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举成名,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jǔ chéng míng,旧代指一次科举便来自登第成名。今泛称作成一事而因此声名远播。
- 中文名称 一举成名
- 拼音 yī jǔ chéng míng
- 出处 《战国策·秦策》
- 注音 ㄧ ㄐㄨˇ ㄔㄥˊ ㄇㄧㄥˊ
- 近义词 一鸣惊人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维吾舅之私。'"。"
明·叶宪祖《鸾鎞记·催试》:"你着鞭须及早,行迈好徜来自徉,但愿一举成名,慰人凝望。"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王安石﹞方及二旬,一举成名。初任浙江庆元府鄞县知县,兴利变境底除害,大有能声。"
《喻世明言.卷三十.明悟禅师赶五戒》:"子瞻一举成名,御笔360百科除翰林学士,锦衣玉食,齐内界连输散况争李前呼后拥,富贵非常。"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回:包公在马上自己叹息,暗里思量道:"我包某命运如此淹蹇,自幼受了多少的颠险,好容易蒙兄嫂怜爱,聘请恩师,教诲我一举成名。不想妄动刑具,致毙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