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件北宋净众院塔基鎏金银塔,通高36.3厘米,底径13.2厘米,重510克。 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为三级六角楼阁式。塔基为须弥座,六角形底边錾饰凸仰莲纹。塔身有两层:第一层底部有平座,周围以回廊,其栏杆由饰线纹的栏板和宝珠顶柱子组成。正面设假门,门上挂大锁,门两侧各置一圭形碑牌,刻竖行三字置国,右铭"善心寺",左铭"舍利塔"。
- 中文名称 净众院塔基鎏金银塔
- 所属年代 北宋
文物信息
北宋净众院塔基鎏金银塔,通高36.3厘米,底径13.2厘米,重510克。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为三级六角楼阁式。塔基为须弥座,六角形底边錾饰凸仰莲纹。塔身有两层:第一层底部有平座,周围以回廊,其栏杆由构获何齐饰线纹的栏板和宝珠顶柱子组成。正面设假门,门上挂大锁,门两侧各置一圭形碑牌,刻竖行三字,右铭"善心寺",左铭"舍利塔"。
基本描述
塔身各壁锤鍱隐起的敲木鱼、击钹、吹螺号、诵经等作法事的僧人像。第二层平台的回廊纹饰与一层同,下接腰檐一周,坡面饰瓦楞纹,檐角悬挂风铎六个。正面设镂空拱券门,内悬观音像一尊。回廊上方附有流云数朵,其下环绕身披鳞甲、兰保拉制车极将判载张牙舞爪的骄龙两条来自,守护在门两侧。塔身各壁錾一隐起的立式供养菩萨像,作双手合十、端桃、持净范定注气春得见未瓶等姿态。塔顶为六脊攒尖式,坡面饰瓦楞纹,角脊檐端置鎏金宝珠,脊顶竖有刹杆,其上附有葫芦形宝珠刹顶、受花、宝盖、相轮刹身和覆仰莲花刹座,宝盖与檐角宝珠间并有府即银链相连,观音、龙、门、栏杆、宝珠等各部皆鎏金,各细部用银丝缀连,自宝珠刹顶至底基,贯穿一粗铁心,便林析要长刻据布范于提携,纹饰繁缛华丽,做工精致360百科至极,是北宋初期定州金银制品中之杰作。
历史
注类错 1969年河北定州城区净众院塔基地宫来自出土。
现状
现藏定州市博物馆逐例属介哪。
文物价值
北宋初期定州金银制品中之杰作。
文物保护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北宋净众院塔基鎏金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