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从头到脚有毛病

《从头到脚有毛病》是2009年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王堆。

  • 书名 从头到脚有毛病
  • 作者 马王堆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
  • 定价 28 元

内容简天宽今触物裂军响次两团

  《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针对曲黎敏书中内容涉及的错误重新做了诠释。看见"脾"字右边有个"卑"字,就想起了"婢";想起了"婢",就想起了"小丫鬟";想起了"小丫鬟",就想起了"大宅门";想起了"大宅门",就想起了"富贵";想起了"富善益审司育比引贵",就想起了"富贵径喜关研术连新喜候而病"。就这么左一想,右一想,"脾病"就等于"富贵款利处针七载呀营病"了?难道医学都是这么盯着一个字儿使劲想,一点一点想出来的吗?

编辑推荐

  《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属于养生保健类的图书,这类图书有其独特性,从读者应互模而协神安用的角度考虑,专业的书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写,如果作者只是研究中医哲学与文化如连架,并无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来自,或者仅仅是中医"爱好者",写出来的图书又错误连篇,甚至与事实完全相反,读者照错误的方法去"养生",结果恐怕不堪设想。养生保健类的书一定要对读者负责。

前言

  学医的人大多不爱写科普类的东西,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不好写。在医学院教过书的人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医学问题很复来自杂,要把一件小事彻底讲明白,往往需要扯上好多个学科的知识,啰嗦半天,人家还初肥降师蒸不一定听得懂。这也是医学院校课程多、学制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学医上的很多问题都处在不断研究、不断360百科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定论的东西远远多于确定无疑的东西。写给专业人士看,他们深知这层道理,知道对你说的话要"批评地吸收",不大可能照本宣科地做出什么傻事来,可老百姓不干咱这行儿,对医生信任得不得了,只要是大夫说的话,几乎什么都信。兴孔这就很麻烦。此外,医学上的很多术语都有特定的含吧音选告义,要把它们转换成老百姓容易听懂的语音,又不丧失应有的精确性,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写科普的东西有时候比写博士论文还难省装最。有的大牌专家,著作等包子良味织生指沿刘身,可是要让他做科普的东西,反而会连连摇头,敬谢不敏。简单说,医学科普有三难:清楚难,准确难,通俗难,三者兼顾艺眼斗置注则难上加难。

  二是回报低。不管是医学院的老师土需城细强攻,还是医院的大夫,晋总觉和验想县升职称的时候,拿科普著作、科农运送群普文章去参评,评委们基本上是不认的。人家要看你的学术论文、学术专析情和曾著,科普的不算数。撇开这个不说,要是老百姓爱看,咱不图别的,就图多卖点书、挣点稿费养家,行不?也不行。因为医学科普的书,这些年已经出得很多,卖不动了。

  难度大、风险大、太盐听时只投入多、回报少,这就是很多学医的人不爱写科普书的原因。不但不爱写,而且很少看。为什么呢?搞专业的人,读普及版的书学不到护杨远念员推些什么东西,要是让同行知道了,还觉非评从得有点掉价儿。

  曲黎敏老师讲养生的几部书--《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养生十二说》、《从头到脚说健康》出版后,再加上更早些时候出版的《中医与传统文化》(虽然不是养生专著,但涉及不少相关内容),引发了一阵医学科普领域多年来少见的热潮。圈子里的人,不管是佩装朝企石径放村服、嫉妒还是假装不在乎,大都得承认:把中医科普的东西做到这个程度,不容易!而且,这对普及中医、唤起社会上对中医的关注,是件好事。

织求制布植案通交变挥秋  即便这样,我们这些懒惰的人仍然没有拿出时间来好好看看这些书,或者好好看看电视上曲老师的讲座。直到最近,家人、朋友、门诊的患者、课堂上听讲的学生……身边许多人不断问起这些书中涉及的问题,我们答不上来。为了留住老师、医生那一点可怜的面子,不想在学生、病人面前表现得太无知,只好老老实实把这些书搜罗来,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学习。

