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属于常用字。本意是通达,没有障碍。后引申为到达目的地,又引申为互相连接无阻断。也指使知道、传达于对方,或了解、懂得,这两种意思具抽象义。通也可以指精通某一开方面的人,用作名词;又由道路无阻塞,转指文句通顺,还引申为普遍适用的、贯通的来自意思;也引申为全部、从头至尾;也可作副词,表示全360百科部、十分。读"t冲但刑也条倒掌朝òng"的音时,作量词用,用于留子耐每促死文书,表示一份;用于击鼓等行为,表示一阵、一遍。
- 中文名称 通
- 拼音 tōng/tòng(注音:ㄊㄨㄥˉ)
- 部首 辶
- 字码 U+901A
- 五笔 CEPK
笔顺
笔顺编号:542511来自2454
笔顺读写:横撇、点、竖、横折钩、横、横、竖、点按硫油二丰加突李、横折折撇、捺
字源解说
"通"是形声字,甲骨文以"彳"为形旁,"甬"为声旁,篆文以"辶(辵 chuò)"为形旁,"甬"为声旁。《说文解字·辵部》:"通,达也","通"本意为到达。

详细来自字意
通(tōng)
360百科(1)本意〖动〗没跳思坏按有阻塞,可以穿过 [open;through;u毛失贵烈济死还饭述的刻nimpeded]

往来不穷谓之通。--《周易·系辞传》 推而行之谓之通。
道远难通。--《国语·晋语》。注:"至另围束判油改历投贵也。"
血脉欲其通也。--《吕氏春秋·达郁》。注:"利也。"
怀呢许歌照换冰泉冷涩弦凝绝,凝名角身花测树占绝不通声暂歇。--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宋·周敦颐《爱莲说》
又如:贯通;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大道朝要,指交通要道);通畅(通行无阻的);通川(有河川流通的地方);通邑(四通八达的城市)
(2)〖动〗用工具疏通;使不阻塞 [dredge;remove obstacles from;open]
疏之欲其通。--院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守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通急(排解急难);通堙(开浚堵塞的水道);通沟(疏通沟渠)
(3)〖动〗有路达到;通往 [lead to]
道不通。-液下的收-《史记·陈涉世家》
蛋房银粮频日素余 才通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北通巫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台达宽 又如:通天(通往天界。后用以形容本能非凡);通吊(至丧家吊唁)
(4)〖动〗传达;使知道 [pass on;communicate]
主簿通语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通其意。--汉·贾谊《过秦论》
信耗莫通。--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通信;通黄哪甚告引转消息;通辞(呈递书面意见;传达话语);通书(通福经教久每给香素利距儿信);通问(互相致意问候;互通信息)。
(5)〖动〗连接,互相来往 [link up]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旁推交通。--唐·柳宗元《柳酸亲保儿河东集》
数通使相窥观。--《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沟通;通邮;通灵(与神灵相通)通家至契(世代有交情的好友);通谱(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通正(和畅平正);通关(交往联系);通欢(往来交好)
(6)〖动〗了解;懂得 [understand;comprehend;be proficient in;be well versed in]
因入京师,观太学,房确食东查排攻纸东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
不能通其意。--唐·韩愈《杂说》
诸母皆通文。--清·林觉民认型抓《与妻书》
又如镇乎证数如:通晓;精通;通玄(通晓深奥的道理);通心(内心通达);通明(洞晓事物的道理);通幽(通晓幽深的道理)
(7)〖名〗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master;expert]
如:通方(通晓为政之道);万事通;日本通;中国通;美国通
(8)〖形〗顺畅;运行无阻(与"堵"、"塞"相对)
如:通顺;水泄不通
(9)〖形〗通常的;共同的 [pass through;in common use]
如:通称;通病;普通;通关文牒(通行证);通语(普遍通行的语言);通义(通行不变的道理、法则)
(10)〖形〗整个,全部 [whole]
皆通习之。--唐·韩愈《师说》
