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与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研究》是2007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书名 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与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研究
- 页数 367页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第1版 (2007年11月1日)
图书信息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205062774
条形码: 9787205062774
商品尺寸: 20.6 x 14.4 x 1.8 cm
来自 商品重量: 422 g
内容简介
《文学史话语权威穿作取再封刘触宣满完的确立与发展:中国当代文买若源混核率交味学史史学研究》这部学术史著述,历经近十年的努力,试图追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关注文学史观念的不断变革,极力全面搜寻已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在目前已经搜索到的80多本当代文学史著作中进行版本比较研究,特别关注文学史编撰者这一主体的"文学史精神"及文学史实践,力求全面真实地描述中国当代试补坐左养定承月够文学史史学的学术风貌。该财温验积跳谓走乱吃余著述的总体构想,亦即体例框架具体设计为:绪物注载场吧力又双设论+五章+余论三个部分。
目录
绪论
一、文学史知来自识型构的确立
1.文学史属于历史范畴,是"文化史"和"专门史"
2."文学史"是具360百科有多层次内涵的对象的历史存在
3."文学史"属于接受美学范畴,是"读者接受史"
4.文学史不同于历史,它宜愿粒半压充有自己的独特性
二、文学史话语权威性的标志
1.信史性
2.经典性
3.共识性
4.传承性
三、"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的建构
第一章 中国文学史学科的确立与发展
一、文学史学科兴起的历史语境
1.西学东渐,科学与民主手边连九镇的提思潮的冲击
2.教育改制,文学史教育体制化
3.史家辈出,从学术梯队上保证了文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二、文学史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程
1.开拓期(1904-1920):在学习模仿中开创文学史思该画派风号思与煤展结学科基础
2.发展期(192l-1949):确立学科意识,建构独三的学科体系
3.变奏期(1950-1970末):曲折发展、不断调整艰难前行
4.新时期(1980-世纪之交):文学史研究多元发展期
三、吧地到20世纪文学史观念余的嬗变
1.20世纪总及汽片亲初的文学史观念
2.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史观
3.40年代至"十七年"的文学史观
4.新时期文学史观念的更新和多元化趋向
第二章 文学史研究的相关问题与方法
一、文学史研究的对象与范畴
1.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层次
2.文学史对象与阐释主体的关系
二、文学史编写的规范与创新
1.树立创新意识,寻找"阿基米德点"
2.规范与创新统一,"教材型"与"学术型"共存
三、文学史研银久风究方法及叙述模式
1.文学史叙述的思想原则
2.文学史的叙述方践家确法及模式
四、文学史的分期与史料建设问题
1.文学史分期问题
2.文学史史料建设问题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的建构
一、从"经世致用"观念到"教科高牛将阻万古四书意识"
二、"20世纪大文学"观念的提出
1."20世纪大文学观"的产生背景
2."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内涵
3."20标分关古世纪大文学观"的意请措继西永善道义与影响
三、解构主义思潮中的"重写文学史"
1."重写文学史"的提胶反叫测印星革此河谓研出及其话语背景
2."重写文学史"的理论预设
3."重写文学史"的批评"实绩"
4."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争鸣
5."重写文学史"的意义及缺失
四、多元文学史观与"个人撰史"现象
1.多元文学史观
2.文学史的集体撰写
3.文学史的个人撰写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家及其代表史著解读
一、"文学史梦想"与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概览
二、巴雨名同零吗反体制化+学科化的"话语权威":《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1.时效院米性与"新时期"的文学叙述
2.学科"体制化"与权大后兴行石油还阿力覆盖
3.文学"重评"与当代文学史标准的建立
4吃款.时势之约与学术之惑
三、严谨与深邃: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
1."历史情境"的"审查"
2."一体化"叙述的建构
3."审美尺度"的"衡量"
四、重写与创新:陈思和主编苏德算曾酒减利黑连该矿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1.理论观念的整体性:双重意识与话语系统
2.文学艺术的整体性:资源发掘与艺术整合
3.文本结构的整体性:意义开掘与文化板块
五、稳中求变: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1.个性与特色:时代性、独创性、完整性
2."面向21世纪":完善教科书写作
3.清理缺憾,否眼留行预示未来
六、再度"重写":孟繁华、程光炜合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1.新高度前的新探索
2.当代文学历史语境的重点关注
3.当代文学历史叙述的新观念
第五章 新时期女学者的文学史研究
一、文学史研究性别视角的确立及发展
1.文学史研究性别视角的确立及其特殊意义
2.20世纪初男性文学史家所著《中国妇女文学史》的启蒙价值
3.女性文学史研究的高潮期
二、陈美兰的文学史观及其长篇小说史研究
1.对当代文学现象的研究
2.对当代文学史批评的建构
三、刘思谦的"女作家心灵史"及"性别研究"
1.心灵之声的悉心倾听
2.心路纪程的诗化叙述
3.性别研究观的诗学建构
四、孟悦、戴锦华的"女性主义"史学视角
1.历史眼光的文化批判
2.历史书写的形式与特征
3.历史叙述的话语范式
五、盛英主编、乔以钢等副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
1.以女性为主体建构女性文学史
2.客观公正的历史--审美批评方法的应用
3.以母性之光烛照文本,并主张两性对话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与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