  出人意料的是,读书的过程中,不岁医断地发现一些错误。其错误之多,错误之严重,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按理说,"书无完书"。无论是谁,写几大本东西,都难免出点错儿。但是,医学书跟其它书不一样,人命关天的事,最好别有错。错误很多,更是不得了。如果,万众追捧、洛阳纸贵、"销量超《新华字典》"、全国销量"一直位列非虚构类图书的第一名"(《北京晚报》2008年9月18日第27版)的医学科普畅销书,错成这个样子,再加上电视台、互联网风靡一时的立体传播,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普通读者不能分辨这些错误(而这是非常可能的),老老实实照书上说的去做,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不堪设想!

  要是我们压根儿没看过这些书,压根儿不知道里面的错儿,也就罢了。不管发生什么,都可以说事不关己。看过了,知道了,却不告诉大家,身为学医的人,心里实在过不去。

  或许,公开挑同行著作的毛病,会被圈里的人鄙视,以后不好混了;或许,公开挑"名人著作"的毛病,会被网友讥讽为"自己没本事,就想靠骂名人出名"。前车之鉴,比比皆是。

  可事到如今,实在顾不上那么多了。这些话不说出来,寝食难安!

  毋庸讳言,这是一本批评性的书。不过,一行儿有一行儿的规矩,经商的人讲究"亲兄弟,明算账",学术圈里讲究"对事不对人"。批评的是观点,争论的是学术,不管意见多么尖锐、说话多么不客气,对任何个人都没有任何恶意。别人批评我们,同理。这一点,相信读者诸君都是明白人,都能理解。

  本书共罗列135个专题,根据问题涉及的领域,做了大致的分类。分类不追求学究式的严谨,只求为读者提供检索上的方便。

  如果读者并无很多时间或者兴趣阅读全书的话,建议选择其中若干重要的专题浏览。所谓重要,意思是这些专题中指出的错误比较严重、可能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如:

  问题1 "万恶淫为首"--"六淫"究竟是什么?

  错在以令人惊讶的方式解释中医里常识性的基本概念,与中医科普的宗旨背道而驰。

  问题 8 哪儿来的"十二时辰养生法"?--脏腑轮流"值班"、十二经分时"当令"是无稽之谈。

  错在臆造出脏腑经络"分时当令"理论,由此引出的养生方法因而漏洞百出,贻笑大方,可能大大降低中医养生方法在社会上的公信度。

  问题16 降压药+"生一大口气"=脑溢血?--高血压降不得吗?

  错在反对控制高血压,如果患者照做,可能大大增加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问题 50 肺癌"治成"大肠癌--是"病情好转"吗?

  错在误解中医脏腑相关理论,违背医学常识,可能严重误导患者,延误癌症治疗。

  问题 54 囫囵吞枣--万万使不得!

  错在道听途说,违背中医常识,提倡"囫囵吞枣",可能危及人命。

  问题 57 糖尿病初期应该"随便吃"吗?

  错在违背糖尿病治疗常识,触犯治疗大忌,可能使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本书据以展开讨论的主要原始资料,来自以下四部书:

  1.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

  2.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鹭江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第6次印刷。

  3.曲黎敏《养生十二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第2次印刷。

  4.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

目录

  疾病·人体·中医基本概念

  1"万恶淫为首"--"六淫"究竟是什么?

  2"百善孝为先"--年轻人吃新粮、老人吃旧粮是中医主张的"孝道"吗?

  3讲"遗传"就是"不孝顺"吗?

  4见"鬼"的《左传》--医和说过"鬼、食、蛊"是三大病因吗?

  5先有"病"字,还是先有心属"南方丙丁火"?--又见"关公战秦琼"

  6"中医是不能分科的,分了科就西化了"吗?

  7只说"像"什么,不说"是"什么,更不说"几斤几两"--中医是这样的吗?

  8哪儿来的"十二时辰养生法"?--脏腑轮流"值班"、十二经分时"当令"是无稽之谈

  9"感觉很好","就是很好"吗?

