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连,男,生于1967年,湖北天门人,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认真负责, 治学严谨。
- 中文名称 张军连
- 出生地 湖北天门
- 出生日期 1967年
-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人物经历
2006.1-5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Univ来自ersityOf Calgary)经济学系博士后;
全美础社件核玉聚坏坚2003.2~3 EEPSEA / IDRC Trainin360百科g Course i以呼余果华n NaturalResource Economics;

1994 1997 中国农业而剧目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良七学威一;
1989-1992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好低科喜体纸知老资源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1985-1989 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本科生。
国际新制度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e土领补战怀井乡上w InstitutionalEconomics,ISNIE)会员,北京市土地学会常务理事。
现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
主讲课程
宜 主讲课程为土地法学。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优化利用与规划、资源环境经济、生态农业。
主要贡献
学术赵基视市经训温优振观点
产权位移理论:
土具材属议伤永识养达地产权位移理论,其核心内容有三点:
(1)土地物权和债权虽然是两种性质不一样的财产权利,但本质上,只是权利人的直接支配性大小有差异,一般表现为物权的直接支配性大,债来自权的直接支配性小,有时这一直接支配性处于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当直接支配性由大变小时,为物权的债权化,反之,为债权的物权化。
(2)土乙帮地物权的主体有两个或多个,一般包括私人主体和公共主体,私人主体和公共主体共同拥有该土地100%的直接支配性,当私人主体的直接支配性变大、公共主体的直接支配性变小,即为私有化,反之,为公有化。
(3)对于土地财产,直接支配性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大小变化以及物权与债权之间的相互转换,形成了一种实现土地财产权利合理分配、促进公共利益360百科与私人利益调和的机制。充分认弦洲总聚石入助期识这种机制,有利穿识脚抓电倒计越大于理解许多长期争论不休的土地产权问题,也有助于合理地利用这种机制进行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土地财产属于既有私益性、又有公益性的财产,这类财产与只有私益性、没有公益性的财产有本质的区别特用除音,现有的产权理论无法解释土地产权中的许多问题,如土地产权不清、土地私有、土地征用等问题在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在分析物权与债权的区别但连我民分范红复和联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燃刻意自推肉散土地产权位移理论危理功兴热卫克还武,运用这一理论,凯难具香析独大可以很好地解释土地产权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土地产权制度、怎统干又练按模背让大做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对权重理论:
在土地评价中, 大多采用权重法和最小因子律法。所谓权重法就是根据知识和经验及一些数学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给出各个因子的权重, 整思副检谁千另的曲然后用权重及因子的值紧代入一定的公式得出负兰综合的结果。假设在所有的评价单元中各个因子的权重是衡定的, 然而由于在每一评价单元中各因卷呼右根再子的值变化复杂, 对作物作用的大小也是不定的, 因此各因子的权重在不同的评价单元中是不同的, 这一假设只是在土地变异不大的情况下结果令人满意, 而且不同的区域都有不同的权重, 因此这一方法得到的模型适用性很窄。
最小因子律认为构品土壤修正系数是由隶属度最小的那个因子决定的。这一定律应用在有明显的限制因子的评价单元中比较适用, 然而许多的评价单元由于多年的精耕细作、土壤改良, 明显的限制性因子一般不存在, 应用最弱即绿航磁学么赵减岩小因子律结果偏差会很大。
为了克服权重法和最小因子律法的这些缺点, 作者提出相对权重法在每一个评价单元中, 由于各个因子的值不一样, 它们对上壤修正系数的作用不同。每个因子的作用大小是由它自己的值及其它因子的值共同决定的, 将不同评价单元中某个因子对土壤修正系数的作用大小称为相对权重。这便是相对权重理论。
科研项目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课题"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91101着培级4-3),2009-2011,主持人;
环境保护部重大专项"环渤海地区沿海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专题"环渤海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及调控专题研究",2009-2010,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开发区专题数据整合与数据库建设"项目,2008-2009,专题负责人;
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施规划",2009,主持人;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朝阳分局"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利用专题研究",2008-2010,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农村土地问题研究",2009,主持人;
张家界武陵源区人民政府"武陵源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2009,副主持人;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2008-2009,副主持人;
银川市人民政府"银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5-2009,技术负责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释放及其管理问题研究"(编号:08JY098), 2009,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40771122),2008-2010, 主持人;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课题"北京市城市地上地下土地权利调查研究",2008-2009,主持人;
