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字义
1.以鸟羽或兽毛做成的来自装饰物,常用以饰头盔﹑犬马或兵器。
精列队底微觉2.草花。
3. 毡360百科类毛织品。
4.用羽毛编织的宽诉境普营否代管衣服。
5.见"毦笔"。
方言集汇
1.粤语:nei6
2. 客家话:[梅州腔种具能向感裂印] ngi5 [海陆丰腔] ngi3 [客英字典] ngi5 [台湾四县腔] ngi3
- 中文名称 毦
- 拼音 ěr
- 部首 毛
- 字码 U+6BE6
- 仓颉 SJHQU
基本字义
●毦
ěrㄦˇ
1. 用误望觉背通林器联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
双云式探括七回 2. 毡类毛织品。
3. 用羽毛编织的衣服。
4. 草花。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ࠀ�仍吏切,音饵。《说文》羽毛饰也。《博雅》㲥毦,罽也。一曰绩羽为衣。一曰兜鍪上饰。《后汉·单超传》金银罽毦,施於犬马。《注》毦,以羽毛为饰。音如志反。
又《西南夷传》赍黄金、旄牛毦。《注》顾野王曰:毦,结毛密对材变们进为饰,卽今马及弓槊上铁要怕情使金秋缨毦也。《魏略》刘备性好结毦终话重了区,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因手自结之。
又《诸葛亮·答孙权书》所遗白毦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惭。《女红馀来自志》临川王宏妾江无畏善骑马,翠毦珠羁,玉珂金镫360百科。《庾信诗》金羁翠毦往交河。
又冠上饰。《董巴·舆服志》内常侍加黄金,附蝉毦尾,谓之惠文冠。
又拂名。《晋东宫旧事》皇太子纳࡚�,有白毦拂二枚。
又锦名。《内典·翻译名义集》兜罗锦,亦翻扬华,或称兜罗毦。
又香草之称。《郭璞·江赋》扬皓毦,擢紫茸。《注》毦与茸皆香草也。
又藤名。《齐民要术》毦藤,大小如苹蒿,蔓衍生。○按《连船收坚乎击云太服虔·通俗文》毛饰曰毦,则凡丝羽革草之下垂者,ࠀ虽血�可以毦名矣。 与目部眊不同。《正韵牋补》毦从耳。误从目,读模袁严作沿才记受画作眊,谓ण�德好结帽,讹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