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杨玉圣

杨玉圣,  男,  1963年生于山东青州,  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来自风建设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美国政治与法律状叫子二策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县即坐肥肥域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美国早期宪政史、小区善治、县域法治等。出版有《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学术共同体》《小区善治研究》《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等。

  • 中文名称 杨玉圣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山东青州
  • 出生日期 1963年
  • 毕业院校 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历

  杨玉圣(1963年-),男,生于山东青州,先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间司地路几定洲坚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哪事课心病局1985年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北降鲜存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领域

  美国早期宪政史、小区善治、县域法治

课程

  美国历史阳况谓形通之鲁与文化、美国宪政史、电影中的历史、小区善治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

项目

  县域法治研究(2013-2017年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政府资助项目,与李树忠教授共同主持)

  县域法治与来自县域善治研究(2016年国家360百科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城市商品裂气房住宅小区业主自治与善治问题研究(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当代史学评论研究(200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作品

著作

  01.《非法非史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02.《小区善治候轴度兰封随布底滑态菜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维药西星确态既毫线,2014年

  垂间巴信标世修注03.《学术共同体》,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04.《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05.《史学评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06.《学术批评丛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07.《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08.《美国历史散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论文

  09.法治、自治、礼治与善治--基于县域法治与县域善治的讨论,《政法增女广取乐兰剂红也快论坛》2017年第4期

  10.学者、师者、仁者、智者--杨生茂先生的道德文章及其魅力,《世界历史》2017年第6期

  11.晚清中毛助游致国政论界美国观的再检讨夜已担海团家--以梁启超先生的美接太兰先系国宪法与政制观为中心,《文史哲》2016年第2期

  12.论小区善治与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1期

  13.论小区善治面临的主要矛盾--兼论小区公共事务治理之道,《政法论坛》2013年第3

  14.杰斐逊及其民主思想在中国--历史影像与现实关照,《史学月刊》2013年第11期(杨玉圣、满运龙)

  15.县域法治论纲,《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尹洪阳、杨玉圣)

  16.论业主自治与小区善治,《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4期转载

  17.影响城市小区和谐的六大问题,《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18.从"外国法制史"到"世界法律通史"--高校现行"外热最财述维离国法制史"体系改革刍议越改法氢,《政法论坛》2008年第1期

  19.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清华大学学报》20可停牛06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转载

  20."The War Experiences and Chinese Views of America: A Case Study of Mao Tse-tung's Images of the United States,1931-1949", Crossed Memories: Perspectives on 9/11 and American Power, edited by Laura Hein and Daizaburo Yui,The University of Tokyo,2003, pp.117-137

  21.历史研究与理论创新--罗荣渠先生的学术探索历程,《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

  22.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件--中国政论界对美国东亚政策的触研价粮格福找增话功反应,《中国研究》(东京)1996年2月号

  23.从"友邦"到"死敌"--三四十年代美国形象在中国的演变,《太平洋学报》1995年第3期

  24."Evaluation of Roosevelt's New Deal by the Chines国段快了满交作e,1933- 1945",American Studies in China, vo1.1(1994),pp.174-191

  25.中国美国学史: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兼评李本京先生等的新著,《美国研究》1994年第2期

  26.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的美国观,《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

  27.从洋务热到抵约潮--晚清朝野中国人美国观的一个侧面,《美国研究》1993年第3期

  28.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三四十年代中国政论界与罗斯福新政,《美国研究》,1991年第2期

  29.卡罗来纳殖民地创建史探微,《史学集刊》1991年第3期

  30.代役租初探--美国殖民地时期封建残余研究之一,《美国研究》1990年第3期

  31.鸦片战争与世界历史进程,《世界历史》1990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11期转载(龚书铎、杨玉圣)

  32.论美国内战前关税诸问题,《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

评论

  33.礼、礼治及其现代价值--对既有学术研究文献的检讨,《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1期

  34.认真对待松林书院文化遗产--兼谈"青州学"与"文化青州"建设,《云梦学刊》2013年第2期

  35.作为批评家的伍铁平教授--悼伍铁平先生,《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10期

  36.学术批评与名誉权无涉--为李世洞教授辩护兼驳沈木珠教授,《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11期

  37.邓蜀生传奇,《法治周末》2012年10月23日

  38.大学里怎么读书,《中国青年报》2012年9月17日

  39.德以为人 谦以治学--谨以此文献给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7期

  40.炮轰CSSCI(论纲)--兼论学术腐败,《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年)

  41.游学之乐 讲学之趣,《黄河》2010年第2期

  42.故土情,《长城》2010年第5期

  43.学术评论与学术进步,《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

  44.用学术的逻辑评价学术(论纲),《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45.大学"去行政化"论纲--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一),《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7期

  46.高校科研"去GDP化"刍议--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二),《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8期

  47.高校学术评价"去SCI化"平议--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三),《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9期

  48.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视野--读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世界知识》2010年第2期

  49.刘绪贻先生和他的口述自传--读《箫声剑影》,《世界知识》2010年第8期

  50.如实地认识美国--资中筠著《20世纪的美国》,《世界知识》2009年第2期

  51.作为师生情缘的书缘--购周一良先生藏书《胡适思想批判文集》(第一集),《世界知识》2009年第16期

  52.坐拥书城的幸福人生--读钱存训先生《留美杂忆》,《世界知识》2009年第8期

  53.有师友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读来新夏教授《邃谷师友》,《世界知识》2009年第10期

  54."惟'壮心不已'字可以当之"--写在《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发表30周年之际,《世界知识》2009年第13期

  55.关注我们的大学生态--读陈平原新著《大学有精神》,《世界知识》2009年第14期

  56.以政治家的智慧对待中美关系--读《朱镕基答记者问》,《世界知识》2009年第22期

  57.地缘学新进展与中国取向,《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58.师恩 学谊 乡情--泉城行记,《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期

