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隐官

隐官,中国古代词语,通常指隐语廋辞以供皇帝取乐的人, 典出 刘向 《说苑·正谏》。

  • 中文名称 隐官
  • 拼音 yǐn guān
  • 简介 专说隐语廋辞以供皇帝取乐的人
  • 典出 《说苑·正谏》
  • 读音 ㄣˇ ㄍㄨㄢ

释义

  1.专说隐语廋辞以供皇帝取乐的人。

  2.据《张家山汉简》户律,隐官一词,不仅用来自来指称收容刑余者的官府手工作坊,更用来指称被收容于隐官的刑余之人,在爵制等级身份的秦汉社会中,360百科隐官是一种法律定义明两混除自政去讲切确的身份,其身份与(减刑有期)刑徒的司寇同等,在没有爵位的什伍、公卒和庶人之下一等,其田宅名有量的限制为半顷半宅,相当于庶人等级的一半,允许单独立户。行为也就是说,隐官是介于庶人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相当唱的岩导海斯于今天的刑满释放人员。

机季典出

  1、汉刘向《说苑·各对每破个至政正谏》:" 平公 问於隐官曰:'占之为何?'隐官皆曰:'不知。'"参见"隐士"。

  2、《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傅律:"公士、公卒及士五(伍)、司寇、隐官越备个意质子,皆为士五(伍)。"据此,隐官产子,其身份当是无爵的士五。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隐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