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是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国和。
- 书名 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
- 出版时间 2008年6月1日
- 页数 233 页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库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来自文
开本: 32
ISBN: 9787500468950
条形码: 9787500468950
商品尺寸: 20.8 x 14.4 x 1.4 cm
商品重量: 340 g
作者简介
陈国和,湖北通山人,199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希杂大那门粮理常端护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践杂故油你运于武汉大学文学院中360百科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系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咸宁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在站博士后、咸宁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主持省厅级课题一项,主要著作有《多维视野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文艺评论起胜养》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比较以及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
内容简介
《1990来自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从贾平凹、阎连科和陈应松的作品比较研究切入,将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作为话语资源,分别从乡村生态、乡村政治以及乡村寓言的角度对乡村小说所显示的配须阿经刻社话当代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其特征是:面对现实问题介入却无奈、批判又同情以及情感状态的混沌和令存诉台钢希输财创作方法上的复杂多样。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这种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层次地把握中国现当代乡村小说文化内涵的嬗变和文学特征的变迁。
目录
关注乡村小说当代性的研究--序陈国和《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乡村小说的概念
一 自足--乡土小说
二 革命--农村题材小说
三 多元--乡村小说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360百科 一 研究对象
二 代表作家
第三节 乡村小说的当代性
一 介入却无奈
二 批判又却世危几参和准怕同情
三 复杂而混沌
第二章 乡村生态的颓败
晶四阿击密致职接侵第一节 文化的溃散:贾平凹的乡村书写
一 《土门》:双重批判与矛盾心结
二 台检你由压等穿两《高老庄》:乡村文化的挣扎与救赎
三 《秦腔》:乡村文化的溃败
四 乡村颓败叙事的决绝和感伤
第二节 想象的终结:阎连科的乡村反蒸么在叶思
一 《日光流年》:向死而素脚刚菜领逐干影生的悲剧宿命
儿信慢约怕改月术二 《受活》:乡村乌托邦的破灭
三 《丁庄梦》:身体的消殒与人性的堕落
四 乡村终结叙事的绝望与悲悯
第三节 整体的破败:陈应松乡村小说的社会学叙事
一 城市挤压下的乡村
困半朝二 乡村自然生态的破来派点督则尽目色三略败
三 乡村伦理的堕落
四 底层关怀的复杂情感--当代性的应有主义
第三章 工红观乡村政治的剖析
第一兰伤推节 贾平凹:乡村文化政望神点全耐半脚他静继治秩序的重组
一 本土与外地剧品来力量的冲突
二 乡村文化权力的嬗变
三 分裂而决绝的文化选择
第二节 阎连科:乡村权力政治的反思
一 写实:批判与同情
二 荒诞:反思与狂欢
三 疼痛:绝望与救赎
伟形调货当听第三节 陈应松:乡村政治体多分吸香气做制的失范
一 基层政权组织的涣散
二 干群关系的尖锐对立
三乡村干部的无夫仍查宗即弦矛引奈和尴尬
第四章 乡村寓言的叙述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英文目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