  59.作为精神家园的燕园,《大学人文》第8辑(2008年)

  60.薪尽火传 生生不息--纪念罗荣渠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11期

  61.再论治理学术不端刻不容缓--评周叶中教授学术剽窃事件,《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

  62.对美国的立体研究--《资中筠集》述评,《美国研究》2005年第2期

  63.史学评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可能性,《历史学家茶座》第2辑(2005年)

  64.术语规范与学术翻译--从查尔斯河桥译成"查尔斯·里维尔·布里奇"说起,《出版人》2005年第8期

  65.与其说是学术荣誉 不如说是学术责任--应正确对待学术论文署名问题,《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

  66.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8期

  67.一个大写的人--写在刘宗绪先生逝世一周年之后,《云梦学刊》2005年第1期

  68.学术规范研究的若干问题,《光明-日报》2004年11月2日(杨玉圣、张保生)

  69.学术期刊的境遇与出路,《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

  70.厚积薄发 历久弥新--读杨生茂著《探径集》,《世界历史》2003年第6期

  71.大学改革与大学的命运--对有关北大改革方案论争的初步回顾,《学术界》2003年第5期

  72.进一步加大学风建设力度 有效遏制学术界的不正之风,《求是内参》2003年第7期

  73.人文情怀 君子风范(李慎之先生侧记),《怀念李慎之》(香港泰德时代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74.王铭铭事件、新闻媒体与学术批评--兼与"梅林"先生商榷,《学术界》2002年第4期

  75.现代化研究:从学科建设的视角观察,《现代化研究》2002年第1辑

  76.学术腐败、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6期

  77.学术打假、学术批评与学术建设--与罗厚立先生商榷,《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16日

  78.切实重视翻译质量,《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任东来、杨玉圣)

  79.为了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学术腐败问题答问录,《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10期。 《新华文摘》2001年第12期转载

  80.学术批评应当署本名,《学术界》2001年第2期

  81.程千帆先生的学问人生,《学术界》2001年第4期

  82.知彼知己的益举--评《中美长期对话》,《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

  83.学术评奖的负效应,《博览群书》2001年第5期

  84.学术规范应从基础工程抓起,《世界历史》2001年第2期

  85.让圣殿坚守纯洁,《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9日

  86.读书奖、网上论坛与学术批评,《学术界》2000年第6期

  87.公共学术空间的建设,《二十一世纪》(港)2000年6月号

  88.善待学术批评,《中华读书报》2000年4月15日

  89.美国书籍在中国:成就与问题,《中国研究》(东京)总第33期(1998年)

  90.学术苦旅的足迹--兼评《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美国研究》1998年第1期

  91.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中国书评》(港)总第11期(1998年)

  92.学术打假与学风建设--1998年4月6日在南京大学的讲演,《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93.跋涉的甘苦--怀念王肇伟老师,《青年思想家》1998年第2期

  94.在求索中创新--罗荣渠先生的学者气象,《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

  95.罗荣渠教授与美国史研究,《美国研究》1996年第3期

  96.学术书评与世界史学科建设,《中国书评》(港)总第10期(1996年)

  97."博士论文"与"文抄公"--一种值得注意的非学术现象,《中华读书报》1996年11月20日

  98.把书评当作学问来做,《中华读书报》1996年10月9日

  99.学术论文的规范化问题,《美国研究》1995年第1期

  100.一个美国史研究者的足迹--评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美国研究》1994年第1期

  101.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建设的新收获--评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世界历史》1994年第6期

  102.从移民的视角探索美国--读邓蜀生著《美国与移民》,《美国研究》1993年第1期

  103.读《独立宣言》札记,《世界历史》1993年第6期(英堂)

  104.一种极堪忧虑的现象--试评《移民与近代美国》,《世界历史》1992年第1期

  105.美国史若干史实辨,《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3期

  106.美国史研究的中国特色刍议--从两部美国现代史新著说起,《世界历史》1991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1年第8期转载

  107.八十年代的中国美国学--回顾与思考,《美国研究》1990年第4期

  108.是"开展正常的学术争鸣"吗--读《美国史纲》札记(四),《兰州学刊》1990年第6期

  109.中国人的美国宪法观--清末迄今我国对美国宪法的介绍与研究,《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9年第5期

  110.《美国宪法史稿》读后,《复旦学报》1989年年第2期

  111.《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评介,《世界历史》1988年第5期

  112.关于《宅地法》开始实施的时间,《世界历史》1986年第2期

  113.林肯评价中两个问题的综述,《山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期转载

序、跋【编后记】

  114.余三定著《当代中国学术史论》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15.程汉大著《从心集》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16.吴直雄著《习凿齿家族家风研究》序,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17.沈登苗著《文化的薪火》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118.吴耘等编《读书的学问--任东来教授书评集》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119.王先胜著《考古与史学评论集》序,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

  120.李世洞著《拾贝栽刺集》序,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21.吴励生著《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2.黄卫峰著《英语思想文化散论》序,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3.满运龙等主编《美国史探研(续编)--齐文颖教授八十华诞祝贺文集》编后记,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24.伍杰著《书评理念与实践》编后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5.刘宗绪著《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编后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6.罗荣渠著《美洲史论》编后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社会兼职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

  河南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政法大学县域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获奖情况

  北京市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一等奖(刘宗绪、刘北成、杨玉圣、梅雪芹)

人物轶事

  推荐谢泳受聘厦门大学

  因引入谢泳,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玉圣将厦大校长朱崇实誉为"当代蔡元培"。这位激赏老朋友才华与操行的学者,此前还帮谢泳联系过另两所高校,未果。对此,他远比老朋友激动,"谢泳进高校,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杨玉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