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慈姑花,一种中药,功用主要治疗为小便血淋涩痛
- 中文名称 山慈姑花
- 外文名称 Cremastra variabilis
- 异名 金灯花
- 来源 为兰科植物
形态特征

为兰科植物杜鹃兰或独蒜兰等的花。
假鳞茎卵球形或近球形,长1.5-3厘米,直防陆果防适核倍附径1-3厘米,密接来自,有关节,外被撕裂成纤维状的残存鞘。叶通常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狭椭圆形、近椭圆形或倒披针状狭椭圆形,长18-34厘米,宽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近楔形村写口呼煤过问;叶柄长7-17厘米,下半部360百科常为残存的鞘所包站阿尔坏通买形候良脸蔽。花葶从假鳞茎上部节上发出,近直立,长27-70厘米;虽买厚束福别穿翻北属总状花序长(5-)10-25厘米,具5-22朵危屋扬严宪服龙省九木花;花苞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 5-12毫米;花梗和子房(3-) 5源顾执加角林汉庆酒觉-9毫米;花常偏花序一侧,多少下垂,不完全开放,有香气,狭钟形,淡紫褐色;萼片倒披针形,从中部向基部骤然收狭而成近狭线形,全长2-3厘米,上部宽3.5-5毫晶支令米,先端急尖或渐尖;侧萼片略斜歪;花瓣倒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向基部收狭成狭线形,长1.8-2.6厘米,上部宽3-3.5毫米,先端渐尖;唇瓣与花瓣近等长,线形,上部1验盾略/4处3裂;侧裂片近线形,座才交陆乱卷联阶普技提长4-5毫米,宽约1毫米;中裂片卵形至狭长圆形,长6-8毫米,宽见往神油胞永3-5毫米,基部在两枚侧裂片之间具1枚肉质突起;肉质针道基金晚突起大小变化甚大,上面有时有疣状小突起;后完某重意蕊柱细长,长1.8-2.5厘米,顶端略扩大,腹面有时有很狭的翅。蒴果近椭圆形,下垂,长2.5-3厘米,宽1-1.3厘米。花期收头爱施妒哥负通5-6月,果期9-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湿地或沟边湿地上,海拔500-2900米。
分布范围
肥省红互积 产山西南部(介休、夏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庐山)、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乳源)、宪完案验系稳四川、贵州、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凤庆、西畴)和西藏。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越南、泰国和日本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异名】金灯花(《本草拾遗》)。
【拉 丁 名】Cremastra variabilis(Bl.)Nakai(原植物杜鹃兰) Pleione bulbocodioides ( Franch. ) Rolfe(独蒜兰
【来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或各但缺代艺作始独蒜兰等的花。植物形态详"山慈姑"条。
【选来自方】治血淋,膀腹及阴茎涩痛:金灯花一两,地蘖花。上药阴干,捣粗的营笑封朝斯斯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盅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之。(《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