合通国之欢心,建百世不迁之庙貌。--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又如:通共;通盘;通悉(都知道;全部了解);通检(全部检查)
(11)〖量〗用于文书电报等
如:一通电报
《大明熹宗哲皇帝宝训卷之四·安属国》:"……臣部据闰十月内登莱抚臣(袁可立)揭送彼国公结十二通。"
(12)〈文言义〉〖动〗通报;转告 [report;tell]
如:通报(通知禀报);互通姓名;通志(表达意趣志向);通呈(通报呈递)
(13)〈文言义〉〖动〗陈述,叙述 [state]
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汉书·夏侯胜传》
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
(14)〈文言义〉〖动〗流通,互相交换 [exchange]
商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通关节(暗中行贿、勾通官吏);通刺(通报名刺,交往)
(15)〈文言义〉〖动〗通婚
焉得彼嵞(涂)山女,而通之於台桑。--屈原《天问》
(16)〈文言义〉〖动〗勾结;串通
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7)〈文言义〉〖动〗调和 [reconcile]
以通八风。--《吕氏春秋·慎行论》
(18)〈文言义〉〖动〗透彻 [penetrating]
练湖七月凉雨通,白水荡荡芙蓉红。--元·萨都剌《练湖曲》
如:通平(通畅平正);通妥(通顺妥帖);通快(通畅快捷)
(19)〈文言义〉〖名〗古州名 [Tong prefecture]
①西魏设。在今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
②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③金朝置。在今北京市通州区
(20)〈文言义〉〖名〗古乐器名 [one of musical instrument]
又立为四器,名之为通。通受声广九寸,宣声长九尺,临岳高一寸二分。--《隋书·音乐志上》
(21)〈文言义〉〖量〗古代土地划分单位 [unit of land]
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汉书·刑法志》
(22)〈文言义〉〖副〗很;十分 [very]
如:通圆(十分圆满)
(23)〈文言义〉〖副〗总是 [always]
心邱听着这些话,只微微的笑,通不言语。--《花月痕》
(24)(Tōng)〖名〗姓氏用字,详见"通姓"
通(tòng)
(1)〖量〗用于演奏锣、鼓等打击乐器
(2)〖量〗用于动作(多用于言语行为,数词多用"一")
如:说了一通
(释义参考资料 )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 原文
【卷二】【辵部】通 tōng 他红切
达也。从辵甬声。
〖注〗�,古文通从彳。
- 译文
到达,通达。字形以"辵"为形旁,"甬"为声旁。
说文解字注
〖(通)达也〗
通达双声,达古音同?。禹贡:达于河。今文尚书作通于河。按达之训行不相遇也。通正相反,经传中通达同训者,正乱亦训治,徂亦训存之理。
〖从辵,甬声〗
他红切。九部。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韵》《正韵》他红切《集韵》《韵会》他东切,ࠀ�统平声。《说文》达也。《正韵》彻也。《易·系辞》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礼·学记》知类通达。

又亨也,顺也。《礼·儒行》上通而不困。《注》谓仕则上达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节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又畅也。《尔雅》四时和为通正。《注》通,平畅也。
又总也。《礼·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注》通计三十年所入之数,使有十年之馀也。
又开也。《前汉·何武传》通三公官。《注》谓更开置之也。
又�也。《前汉·夏侯胜传》先生通正言。《注》谓�道之也。
又凡人往来交好曰通。《前汉·季布传》非长者勿与通。
又《陆贾传》剖符通使。
又书名。《白虎通》班固著。《风俗通》应劭著。
又书首末全曰通。《后汉·崔实传》宜写一通。
又凡物色纯者谓之通。《周礼·春官·司常》通帛为旃。《注》通帛,无他物之饰也。
又通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铎通鼓。《疏》司马振铎,将军以下卽击鼓,故云通鼓。
又井地名。《前汉·ࠛ�法志》方里为井,井十为通。
又《广韵》州名。
又《韵会》马矢曰通。《后汉·戴就传》以马通薰之。
又《左传·杜预注》旁淫曰通。
又叶他郞切,音汤。《东方朔·七谏》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扬。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通用级别