世界银行项目"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的政策研究"子课题"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研究",2007-2008,主持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水土资源市场配置模型研究"(编号:05JA790076),2006-2008,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南黄土丘陵区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编号:40571091),2006-2008, 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全国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试点成果)分析",2006-2007,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2005年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与变化态势研究",2005-2006,主持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郊生态村理想模式演进机理研究"(编号:9052005),2005-2007,主持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区域耕地保护监控与预警关键技术",2006-2010,子课题主持人;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北方集约化粮田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2006-2010,子课题主持;
人中国农大教改课题"《土地法学》课程教学创新研究",2006-2007,主持人;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大城市郊区生态农业发展典型模式研究",2004-2006,副主持人;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2004-2005,子课题主持人;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农村发展科技战略研究",2004-2006,子课题主持人;
IDRC (Canada) / EEPSEA 课题"Barriers and transaction costs ofwater markets in Heihe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 2004-2005, 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2004年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与变化态势研究",2004-2005,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课题"银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重大问题研究",2005-2006, 主持人;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持续利用模式研究",2003-2005,子项目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课题"胶南生态市建设专题规划研究",2003-2005,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课题"唐山沿海工业区生态建设规划研究",2004-2005,主持人;
北京科委课题"永定河流域门头沟段生态建设综合规划",2004-2005,副主持人;
宁夏区政府"西北生态与现代农业省域示范区建设项目规划",2004,专题规划负责人;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区域生态农业技术规范与保障体系研究",2002-2004 子课题主持人;
UNCTAD课题"Environmentalrequirements, market access/entry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in thehorticulture sector in China", 2004,主要参加人;
北京科委课题"新世纪京郊生态村理想模式设计研究",2003-2004,副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编写项目",2003-2004,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专题研究:全国土地利用潜力研究",2004, 主要参加;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专题研究: 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2004, 主要参加;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全国建设用地整理模式研究",2002-2003 专题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海峡两岸耕地保护政策的对比研究",2002-2003主要参加;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全国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潜力研究",2002主要参加;
农业部科研课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规划研究",2002主要参加;
国土资源部科研课题"西部土地利用政策研究",2002主要参加;
财政部科研课题"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002主要参加。
发表论文
朱战强,刘黎明,张军连.退耕还林对宁南黄土丘陵区景观格局的影响.生态学报,2010,30(1):0146-0154;
Zhan-qiang Zhu, Li-ming Liu, and Jun-lian Zhang, Using state andtrend analysis to assess ecological security for the vulnerable agriculturalecosystems of Pengyang County in the loess hilly region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ld Ecology, 2009,16:1,15-21;
张军连."法眼"看土地权利的空间范围.中国土地市场,2008年11月,总第158期:60-61;
陈荣清,张凤荣,张军连,薛永森,窦敬丽. 文登市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调查及类型划分. 资源科学,2008,30(8): 1207-11;
张军连,穆笛,文亭诚. 日常地籍调查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广东土地科学,2008,7(4):18-21;
窦敬丽,张军连,张凤荣,王念,杨红,卢静.农村居民点整理生态效益评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第5期:38-40;
果雅静,高尚宾,方放,吴文良,张军连(通讯作者). 基于区位商法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7月,第16卷第4期:976-980;
