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周泉根

周泉根,江西南丰人、文学博士来自、教授,毕业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2004),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主任(2006)、博士生导师(2013),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第五届),海南省515第二层次人才(2010)。

2020年4月,入选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计划第二批人员名单。

  • 中文名称 周泉根
  • 外文名称 ZHOU QUANGEN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江西省南丰县

人物经历

  周泉根,江西南丰人、文学博士来自、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2004),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主任(2006)、博士生导师(2013),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第五届),海南省515第二层次人才(2010)协力位对买脚界

主讲课程

  主要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经典研究"、"经学与文学"等课程。

主要贡献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艺学、出土文献、先秦诸子与经学、海南文史等方面的研究。在《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在三联等出版论著或编著十种15册,代表作有《新出战国楚简之<诗>学研究》(获省社科奖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儒典《缁衣》只当实古本及其相关先秦儒家文献研究"。

  先后在《文学遗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艺争鸣》、《中国文化研究》、《读书》、《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四十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核心期刊二十篇左右,有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三联等出版社专著合著十部。多项成果获省部、市校各级科输七治冷行落故无意沙染研奖。

  论文论著

  中来自国古代文史类

  《原<缁衣>古本初步》,《文学遗产》2012年第05期.

  《文学群落:一种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0罗神特期.

  《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学教育》,《文艺争鸣》 2012年第7期。

  《从春秋赋《诗》的多种解释看<诗>的实动既孩值极限介她用化轨迹--兼论赋<诗>的历史实质》 ,《中国文化研究》2004秋之卷 .

  《叙理成论,披文入360百科情》.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加总治款帮核福继012,V26(4白工香风合派六酸水乐预).

  《西周礼乐文明之诗乐关系辨略》,《南都学刊》脸带依贵空士2006第2期.

  《孔门教<诗>与<诗>之属性嬗变》,《中国文化研究》2006春之卷.

  《从乐论时代看乐教时代的诗学观念--兼议《尧典》"诗言志"的实质》,《新东方》2014年第3

  《"可以兴"才"可以群"》 ,《文艺争鸣》2004第5期 .

  《富时新出战国楚简之<诗>学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

  《国学人文读本》(魏晋卷),重采苦运视界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

  海南文史类

  《冼夫人"请置崖州"考》,《新东方》2015年第1期

  《海南首位贬官考议》,《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

  《改革元勋多首罪--合钢方气冷担世杨炎贬谪崖州原因考议》,《新东方》,2发示就映此010第四期。

  既灯起只均搞信京《琼崖无限事 都聚一祠中》《海南周刊》B8-9,2012-04-23

  《唐代海南岛的军政首脑述考》《新东方》,2013年第五期。

  《试探家族研究范式视野中的海南韩-宋氏研究》,《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6期

  《崖州在何处,生渡鬼门关--唐贬官谪琼路线及心理考议》《新东方》2011第3期

  《隋唐五代海南人物志》犯马句北言冲神甲,三环出版社/海南出发唱决最版社,2007年6月版。

  《希响包减海南历代贬官研究》(合降顶季多均水根土著),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

  《以海为量、以南为疆:海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调查与研究》(合著),南海出版社,2011,4。

  当代文学文化评论类

  《不可或缺的视角》,《读书》2007,第3期。

  《走马兰台类转蓬 》,《读书》2013年,第3期。

  《归去来兮朝花夕拾》,《当代文坛》,2011年第6期。

  《尊严是生命的最高纲领》,《文艺争鸣》

  《是江湖,不是黑幕--评<媒体这江湖>》,《当代文坛》2013年第5期,p151-154.

  《请君暂上凌烟阁》《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文明的阵痛》,2013年09月02日《海南周刊》

  《沉默的代价》,2013年09月09日《海南周刊》b12版。

  《周原膴膴,风雅沧桑:<绝秦书>的历史隐喻》,《南方文坛》,2014年第5期。

  《从巴赫金的躯体理论看近年来的"躯体写作"》,《广西师范大学学报》,Vol.43,2007年8月,第4期

  《从权力的神话到符号的狂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5,VOL6,2005第6期

  《主体的命运--论"作者之死"的背景、过程与实质》《文艺评论》,2008,VOL6。

  《国学不是"江湖秘笈"》,《文汇读书周报》2014-10-24,第三版"新观察"。

  其他

  另有诗歌《致灯火阑珊的瞳孔》《总有一角度让你看上去也温柔》、小说《采莲曲》《一个人的史记》等作品发表。

  学术立场

  学者于这个社会应该有三个职志:传承文明、批判时代、创造文化。而这三者根本也是为己,反求诸己,就是一个学者自我修行的过程和目的。既是文明的更新,更是自我的更造。不仅是一个学者,每个人停止发育之后也不能停止成长。举凡古今中外的大家对自我多半是且破且立,甚至大破大立。自省自破于当代中国人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骨子里被灌输的"常识"、"道理"太多了。可以这么说,就身上背负的壳而言,八十年代生人比七十年代的薄,七十年代生人又比六十年代的薄,尤以四五十年代生人为最沉重,要做回真我太难了,也太少了。一则由于青春期落下的病根,一则是大概壳已长到肉里。多少人能泯家国之恨、父兄之仇,却不能自我清理,依然老而无悔,用信仰去选择知识。事前、事中明白的少,事后能明白的也多不到哪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周泉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