,反复的遍数多了,连你也弄不清楚情节线索和人物心理脉络了。这时最好是静下心来,先把剧本放一放,好好对各种意见进行一番整理归纳和吸收消化的工作,真正理清了头绪,把握住了症结,做到了胸中有数,然后再从容动笔。可是剧团和主管部门有他们的时间表,常常是任务压头,要求你必须在短时期内拿出来。你不得不像生产工业制品那样按时掐点地完成,这时你很容易就陷入焦虑心境,越加笔头滞涩,完不成任务。就像为了次日早起赶点儿而早睡,反而闹了个彻底失眠,好不容易睡着,又睡过了点一样。然而且慢,领导要说了:你不是吹牛初稿是一个星期写成的吗?现在给你的时间比一个星期多多了!这时你才真是哭笑不得。

  ……

目录

  ·戏剧观潮·

  百年戏剧,舞台大转型

  当代戏剧舞台形式变化的内在基因--在中国艺术研究院'96编剧讲习班的演讲

  "三大戏剧体系"说的误区

  关于戏剧体系问题

  道德·历史·审美--评价历史剧作的三重视角

  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样式--纪念话剧90年暨聆听江总书记谈话有感

  解构后的崇高--20世纪9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的一种美学倾向

  新中国戏剧五十年

  20世纪中国戏剧学的建构--在1999年6月北京文艺学研讨会上的即兴发言

  21世纪中国戏剧展望

  21世纪戏剧畅想

  21世纪艺术生存空间

  ·剧海择珠·

  沟通历史与现实的审美场--在京剧《曹操与杨修》座谈会上的发言

  雄浑、苍凉的历史审美--京剧《甲申祭》祭

  昆曲、文人情趣与新文人剧--看昆剧《少年游》随感

  与郭启宏论昆曲《司马相如》书

  描画时代军魂--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虎踞钟山》观后

  观剧日记

  图兰多--文化语境的置换

  从鲁迅作品意象到越剧《孔乙己》

  再谈越剧《孔乙己》

  向民间寻幽默--老舍歌剧《拉郎配》观感

  若有人兮山之阿--观湘西民族舞蹈诗《扎花女》抒情

  二美并:人文观照与舞台呈现--在黄梅戏《徽州女人》座谈会上的发言

  关于黄梅戏《徽州女人》创作过程的谈话

  部族史诗与人格化尝试--西安话剧院《轩辕黄帝》得失谈

  热辣·纯情·浓郁·温馨--看川剧《金子》

  火红的龙舟闹起来

  ·域外探剧·

  关于东方戏剧--在1996年东方戏剧展演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戏剧与东西方文化(博士论文提要)

  文化渊源与审美性格--关于中日戏剧比较的一点思考

  日本戏剧界掠影--中国戏剧代表团出行手记

  观念挪移和文化阐释错位--美国塞氏《牡丹亭》印象

  中国是易卜生的第二故乡--在'99易卜生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即席致词

  ·代后记·

  玩一把编剧

  --被批评心态体验

  作者主要著作目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廖奔戏剧时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