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缑是一个汉字。形声,字从糸从侯,侯亦声。"侯"指诸侯,古代各个地方的"一把手"。"糸"与"侯"联合起来表示"丝绳缠绕的武器把手"。本义:刀剑等柄上所缠的绳。
- 中文名称 缑
- 拼音 gōu
- 繁体 缑
- 部首 纟
- 五笔 XWND
基本释来自义
(1)缑乐堡钻
(2)刀剑等柄上所缠的绳[rope on the handle of a knife or sword]。如:缑蒯(即蒯缑。指以草绳缠绕剑柄)
(3)山名[Gou mountain]。如:缑氏山(山名。在河南省偃师市);缑山(即缑氏山。指修道成仙之处);承讲重缑峰(即缑氏山。多指修道成仙处)
(4)人名。匈奴缑王--《资治通鉴》
(5)姓[surname]。周卿士食采于缑,因以为氏。
(6)地名。现为浙江宁波宁海地区,缑城。
360百科郑码:ZNXM,U:7F11,GBK:E7C3
笔画数:12,部首:纟兰悼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请杠试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ࠀ�音钩。《说含径文》刀剑缑也。《首题树又迫解育绿另史记·孟尝君传》冯先生甚贫婆才企估,犹有一剑耳。
又蒯缑。《注》蒯草名缑,谓把剑之物。言其剑无物可�之三,但以蒯绳驼嚷巴烈杆纸缠之,故云蒯缑。
白他沿出固 又《集韵》墟侯切,音抠。缑氏,地名。《战国策狱档耻》塞轘辕缑氏之口。《注》缑氏,以山为名。《前汉·武帝纪》将幸缑氏。《注》河南县也。
又姓。《孝子传》陈留缑氏女。
方言集汇
◎ 粤语:kau1
◎ 潮州凯屋行卷抓行话:ga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