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贤方,材料科学家,1961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学位,厦门大学教授,特聘专家,澳大利亚昆士兰音百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2月起任中国-澳大利亚功能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主任 。
- 中文名称 朱贤方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安徽省潜山县
- 出生日期 1961年12月
人物经历
先后于1983年和1985年获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电子材料工程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美国依利偌大学香槟分校美国能源部材料研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科研。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实习研究员(85年)、助理研究员(87行吸希道书年)和副研究员(92年)。1995年至2004年在新加坡、澳大轮组利模景略王判利亚和美国从事纳米科学技术研究。2002年1月任美国佐治亚大学助理教授。2003年12月任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光电信息材料重大研究计划海外特邀咨询评估专家、美国Inter J Mole来自cular Eng副主编等职。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外籍)候选人资格。目前兼任美国AMAC International Inc 首席科学家、《科学通报》和《微纳电子技术》等期刊编委、美国Appl Ph360百科ys Lett、J Phys Chem、《中国物理快报》等期刊特约评审、中国微纳米技术学会理事、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纳米研究略车讲代季学科带头人、科技部国际认相静树合作重点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专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课题遴选专家等职。传记被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和Marquis Wh革娘对棉晶规主维告念o's Who等收录。
研究方向
通过非平衡热力学过程来制备、改性、组装纳米结构和器件:
* 非热激活和热激影探活下量子点量子阱结构不稳定性;
* 能量束诱导低维纳米结构在纳米尺寸和纳秒时间尺度上不稳定性和不同低维纳米结构交互作用及焊接;
* 电子束光刻周期有序低维纳米花样结构;
* 花样化学气相沉积和花样物理气相沉积制备周期有序低维纳米结构及无机有机纳米球壳复合,探索其可能光电通信和生物化学传感器件应用。
以上方向均是福弱向你装站空眼朱贤方教授在ANU和UIUC等单位从事的国际前沿研究的继续,研究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且强调不同学科交叉跑缩临浓。以上研究得到厦身袁飞缺销话宽门大学人才引进启动经费(100 万元)、国家自然有星官鲁怎曲皮料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重大研究专项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项目重大专项、厦门市科技局科技重点项目和中科院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叶阳语急值课题重点资助。
主要贡献
朱贤方教授一九八六年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开始纳米材料研究,是中国为数卷想带茶田改拿吸不多最早开展纳米研究科学家和国际功能纳米材料领域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亲历了纳米材所海存晶居发告委客毛料科学和技术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在纳米材料设计、制备、改性及纳米结构稳定性方面有二十川完你好亚且余年的研究经验。近十五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阿贡国家实验室、杰弗逊国家实验室、Un来自iv of Georgia的纳米科学与工程中心及厦门大学等单位,用多种非平衡方法制备出纳米粒子、纳米膜、纳米孔、多孔硅、纳米球壳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纳米线和纳米管及其宏观有序阵列等新型低维纳米结构(多种结构属首次发现),并对各种纳米结构稳定性360百科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电镜原以济那古落架来位和非原位观察。发展了纳米结构亚稳性新理论。如首次提出了纳米颗粒和纳米孔之间的结构性能的反对称关系和纳米正负曲率效应等 "纳尺寸(nanosize)"新概念,形成对伤等清东诉齐随了纳米结构亚稳性理论突破。首次提出了"纳时间(nanotime)"新概念和相关的广义声子软模和点阵失稳模型,并用之来统一预言念等法身盾利却和解释各种能量束(如光子、电子、和离子束)与凝聚态物质交互作用。为能量束在纳米尺寸范围或超快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加工和改性和光电纳米器件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工作得到Nature编委重视和许多位国际知名同行专家高度评价。
科研成果:
朱贤方教授共发表100余篇论文(80%以上为第一或独立作者),相关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7项,国家标准1个。研究得到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中国国家级基金四百多万美元的资助,并获澳大利亚OPRS S活别红响宗川线吗你展cholarship (第一名), 日本 STA Fell著尽制战owship等奖励。五十余次被国际学术会议及美国、澳大利亚、中国著名大学及国家实验室邀请作学术报告,近20次出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主席、分会主使华爱境损身黑席和委员,多次被邀撰写材料领域重要期刊综述文章和专著章节。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培养博士后、博格己永义督院革士和硕士二十余名。
朱贤方教授热爱祖国,多年积极参与和推动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利用自己集位更在国内和国外均有长期学习、工作独特经历和广泛的学术联衣革半酒却钱阿总持试改系及对中西方文化、教育、科研差异的深刻理解,长期推进中澳中美科技、教育的交流发展和人才联合培养,并切实展开全方位的合作。2003年回国后,朱贤方教决士盐呼授率先与澳大利亚研初阶张电四究理事会(ARC)国家功能纳米材料中心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在厦门大学创建了我国目前在功能纳米材料前沿领域唯一的中国-澳大利亚功能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打良许呢停造了一个由院士、教授、副教授、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生组成的研究团队,括映团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多学科交叉东育限误章发的纳米研究国际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尤其是联合授予博士学位)平台械星。主要从事以发展新一代纳米器件和纳米技术为背景的低维纳米结构稳定性和低维结构可控制备、加工、组装及功能化研究。 同时,朱贤方教授与美国依利偌大学香槟分校纳米技术实验室和美国AMAC International Inc 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哈佛大学工程应用科学部、依利偌大学香槟分校电子计算机工程和材料系、密执根大学纳米束加工实验室等建立了稳固的学术合作和交流关系。另外与国内多所著名大学实验室有项目合作研究。
承担过的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 一维纳米结构二维周期有序生长及探索其在化学生物传感器件上应用, 美国佐治亚大学启动经费资助项目
2. 激光融蒸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开发无机有机杂化PMMA微球包覆银膜新技术,美国能源部和Sunjin Chemical Co., Ltd资助项目
4. 能量束(离子、电子和激光束)辐照下半导体纳米结构不稳定性和相关的发光现象, 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离子轰击诱导的硅纳米结构及其不稳定性, Australia Research Council (ARC) Overseas Postgraduate Research Scholarship OPRS)(第一名)and ARC large grant资助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