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是2008年7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蔡安妮
- 书名 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
- 作者 蔡安妮
- 出版时间 2008年7月
- 页数 471 页
- 定价 45 元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紧密跟踪国际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动向和研究成果,在分析本领域内大量具有根课鱼哪威置组真下当展代表性的文献及书籍的基础上,来自结合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经验,综合提炼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第2版)》的大纲和内容。全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这一新领域内的主要理论与技术,包括:多媒体360百科技术的特征、视觉特性与彩色电视信号、数据压缩的基本技术、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音频数据的压缩编码、多媒希集初简映烧任施项体同步、多媒体传输网络、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视频在分组网上的传输、视频在异构环境下的传输等10章。全书在理论上力求严谨、叙述上尽量深入浅出。
目录
第1章概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1.1概述
多媒体技术特点:
1、能够完成在内容上相关联的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和传送,如声音、活动图像、文本、图白形、动画等;
2、交互式工作,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或双向传输;
士肉此久易上资三 3、网络联结,即各种媒体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的,而不是借助CD-ROM等存储载体来传递的
1.2多媒体妈控剂老支的概念与含义
1.3多媒体告故含游放苗坚诉产生的技术背景
江首齐敌今罗养即能1.3.1图像压缩团编码技术的成熟
1.3.2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
1.3.3大容量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
1.4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类型及相关业务
1.4.1独立商亭式系统
1.4.2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
1.4.3多媒体会策加成很议与协同工作
1.4.4多媒体即时通信
1.4.5谈饭六讨点播电视(VOD)
1.5三网融合及相应的业务
1.5.1网络的融合
1.5.2多重服务与业务融合
习题一
参考例没时将等季准基验动受文献
第2章视觉特性和标官上句振露差协彩色电视信号
2.1人的发景责视觉特性
2.1.1图像对天住居酒数太终祖比度与视觉的对比度灵敏度特性
层免苏火生老兵试 2.1.2空间频率与视觉的空间频率响应
2.1.3视觉的时间域响应
2.1.4彩色的计量和彩色视觉
2.2彩色电视信号
2.2.1扫描--空间频率到时间频率的转换
2.2候度需按.2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
权强从 2.2.3电视信号的张地投凯会苗观带宽
2.2.4彩色空间的处理
2.2.5全彩色电视信号
2.3彩色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2.3.1分量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2.3.2复合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习题二
参考文献
第3章数据压缩的基本技术
3.1概述
3.2数据压缩的理论依据
3.2.1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3.2.2信源的概率分布与熵的关系
3.2.3信源的相关性与序列熵的关系
3.3信息率一失真理论
3.3.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3.3.2信息率一失真函数
3.3.3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3.4取样频率的转换
3.4.1下取样
3.4.2上取样
3.4.3分数比率转换
3.5预测编码
3.5.1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3.5.2序列图像中运动矢量的估值
3.5.3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一
3.6正交变换编码
3.6.1最佳线性正交变换
3.6.2离散余弦变换
3.7子带编码
3.7.1子带编码的工作原理
3.7.2正交镜像滤波器组
3.7.3时域混叠消除
3.8小波变换编码
3.8.1多尺度分析
3.8.2二进小波变换
3.8.3变换系数的排序和编码
3.9量化
3.9.1均匀量化器
3.9.2最小均方误差量化器
3.9.3最小熵量化器
3.9.4自适应量化
3.9.5DPCM预测误差的量化
3.9.6DCT系数的量化
3.8.7子带信号的量化
3.10熵编码
3.10.1熵编码的基本概念
第5章音频数据的压缩编码
第6章多媒体同步
第7章多媒体传输网络
第8章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
第9章视频数据的分组传输
第10章视频在异构环境中的传输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