- 列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年1月26日发布)常用
- 列入《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6月发布)一级 编号:2145
词组
通报 | 通德 | 通分 | 通法 |
通同 | 通悉 | 通达 | 通约 |
通导 | 通红 | 通聘 | 通盘 |
通情 | 通航 | 通知 | 通今 |
通计 | 通票 | 通鼓 | 通才 |
通邮 | 通传 | 通呈 | 通诉 |
统通 | 通轮 | 通贤 | 通事 |
通筹 | 通商 | 通感 | 通恕 |
通谙 | 通线 | 通辨 | 通标 |
通告 | 通厚 | 通才 | 通天 |
通车 | 通赔 | 通衔 | 通室 |
通晐 | 通论 | 通弊 | 通道 |
通辞 | 沟通 | 通制 | 通话 |
昔通 | 通通 | 通套 | 通体 |
通式 | 通顺 | 通判 | 通称 |
通俗 | 通辙 | 通州 | 通名 |
通状 | 通陌 | 通妥 | 通司 |
精通 | 通条 | 通彻 | 通望 |
通志 | 通说 | 通显 | 通照 |
通明 | 通途 | 通究 | 通史 |
通统 | 通习 | 通守 | 通识 |
通渊 | 通融 | 通衢 | 通儒 |
中通 | 通过 | 通窍 | 文通 |
亨通 | 通诂 | 通常 | 通会 |
通训 | 通使 | 通风 | 通洽 |
通电 | 通脱 | 通透 | 通豁 |
通财 | 通病 | 通草 | 通言 |
通质 | 通办 | 连通 | 通观 |
通宝 | 通理 | 通婚 | 通缉 |
通比 | 通议 | 通籍 | 通共 |
通畅 | 贯通 | 通晓 | 通宵 |
通用 | 通信 | 通古 | 通关 |
通洋 | 通辩 | 通诀 | 通验 |
联通 | 通令 | 通行 | 通讯 |
通车 | 通常 | 通路 | 通彻 |
通牒 | 通稿 | 通告 | 通古斯 |
通谕 | 通观 | 通侯 | 通籍 |
通计 | 通家 | 通假 | 通解 |
通性 | 通通 | 通融 | 通俗 |
通货膨胀 | 博古通今 | 通同一气 | 通情达理 |
通都大邑 | 通衢广陌 | 通风报信 | 通力合作 |
(词语参考资料 )
音韵方言
音韵参考
- 广韵
thung [ tʰuŋ˧ ] ‖ [ l̥ʰoːŋ ]

他红切,平东透 ‖ 用声东部
【注解】达也。《三礼图》曰:"通天冠,一名高山冠,上之所服也。"亦州名,本汉宕渠县,内有地万余顷,因名为万州,后魏以万州居四达之路,改为通州。又姓,出《姓苑》。他红切。九。
【目次】上平一东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调 | 等 | 呼 | 韵系 | 韵摄 |
---|---|---|---|---|---|---|---|---|---|
通 | 他红 | 透 | 东一 | 东 | 平声 | 一等 | 开口 | 东 | 通 |
(续表)
高本汉 | 王力 | 李荣 | 邵荣芬 | 郑张尚芳 | 潘悟云 | 蒲立本 | 推导现代汉语 | 古韵罗马字 | 有女罗马字 |
---|---|---|---|---|---|---|---|---|---|
tʰuŋ | tʰuŋ | tʰuŋ | tʰuŋ | tʰuŋ | tʰuŋ | tʰəwŋ | tōng | thung | thung |
- 中原音韵
字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四呼 | 宁继福 |
---|---|---|---|---|---|---|---|
通 | 通 | 透 | 东钟合 | 东钟 | 阴平 | 合口呼 | tʰuŋ |
- 洪武正韵牋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韵目 | 韵部 | 声调 |
---|---|---|---|---|---|
通 | 通 | 他红 | 一东 | 东 | 平声 |
- 分韵撮要
【注解】达也,彻也。
字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
通 | 通 | 透 | 东 | 第六东董冻笃 | 阴平 |
方言音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ng1 tung2 [梅州腔] tung1 [沙头角腔] tung1 [东莞腔] tung1 [客语拼音字汇] tung1 [陆丰腔] tung1 [客英字典] tung1 [宝安腔] tung1 [台湾四县腔] tung1 tung2
◎ 粤语:tung1
(音韵参考资料 )
所获荣誉
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候选汉字 。
2022年1月,2021年香港年度汉字评选结果公布,"通"字入选。
2022年5月,获评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