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棒,又名蒲包草、鬼蜡烛,中药名。为香蒲科植层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穗(药用其茸毛)。治外伤出血。【异名】蒲棰、蒲厘(《本草图经》),蒲槌(《本草衍义》),水蜡烛实(《广东新语》),鬼蜡烛。
- 中文名 蒲棒
- 性味 甘微辛,平
- 别称 蒲棰、蒲厘
- 来源 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等
基本信息
范局攻航谈半【异名】蒲棰、蒲厘(《本草图经》),蒲槌(《本草衍义》),水蜡烛实电院年百头春丝(《广东新语》),鬼蜡烛。
【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穗(药用其茸毛)。植物形态详"香蒲"条。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辛,平。"
【功用主治】治外伤出血。
①《广东新语》:"治金刃伤止血用。"
来自②《福建民间草药导调深得青岁史苏怕》:"消炎止血,抑菌退肿。"

【选方】治创伤止血:水蜡烛整枝末飞散的花,投入小便缸内浸一星期,取出晒干候用。用时取花一撮,罨包伤茶织记频族仅略叫是口,过四、五天即自行结痴。(《福建民间实草药》)
【生长处】多生于河畔,于芦苇丛中。
【形态】类似于360百科圆柱体。内如棉絮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