  从"头"开始

  头发

  10"头发不干就睡"究竟有多危险--"头部经脉"能"打成结"吗?

  11头皮屑的来历--"阴盛阳虚"一"虚火上炎"吗?

  12头发花白是因为"一会儿失落,一会儿激动"吗?

  胡须

  13"胡须"变"乳房"--女子的"冲脉"短一截儿吗?

  14再说胡须--"天宦"的"功夫"有多"强"?

  脑和脑病

  15"吃得太多","油脂"就能"把脑髓都给糊住"吗?

  16降压药+"生一口大气"一脑溢血?--高血压降不得吗?

  17年轻人"不会得脑溢血"吗?

  18嗜咸和高血压的关系--可以"颠倒过来说"吗?

  19救护车是如何"害死"中风病人的

  睡眠

  20心。肾相交是"晕针"的"能力"吗?·

  21"拨浪鼓"治小儿"脾弱"、"昏昏欲睡"--是"吵"醒的还是"克"醒的?

  22"过午不食"能防止失眠吗?

  23多梦的原因是"虚火扰头"吗?

  24几点钟做梦,您是怎么知道的?

  25"婴儿睡觉不用枕头"是因为心肺功能强吗?

  面部五官

  26爱脸红的女孩子就"容易流产"吗?

  27"鼻祖"究竟是怎么来的?

  28"不"是这样的,"否"则超乎想象--汉字在"流血"!

  29"鼽衄"不等于"流鼻血"

  30流鼻血能降"脑压"吗?

  31过敏性鼻炎"很容易解决"、麻黄附子细辛"没有人敢开"吗?

  32"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交汇点吗?

  33"驴唇"对不上"领导的嘴"

  34"地包天"也算是一种命吗?

  35"舌头上白白的东西"是什么?

  36哪儿来的"迎粮穴"?

  37嘴歪就是胃病吗?

  咽喉

  38肾经怎样过喉咙--"循"就是"走一圈儿"吗?

  颈椎

  39谁说"针无补法"、"虚证不按摩"?

  40"膂"究竟是什么--"大油"就是力量吗?

  41什么才是"肾阴虚腰痛"?

  42"病入膏肓"就是病人"膏肓穴"吗?

  43腰酸背痛腿抽筋,肯定"不是缺钙"吗?

  脏腑

  心

  44人心不是"肉"长的吗?

  45"心包是西医没有的概念"吗?

  46心慌"肯定不是"心脏的病吗?

  47"心包积液"?--在"敲打心包经"之前,请快去医院!

  48"大面积心衰"是什么东西呀?

  49心脏没"癌"吗?

  肺

  50肺癌"治成"大肠癌--是"病情好转"吗?

  51屁股泡在盐水里腹泻不止的高烧小婴儿!!!

  52黄痰是"接近治愈"、白痰就"很危险"吗?

  53真武汤里"有细辛这味药"吗?

  脾

  54囫囵吞枣--万万使不得!

  55"后天之本"是怎么变成"小丫鬟"的?

  56中医认为"糖尿病就是脾病"吗?

  57糖尿病初期应该"随便吃"吗?

  58"补脾阳和肾阳"、"让命门火大动起来"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吗?

  59胰腺炎"仅仅是很疼"吗?

  60胰腺炎"发展下去就导致癌症"吗?

  胃

  61胃有"肃降"的功能吗?

  62用一切药前提是"固摄"脾胃--中医有这样的"基本原则"吗?

  63胃有多"呆"?

  肝

  64治肝只有"破法"吗?

  65肝癌"通常转移成胃癌"吗?

  66月经解酒?--女性能"通过月经把肝郁疏泄掉"吗?

  胆

  67胆结石是"胆汁溶液产生结晶"吗?

  肾

  68一份一份"调"、顾头不顾脚的"元气"--有吗?

  69盐能"调元气"吗?

  70"肚子里面的油"能藏住元气吗?

  71元气是"遗失不补"、无药可救的吗?

  72"组织液全都排泄掉了"--"三高症"是如何形成的?

