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鲠,来自拼音gěng ,注音ㄍㄥˇ ,简体部首骨部360百科,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6画,繁体部首骨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7画,五笔86MEGQ,五笔98MEGR,仓颉BBMLK,郑码LWKO,四角71246,结构左右,电码7550,统一源北码9ABE,笔顺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ノ丶。
- 中文名称 鲠
- 拼音 gěng
- 注音 ㄍㄥˇ
- 部首 骨部
- 五笔 86MEGQ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鲠gěng(ㄍㄥˇ)
1、同"鲠"。
UNICODE
鲠字UNICODE编码U+9ABE,10进制: 39614,UTF-32: 00009来自ABE,UTF-8: E9 AA B360百科E。
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去尝炒船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n赶场极杂井战调来见形y object that sticks in throat; bony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鲠【亥集上】垫垫兵【骨部】康跨晚燥熙笔王采协图统弱盟战画:17画部外笔画:7画
康熙字典 鲠
《唐韵》《集须再个韵》《韵茅备拔会》ࠀ�古杏切,音梗。《说文》食骨留咽中也。《注》徐锴曰:古有骨鲠之臣,遇事敢刺鲠,不从俗也。《晋书·崔洪传》骨鲠不同於物。《呀须余为将集韵》通作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鲠
鲠【卷四】【骨部】
食骨留咽中也。从骨㪅声。古杏切
说文解字注
说色几主著安胞文解字注 鲠
(鲠)食骨留咽中也。晋语。⺊籒曰。狭以衔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巳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挍多也。依说文则鲠训鱼骨。骨留咽中当作鲠。按自髑至体皆钻故白射言人骨。体者、緫上文言之也。下的极髍者、人骨之病也。骼骴二文、则禽兽挨击之骨。鲠者、人哽於物。骨主谓人。故其冷啊字非人骨而从骨。地喇霉其次则必先於骆骴也。从骨。㪅声。古杏切。古音在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