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鋋读作chán,本意是古代一种铁柄短矛。也泛指短矛。
- 中文名称 鋋
- 拼音 chán
- 部首笔画 :8笔
- 笔画 :6划
基本字义
汉字:鋋
拼音:chán 声母:ch
部首:釒部 部首笔画:8笔
盾操 笔画:6划 总笔画数:14笔
笔顺: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撇竖横折折捺简要解释:
鋋
chán
刺杀:"格所虾蛤,鋋猛氏。"
音"蝉",形似小型矛,铁柄,属于矛类兵器,《举南埤苍》云"鋋,小矛铁矜(音"秦")"。其形制较一般矛头稍微细长,其身扁平,两侧有刃,下有铁柄,柄下再接积竹矜,流适毫手已马小药终真案行于西汉,刃长25~30晚阶星复三以CM,柄长120-200CM,笔者窃以为其战斗作用应如标枪。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鋋 ·康熙笔画:15 ·部外笔画:7
《唐韵》市连切《集韵》《韵会》时连切,ࠀ�音单。《说文》小矛也。《扬子·方言》五湖之闲,谓矛为鋋。《释名》鋋,延也,达也。去此至彼之言也。《前汉·鼌错传》此矛鋋之地也。《注》师古曰:鋋,铁把短矛也。音上延反。
又《司马相如传》鋋猛氏。《注》猛氏,兽名。
又《淮南子·裂烟离盐新建想风候修务训》苗山之鋋。《注》苗山,利金所出。
又《广韵地促杨程换》以然切《集韵》夷然切,ࠀ�音延。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