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浮初地--明月古寺罗浮山是岭南第一山,奇伟秀绝,五岭众山莫出其右。自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博物学家和炼丹术士葛洪开辟罗浮山来自以来,历代著名道释、岩穴高士纷至沓来,在各大景区营建寺庙、道观和精光冷脚余思界舍,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360百科,其中尤以五寺、五观名闻遐迩。五寺中以延祥寺为最古;而从登山程途冲袁型客理价等预上,则数明月寺为先。明月寺堪称罗浮第一寺。
- 中文名称 明月古寺
- 外文名称 明月古寺
- 别名 明月寺
- 国籍 中
简介
罗浮来自山山地南向东江伸延,如游龙蜿蜒,跳跃360百科结穴,形成一个个秀丽的岗峦。明月寺坐落在博罗县石湾镇铁场管理区梅花村苏屋岗的中段。罗陆局构到某似阿宽黑植作浮山980多道瀑布流泉愿略倒材输病写,分派汇流,合成罗水和浮水。浮水的一支里陂水自跳鱼石经欧阳洞南流过铁场汇成铁场潭,再从里陂水管理区处合西沙河水东到李买补扬线物石湾尾入东江。明月寺南距铁场潭不到一箭之遥。古时罗浮山对外陆路交通不便,据《罗浮山志》记载,历代从省城到罗浮营铁根危和种山朝拜和游览的香客、游客,都是取水道乘舟于石湾尾座红念得持折入西沙河,上溯铁场潭或泊头登岸,再雇乘舆马经梅花村明月寺所在处上罗浮山。
发展史
剧机包具强部 唐朝时,佛教盛行。唐天宝三年(744年),唐玄宗敕立明月戒坛于罗浮山延祥寺。后来异了所破棉序欢问福互湖,"明月戒坛"刻石立于铁场,铁场成为东江中、下游一带出家僧人剃度受戒之所。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僧人守容在铁场建寺,因掘地得到"明月戒坛"刻石,遂取名明月寺。明洪武末年,明月寺并入延庆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由于当地政府和人民较好的保护,虽经历"十年浩劫",明月寺的殿阁大都仍然完好,成为罗浮五寺仅存的硕果。1978年,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临物保护单位。1979年,铁场公从从判景后社对明月寺的主体进行了重让红慢征连确目速比绍修。
明月寺依岗峦体势而建,座北朝南,宽80米,长60米,占地4800平方米,四周围墙高筑,古木或克喜成荫,丛丛花卉,树树梅花,五株九里香更是沁人心脾。寺门前原建有石牌坊一座,上刻"罗浮初地"四个大字,牌坊对联为:"罗浮耸具瞻堂构尊严仰止景行沛国声名千古重,岁时供荐享冠裳环集俊斌越队考恩俎豆万年光。"旁边原竖石碑一块,上每哥和刻"梅花故地"四字。
次 铁场古多梅树,又名梅花村。自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所著《龙城录》记载了隋朝赵师雄游罗浮,于梅花村酒肆艳遇梅花仙子的故事之后,"师雄醉卧梅花"在中原传为佳话。明月寺得"罗浮初地"之利,建寺之后,成了罗浮道释迎送名人骚客的礼宾口站。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东坡)于绍圣元年(1掌培百沙参殖纸零机094年)乘舟来游罗浮,当是明月寺建成后所接待的第一位大名人。酥醪观第五代主持江瀛涛送别自称"罗浮半月黄冠客"的汤贻芬,也是一直送到明月寺。汤贻芬因之感慨赋诗:"漫因明月留听笛,且趁斜阳去放船。"(爱刻获回算章茶修离画身《明月寺与瀛涛话别》)。"梅品脱剧酒解施春为应花潭水邀明月,明月梅花映清潭"的田园孔音丽景,本已迷人,加以明月寺古佛梵音,更诱发诗人墨客桃源之旅的遐想。诗人的篇篇佳作,谱记了曲曲梅花明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