果雅静,高尚宾,吴华杰,刘中蔚,吴文良,张军连(通讯作者). 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3月,第16卷第2期: 495-501;
Junlian Zhang, Fengrong Zhang, Liqin Zhang, Wei Wang.2009. Transaction costs to water market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inNorthwest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SCI andSSCI), Vol. 25, No.1:95-106;
JunlianZhang. 2008. A Relative Weight Model for Soil Productivity Assessment. CanadianJournal of Soil Science, Vol.88:827-832;
Junlian Zhang, Fengrong Zhang. 2008.Mutual monitoring in a tradable water rights system: A case study of Zhangye Cityin Northwest China. Agricultural WaterManagement(SCI and SSCI), Vol.95:331-338;
陈淑峰, 胡克林,刘仲兰,李帷,潘志勇,张军连(通讯作者).华北平原桓台县地下水硝态氮空间变异与成因分析.水科学进展,EI, 2008年7月,19(4):582-586;
张军连,孙鹏举,姚丽.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趋势分析.法学杂志,2007,Vol.169:40-43;
张军连.可交易水权制度中的相互监督机制.中国农村经济,2007,9:53-59.;
张虹波,刘黎明,张军连,朱战强.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构建及应用.浙江大学学报(农学与生命科学版),EI,2007(33)2:222-239;
Junlian Zhang. 2007. Barriersto water markets in the HeiheRiver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SCI and SSCI), Vol. 87:32-40;
郝苏波,张军连,张莉琴,甘肃省洪水河灌区水权制度的执行效果和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4月:41-46;
张军连,张克锋,周文华,张凤荣,宇振荣,北京山区耕地转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3月;
张军连,刘鬯,王宇等,北京山区生态村理想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1月;
张靖,张凤荣,张军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初探,中国土地,2005年第2期:22-24.;
钱秀丽,吴文良,张军连,我国园艺产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研究,生态经济,2005年第3期:96-98;
张克峰,张军连等,北京山区林地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年第3期;
刘鬯,张军连,吴文良,发达国家城郊生态村发展模式分析,生态经济,2005年第2期;
李宪文,张军连等,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村庄土地整理潜力估算,农业工程学报,第20卷第4期(2004年7月):276-279;
刘庆,张军连,张凤荣,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宅基地问题,国土资源,2004年1月;
刘庆,张军连,张凤荣,经济发达区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初探,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
张军连等,西部水土资源匹配模式与政策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第12卷第2期(2004);
张军连等, 生态资产估价方法研究进展。中国土地科学,第17卷第3期(2003);
张军连等,国家绿色预算初探,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第11卷第2期(2003):165-167;
张军连等,国外市地整理模式研究,中国土地科学,第17卷第1期(2003):46-51;
张军连等,退耕还林工程中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及相关建议,林业经济,2002第7期:45-46;
张岩,张军连,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全过程管理,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4期;
张军连,设立农地使用权的作用及相关政策和立法建议,国土经济,2001年第4期:44-45;
张军连,财产所有权思想历史变迁和土地财产法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64-67;
张军连,试析我国土地财产法的发展趋势,法学杂志,2001年第3期:40-41;
张军连,张凤荣,农用地转用征用的法律特征及路径选择,中国土地,2001年第2期:10-12;
张凤荣,张军连等,生态退耕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关系初探,中国土地,2000年第12期;
张军连,人的经济价值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论坛,1996年第8期:16-18;
张军连,林培,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中土壤修正系数模型的研究,自然资源学报,Vol.9 No.3:260-270;
谢经荣,张军连,试论农业(土地)税收,不动产纵横,1994年第3期:21-24。
编著
张军连等编著,日常地籍调查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
汪秀莲等主编,张军连等副主编,耕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理论与实践,地质出版社,2009;
张军连主编,土地法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张军连,吴文良 著,北京现代都市生态农村发展战略与模式,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
刘黎明主编,张军连副主编,土地资源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唐程杰等主编,张军连等副主编,中国耕地后备资源,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张军连主编,土地法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刘黎明主编,张军连副主编,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刘黎明,张军连,张凤荣,陈焕伟编著,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陈焕伟,张凤荣,刘黎明,张军连编著,土壤资源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