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崔灵芝

崔灵芝,十九世纪末戏剧界的一位颇有影响的河北梆子名角。男,河北武清太子务村人。艺名原名崔德荣。1879年4月11日[光绪五年(己卯)三月二十日]出生。早期著名的河北梆子旦角花衫演员,与杨韵谱、丁灵芝、芙蓉草等梆子名旦被誉为"梆子六草",有"梆子梅兰芳"之称。

  • 中文名称 崔灵芝
  • 别名 崔德荣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879年4月11日
  • 主要成就 十九世纪末戏剧界的一位颇有影响的河北梆子名角

人物简

  崔灵芝曾经担任三乐班的教师,教授过芙蓉草等演员。民国初年梁漱溟之父梁济(字巨川)映那深优编成"女子爱国"剧本,由名角崔灵芝演出多次,其剧本全文就披露在《京话日报》上。1918年,崔灵芝、薛室曾帝行固久、孙培亭、马全禄来自、刘兴周、田子衡等10家股东,在歌舞台联合创办梆、簧"两下锅"的科班-群益社。崔灵芝担任社长。1924年冯玉祥将军与李德全女士举行结婚典礼,在南苑机场360百科举办三天堂会戏,由崔灵芝亲率科班全体师生演出重谓

人物经历

  崔德荣因多年生活在城关八里庄村岳父家死祖衣固图,常被城关的老辈人忆起。崔灵芝幼年家境贫寒,全家靠父亲当车夫挣钱维持。他十三岁被父亲送到城里魁庆班剧团学唱河北梆子,之后在魁庆班勤学苦练,加上天生男性女相和一副好嗓子,很快就得到师父信赖,学戏几个月就登台跑龙套,开始崭露头角。

  崔灵芝从师何人已难考证,但"一带绝个夜似夜走红"是清光绪十三年(1887)他17岁时,随师在上海大戏院土棉困事执和右块义唱的第一场戏《苏三起解》轰动了上海,多家报纸刊登崔灵芝的大幅照片。接着又唱了几场《秦香莲》,名扬全国。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7月15日,在知层江雷高草粮卫危承德避暑山庄御花园戏楼,身着一身青衣的"秦香莲"登场了。表情凄苦苍凉,脸上挂着泪唱态缩否拿垂民面终意秋痕--"相爷慢来容奴禀,家住湖北当阳府。姓秦名字叫香莲,奴的丈夫陈世美……"唱至此,台下一片叫好声。这秦香莲的扮演者就是崔灵芝。

  崔灵芝到北京天桥献艺时,已同河梆子名角盖陕西、一千红、拾菊花、小吕布、十二旦、于德芳等并被赞为"各怀绝技"。在河北梆子"鼎盛期",崔灵芝同响九霄、小香水、秦风云、贾桂兰等名家誉满京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崔灵芝领衔天津梆子戏班被邀请赴海参崴(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巡演,以后那里便成为天津多位河北梆子艺人常去的演出地。

班担样赶才世秋行数普守  清朝末年,崔灵芝被宣进宫为慈禧唱戏。慈禧爱听车曲足资维崔灵芝的唱腔,更喜欢他的扮相,在宫里一唱就是几年。崔灵芝每唱一场戏让裂例家候培汽专略,慈禧就给一次赏,有时慈禧听得高兴,还加赏或重赏。崔灵芝教水载构每文仅几讲范攒下不少积蓄。

  崔灵芝有两子,长子崔少员倒殖限口究文、次子崔少章。长子背着崔每错候美士沿兵推传种稳灵芝以两万银元当上县官。此事传到宫里,触怒慈禧:"拿我的钱,买我的官,还了得!"便以"欺君之罪"将崔少文、崔少章抓捕入监。崔灵芝以几万银元买通关口,将两子赎出。崔少文出狱便随舅父远赴东北直至患病而死。此时崔灵芝仍在宫中唱戏,直到辛亥革命爆发。

  崔灵芝心灰职村及宽严棉十推程统讨意冷。他对自己的演艺暗暗发誓:不传后、不外传、不留声、不留影。他说:"我算什么名角,连儿子都救不了,别让后人选医目两倍便孙耻笑了。"崔灵芝于1920年10月因思子成疾逝于北京,终年50岁。

  崔灵芝病逝后,其北京家产被人霸占,老家八亩薄田也卖给他人。次子崔少章改唱京剧。当时梅兰芳称崔灵芝为师伯,称崔少章为二哥。崔少章保留其父的很多剧本,都给了梅兰芳,也算是对中国戏剧的一点贡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戏剧家协会派员来武清搜集崔灵芝生前资料时,高度评价崔灵芝为"一代河北梆子名角,是中国戏剧史上有影响的艺术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崔灵芝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