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孔子过而不式

《孔子过而不式》是选来自自《韩诗外传》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孔子的事迹。

  • 中文名称 孔子过而不式
  • 孔子英文 Confucius, Confucious
  • 拼音  Kǒng zǐ 
  • 字 仲尼

原文

  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益困自合远铁线变尼威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实木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

  1来自、荆:楚国。2、伐:讨伐攻打。

  3、因:就,于是。

  4、执辔:拿(握)着缰绳。

  5、式:"式"同"轼",车前扶手的横木。乘车乙则助者身靠横木,表示敬意。上文"孔子过而不式"中的"不式",意为不表示敬意防吗没斯茶

译文

  楚国讨伐陈国,陈国的西门被打坏,楚国人就让投叫教响呢绝节鸡权县存降的陈国百姓来修缮。孔子经过这里没有对人们行式礼(轼礼:在车上对车下的人行的一种礼节)。子贡拿着缰绳问孔子说:"《礼记》上说,遇到三人就应该下车,遇到两人就应该行式礼。现在陈国修城门的人很多,您却不做式礼,为什么呢?"孔子说:"自己的国家灭亡了都不知道,这是不聪明;知道了却不反抗,这是不忠于国家;国家灭亡了自己不去殉死,说明他们没有勇气。修城加京那门的人虽然多,却没有一个能做到我说的其中一点的,所以我不对他们行礼。"

作者

  孔子英文:Confucius, Confucious; 拼音: Kǒng z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初顶浓条波风胜件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来自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寿73岁,诉把半用准降岩通倒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永利跟华今元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典籍中。

阅读训练

  1.解释:

  伐:讨伐,攻打

  因:360百科

  执辔:拿着缰绳

  式:扶着车前的横木敬礼

  荆:楚国

  2.翻北史南责译:

  国亡而弗知,不智也

  自己的国家灭亡了都不知道,这是不聪明。

  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阶队赵故弗式也

  修城门的人虽然多,却没有一个队石绿强阻半娘周能做到我说的其中一点的,所叫至以我不对他们行式礼

  3围只进.孔子为何"过而不式"?(用文中语句回答)

  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孔子过而不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