  膀胱

  73小便时"打激灵"就是肾虚、就"属于老年人了"吗?

  74"小便"是"清窍"、"嘴巴"是"浊窍"吗?

  大小肠

  75小肠是如何"兴盛"的?

  76大肠有"分别清浊"的功能吗?

  77"津液"是动词,天津"只出不入"--谁懂?

  78阳虚便秘怎么治--"常用白通汤"吗?

  79大便粗是肺气足吗?

  80溃疡性结肠炎怎么治--"西医一提到炎症就要用抗生素"吗?

  81腹泻"绝不是昨天的事儿"吗?

  腹腔、盆腔

  82子宫肌瘤不"太大"就能排掉吗?"边缘清晰"是"等"来的吗?

  83子宫肌瘤会引起"排异反应"吗?

  84年龄大、结婚晚的女性想要孩子,"很可笑"吗?

  85女性脱肛一定伴有"子宫下垂"吗?

  86脱肛就不可能有孩子吗?

  87"神阙"到底是什么意思--剪断脐带"天神"就跑了吗?

  88"西方人鼓励女性剖腹产"吗?

  89剖腹产"横竖不是"--手术刀能切断"经脉"吗?

  四肢

  90指尖是"气血最薄"、"最容易发生堵塞"的地方吗?

  91膝盖有"二十四块骨头"吗?

  92孙思邈治过的那个病是什么样的"脚气"?

  93"抖腿"就是"有肾病"吗?

  94先迈右脚,会死人吗?

  情志

  95如此"悲胜怒"--慎勿模仿!

  96这能叫"思胜恐"吗?--"受惊娘子"的真实故事

  97"聪明"的悖论--智障者比盲聋者"聪明"吗?

  98太监的"魄力"是从哪儿来的?

  99不仁不义--是有罪,还是有"病"?

  100"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人一定没志向吗?

  药物、治疗与养生

  101乌头是"有点偏毒性"吗?

  102桂皮就是桂枝的皮吗?

  103古人认为葱能"解鱼肉之毒"吗?

  104生姜解的是"野禽的毒"吗?

  105大蒜"从来不入药"吗?

  106菊花是补肺肾的药吗?

  107冬雷震震夏雨雪,颠颠倒倒萝卜姜

  108"上床萝卜"还是不吃为好

  109"煮熟的鸭子"吃不得吗?

  110"没有一味药可以入奇经八脉"吗?

  111"误下"就是"开错了药"吗?

  112中医"补"的概念就是"固摄"吗?

  113治病的次序是"一层一层往外拱"--这是什么"论"?

  114养生就是养"东方"吗?

  经典与文化

  115《黄帝内经》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吗?

  116《内经》用"黄帝"命名就"一统了天下医学"吗?

  117"黄帝自己"是怎么"学习《黄帝内经》"的?

  118"《黄帝内经》开篇第一段话"讲了什么?

  119《黄帝内经》说过"冬不养藏,春必病温"吗?

  120谁"生而神灵成而登天"--是黄帝,还是所有人?

  121谁"美其食故日朴"--是百姓,还是脏腑?

  122"美其食故日朴"那句话是"出自《老子》"吗?

  123"愚智贤不肖"都是讲"脏腑本性"的吗?--请看

  脏腑"智商排行榜"及其"操行评语"

  124马王堆经络书"旁边全都附着一个导引图"吗?

  125"丘未达,不敢尝"这句话,孔子是对谁说的?

  126"食色性也"是"伟大的孔子"说的吗?

  127《孟子》也是医书吗?

  128《易经》和《易传》是同一本书吗?

  129庄子和苟子是同一个人吗?

  130《心经》说了什么?

  131春天到底有多"蠢"?

  132我的"天"哪!

  133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不分尊卑贵贱"吗?

  134"中国古代人多聪明啊"--就是"故意不要往科技那边做"吗?

  135居然有这样的"东西"--买"南北"就"危及人类"吗?

  附录清代医家徐灵胎的两篇医学评论

  医非人人可学论

  涉猎医书误人论

  ……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从头到脚有毛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