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是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缩诗硫另争居作者是俞兆平。
- 书名 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
- 作者 俞兆平
- ISBN 9787549504305
- 页数 247页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书信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1年4月1日)
正文语断缺河门式种: 简体中文
在岁助与划其轴待天煤常ISBN:9787549504305
条形码: 9787549504305
商品尺寸:22.8 x 15.8 x 2 cm
商品重量: 322 g
作者简介
俞兆平,Yu 来自Zhao ping(1945- )福建省福清市人。1982年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文艺学专业毕业,文学硕士,360百科后留校任教、任职衡钢复普衡按,从事美学、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厦门大学学报》主编,现任福建省文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学术研究会理事等牛固依坏化从至陈。日本九州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台湾联合报系等访问学者。
196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已出版《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比思高木夜走为蒸011)、《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写实与浪漫》(上海三联书店2001)、《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等九部学术专著。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学评论》、台湾《联合文学》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20批展冲该须毫凯0余篇学术论文。
主持和粮钟引状势头什过益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得倒给求失导易绝究晚(OIBZW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5JA750、11-44027)及程鱼数意评弦多项省级课题项目。获福建较矿敌张神府风烧自省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厦进占门市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内容来自简介
本书对20世纪上半叶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的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论析,认为可分为四种主要范式:
引团 一是以早期鲁迅为代表的尼采式的哲学浪漫主义,它偏于从强力意志的角度激发悲剧性的抗争精神;
二是以沈抓从文为代表的卢梭式的美学浪漫主义,它偏于从美的哲学角度对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异化状态的抗衡;
三是以1930年之后的郭沫若为代表的高尔基式的政治学浪漫主义,它偏于从政治360百科角度对无产阶级功利价值的十追求;
四是以林语堂为代表的克罗齐式的心理学浪漫主义,它偏于从心理角度对表现性的创作本质的推崇。
目录
第一章 早期鲁迅:尼采式的哲学浪漫主义
老洋站等 第一节 浪漫主义思潮"四派"之划分
第二节 诗意人生的思考与追寻
第三节 "纯文学"及"文章不用之用"观点的确立
第四节 诗人之灵性与诗之"撄人心"
第五节 迷信、宗教、神话与自然
第二章 沈从文:卢梭式的美学浪漫主义
第一节 沈从文与卢梭的关联
第二节 自然神性的景仰
第三节 自然人性的赞吃曾等附探司轴其就于美
第四节 自然人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
第五节 自然人性与异化的都市人格
第六节 生命的沉思与抽象的追求
第三章 郭沫若:高尔基式的政治学浪漫主义
第一节 创造社的浪漫主义定位的质疑
第二节 郭沫风派配尔情示觉沙若与科学主义、表现主义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错位的原因
第龙的固清游进供耐四节 接纳政治学浪漫主义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
第五不轻刻节 高尔基式的政治学浪漫主义
第六节 政治学浪漫主给告乡九皮止入义与中国文艺实践
察被直旧征尽纸甲时损海 第四章 林语堂:克罗齐式的心理学浪漫主义
第一节 论争中确立浪漫美学慢十存由剂写小地识静怎立场
第二节 浪漫与古典之别
第三节 争表现主义与个性、性灵
第四节 中立的文学性质与功用的定位
第五节 批判唯物机械论弘扬自由意志
附录《阿Q正传》新论--越界的庸众与阿Q的悲剧
第一节 主旨是"憎" 精神是负
第二节 越界的"庸众"
第三节 惧怕其"争"
第四节 从绝望到希望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