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惰, 拼音是duò,释义是不恭敬。 又作"隳"字。
- 中文名称 惰
- 拼音 duò
- 注音 ㄉㄨㄛˋ
- 部首 忄
- 总笔画 12
基本解释
基本信息
惰
拼音:duò 注音:ㄉㄨㄛ脱胜级刑女ˋ
简体部首:忄,部外笔画:9,总笔画:12
繁体部首:心
五笔86:NDAE 仓颉:PKMB 郑码:UGBQ
笔顺展抓编号:4421 3121 2511 友导眼失局评带脚里系相四角号码:940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F0
基本字环道随消钱钟顾现浓空银义
【释义】①懒;欢快苦消再毫士斤源财不勤快:懒惰|怠惰。②不易改变:惰性。
【惰性】 #duòxìng ①某些物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惰性气体。②比喻不想改变生活或工作习惯的倾向(多指消极落后的)。
汉字演变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惰 <形>
(形声。从心,隋省声。本义:不恭敬)
同本义
惰,不敬也。――《说来自文》
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者治平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少――宋·苏轼《教战守策》
又如:惰傲(怠慢);惰慢(懈怠不敬;懈怠涣散);惰肆(怠慢放肆);惰骄(骄傲懈怠);惰偷(懈怠苟且,懒惰)
懈怠;懒惰
惰,懒也。――《广雅》
佚而不隋,括击接知保耐林格的劳而不慢。――《荀子·非十二子》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军争》
诸司素偷惰。――化益样元状无酸字操《明史·海瑞传》
又如360百科:惰懈(懒惰懈怠)含受政台压景器;惰力(不图进取的消极落后力量);惰心(怠懒的思
务 惰 duò懒,与'勤'相对。
常用词组
◎ 惰轮 duòlún
式 (1) [idle pulley]∶输送机上用以引导和张紧此带或链条的轮子
(2) [idle gear]∶起支承或导向作用而不传递动力的齿轮
德月皮存普新象◎ 惰民 duòmín
[misfit] 不务正业的游民
◎ 惰性 duòxìng
[inertia] 不易改变的落后习性;不想改变老做法、老方式的倾向
◎ 惰性 duòxìng
[inert]
吃面里积令玉征展触细精 ①安于现状不图上进的思想倾向。
②〈化〉有些物宪示实课度质不易跟其它元素或化合物化合的性质。惰性元素
惰性气体
◎ 惰性气体 duòxìng qìtǐ
[inert gas;noble gas] 指零族元素,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元素。惰性气体无色、无味,在空气中含量约占1?amp;#8218;它们具有稳定的电子构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为单原子分子。又室升几条督氧曾称稀有气体。
◎ 惰游 duòyóu
[do not attend to one's proper duties;shoot in sb.'s bow] 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方言集汇
◎ 粤语:do6
◎ 客家话:[东莞腔] to5 [客语拼音字汇] to4 [沙头角腔] to5 [梅州腔] to5 [陆丰腔] to6 [客英字典] to2 to5 [宝安腔] to3 [台湾四县腔] to5 [海陆丰腔] to6
◎ 潮州话:多鞍6(单6)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惰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9
〔古文〕⢠➑《唐韵》徒果切《集韵》《韵会》杜果切,$音垜。《说文凯多上刚房粮单流》不敬也。本作憜,从心隋声。或作惰。《玉篇》怠也,易也。《礼·曲礼》临祭不惰。《注》为无神也。《左传试首准席品守基胡岩·成十三年》今成子惰。《注》惰则失中和之气载快积叶语件参球上。 又《正韵》吐火切,音妥。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卧切《正韵》杜卧切,$音䝐。懈也,怠也。《增韵》不恭也。《书·益稷》股肱惰哉。《注》懈怠缓,慢也。《左传·僖十一年》受玉惰。《正义》把外县求阶语格差排执玉䰞,替其质也。《礼·玉藻》惰游之士。《注》惰游,罢民也。$去服厚掌声。 又通作媠。《前汉征·谷永传》车马媠游频市衡门皇并降之具。《两龚传》媠嫚无状。 亦边贵标父项本路作憜。《韦元成诗戒》供事靡憜。 亦作墯。《后汉·单超传》徐卧虎唐两墯。《注》持两端也。 又《集韵》徒禾切,音驼。《礼·曲礼》言不惰。《注》惰,讹不正之言。一读徒禾反,一读徒卧反。◎按徒字杜字皆定母,而吐字则入透母矣。《正韵》惰字上声切透母,而去声又切定母,不如《广韵》《集韵》《韵会》上去两声之协於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