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读作bīn,属于常用字。本意指水边。引申泛指边境;又指靠近,用作动词。是"濒"的后起分化字,与"濒"不同的是,"滨"只指靠近水边,"濒"也指靠近抽象事物。
- 中文名称 滨
- 拼音 bīn
- 繁体 滨
- 部首 氵
- 五笔 IPRW
详细释义
(1)〖名〗水边,靠近水的地方
南涧之滨。――《诗经·召南·采苹》
屈原至于江滨。――西汉·司马迁《史记·于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海滨;湖滨;黄去少飞须务升供吃有李河之滨。
引申指边境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2)〖动〗靠近(水边)
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来自以滨于死。--《国语·齐360百科语》
至乎章和之初,降者十余万人,议者欲置之滨塞百给从青临。--《后汉书·袁安传》
有人滨河而居,习于水。--《列子·说符》
又如:油带滨江道;滨海(靠近海边;沿就几好并整许活政诉如海);滨近(临近,靠近)觉样十跳干增号京图;滨就(接近成功)
(3)〖名〗(Bīng)古州名审按沿求真兵迅纸。五代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改赡国军置,治所在渤海(今滨县)。辖景原胡方真在女联境相当于今山东省滨县、沾化、利津和博兴县的一部分。
(4)〖名〗(Bīng)姓
(释义参考资料 )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滨 bīn 康熙笔画:18 部外笔画:15
〔古文〕月火企医胜被㴩锤轗《唐韵》必邻切《集韵》永换沿伯证要进阳《韵会》《正韵》䰞民切,$音宾。水际也。《书·禹贡》海滨广斥族兰轴若其属般。
又地近亦曰滨。《史记·货殖传》邹鲁滨洙泗。
又《韵会》毗宾切。与频通。《诗·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频。背虽挥《笺》频作滨,厓也。
又《韵补》叶䰞眠切,音边。《苏辙诗》送我出重岭,长揖淸江滨。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顷田。 《集韵》或作濒。
音韵方延小厚言
上古音
字头 | 声符 | 韵部 | 对应广韵小韵 | 拟音 |
---|---|---|---|---|
滨 | 来自宾 | 眞 | 宾 | pin |
广韵
pin [ pin˧ ]‖[ pin ]
必邻切,平真帮 ‖ 宾声真1部
【注解】滨,360百科水际。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调 | 等 | 呼 | 韵系 | 韵摄 |
---|---|---|---|---|---|---|---|---|---|
宾 | 必邻 | 帮 | 须蛋 眞A | 眞A | 平声 | 三等 | 开口 | 眞A | 臻 |
方言音
绍李天载测 ◎ 客家话:[陆丰腔] bin1 [宝安腔] bin1 [东莞腔] bin样1 [梅县腔]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 粤语:ban1
◎ 潮州话:bing1(ping) [揭阳、潮阳]biang1(piang)
(音韵方言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