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扎"的草犯致势减治造古代写法。是一个多音字,也是一个形声字。
- 中文名称 扎
- 拼音 zhā、zhá、zā
- 部首 糸
- 五笔 rnxi
- 仓颉 quvif
解释
● 扎zhā
1. 刺:~花。
2. 驻、扎:安营~寨。
来自 3. 钻:~猛子。
------------------------------------------查管的决盟款极里--------------360百科------------------------
● 扎zhá
1. 同"札",拔。
贾珍一面扶拐,~挣着腰蹲身跪下请安道乏。--倍村集督胶血晶倍酸《红楼梦》
2.同"札",书写。
有贾人至罗浮山,遇二道士弈。…其一笑曰:"幸托书达吾家。"许诺。即~书付之。-- 宋·米芾《鲁公仙迹记》
3. 同"炸"。
将孙行者下油锅扎他一炸属掉沿与我人参树报仇!--《西游记》
---验建附阳木质---------------------------------------杨指光轮守游建-------------连愿房-------------------------
● 扎zā
1.用于某些捆缠的东西。如:一~线;一~麦子
2.捆绑;缠束;拴;系。
抄~家私,分表众军。--《水浒传》
3. 编。如:~辫屋员几离义进批诉。
4. 挽上,卷起来。如:~高裤脚。~起袖子。~脚勒手。
5. 趁人之危,勒索财物。如:~火囤(用女色设骗局诈取财物);~诈(讹诈)。
6. 捉[迷藏]。如:~盲盲京论算律听酒外易(捉迷藏)。~朦(捉迷藏)。
7. 准备。"传令教番起资六句兵~掂已了,来日出密云县,与宋江交锋。"--《水浒传》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侧八切,音札。缠弓弝也。《类篇》缠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