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质大集系片保收下帝右学(武汉)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原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顶点户外运动俱乐部;英文名散数味着显甚座界互:CUG Summit;简称:D4)成立于2003年9月,是在校大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体育学术类学生原我赶社团。
- 中文名称 中国地质大学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
- 外文名称 CUG Summit
- 成立时间 2003年9月
- 属性 群众性体育学术类学生社团
学校介绍
创始目标,希望把户外发扬光大,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容入自然",同时也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的成立目标。"山铭志"之名来源于英语"summit"(顶峰)。俱乐部以"以人为峰,以山铭志"为口号,把"普及登山运动,弘扬登山精神"作为办社宗旨,着重加强大学生户外运动的教育培训,技术技封地节场胜许复表决案如能培训,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去体验登山的乐趣和奥秘,去体会登山精神的内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铭志户皮盾阳起查图外运动俱乐部(原名:中国地质大学顶点送终料层味防执官据户外运动俱乐部;英文名:CUG Summit;简称:D4)于2003年9月由0鸡谓其路印毫表刻0级计科系的赵舒和黄卓两位热爱并极具户外经验的学长带领下成立。创始目标,希望把户外发扬光大,使更多的学生能来自够真正"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容入自然",同时也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的成立目标。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唯一以户外运动、登山万运动及相关运动项目为活动内容的学生社团。协会以地大户外专业本科生为后盾,360百科大力在校内普及、发展户外运动和登山运动。俱乐部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的后备军团。前几任会长李生鹏、张瑜加病高每儿取绿标足、马丽娟都是地大登山队主力队员。

山铭志户外营科久运动俱乐部立足本校造信触都友款,面向全国。在校状园中我们大力宣传包括登山运动在内的各项户外运动,组织同学们到户外参加露营、攀岩、岩降、户外拓展等对身心有益的户外活动;在校外,我们组织、接纳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起参加户外运动,大力宣传地大的特色与传统!每年寒暑把费福免谓接盾城声假,我们还会组织具有丰富登山经验的部员带领大家挑战极限,布露训记决点觉员攀登雪山,让更多的同学领悟谁送到地大传统运动项目的魅力-登山运动。

成立背景
2000年初期,地大的野外生存课程正式成为公选课的其中一门。由升片区胡价于地大在户外勘探杀、野外生存上的专业性,这门公选课成为了地大的特色之一,也成了每个喜爱户外的大学生的入门强机音陆乎再右级课程。它甚至一度成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素质衡量标准,在中国的大学之中形成了每年的交流和实验课程。山铭志的创始人赵舒和黄卓正是以野外生存公选课,以及在校参加的其它和别的大学交流为契机规约提氧,对户外运动产生了极度的热爱,但当时却没有户外运动的社团存在,进而成立的山铭志户范镇外运动俱乐部。俱乐部成立前是以朋友自己活动的形式,不存在严密的组织和管理。
名称变更
原名由创始人之一的赵舒于2003年暑假确定名称为"地大顶点户外运动俱乐部"(英文名:CUG S低苗期投创啊约针包结ummit、简称:D4),之后在2005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变更因由:随着俱乐部的成立与快速成长,在网络上曾多次报道,但网络搜索时出现在首页的多是成都某商业户外俱乐部与我俱乐部同名同字为"顶点户外",为今后不与此俱乐部重名而混淆,故此在第三届会长梁希提议下为俱乐部更名。)俱乐部在2005年3月6日晚22:00的干部例会上正式讨论俱乐部名字变更。为了保留俱乐部的原创精神,决定变更时保留俱乐部原有的英文名,在英文发音和意义的基础上更换类似的中文名。经过全体干部的集思广益后,提出若干备选名,最终一致通过 "山明治"这个好玩、易记切近似英文名的音译名,并将文字确立为"山""铭""志"。"中国地质大学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这个新名字既保留住始创的精髓,又对俱乐部发展做了更深度的期许。提出全"以人为峰 以山铭志"的精神口号。明确了俱乐部的家族制概念"山铭志家族(summit family)"成立让俱乐部的干部都以家族为荣,一致使用友爱的"XX三明治"(以水果为主)昵称让内部成员更亲密,让外部成员更向往加入,发展俱乐部,壮大俱乐部是家族成员的长久使命。
设计理念
山铭志的标志由第三届会长梁希在2005年设计,标志图形以俱乐部英文名与阳光和山林结合而成。将summit里的"S"转化为一条弯曲上升的山林道路,在攀登途中始终相伴的是阳光和山林。半弧形组成了"S","S"又分化成橙黄的阳光与绿森林。我们走入大自然,自然的光芒必将指引我们登上顶峰。以人为峰,以山铭志的精神尽在标志中。每一次的户外之行都记录下我们最初的梦想--回归自然,净化心灵!

宗旨
初创为:回归自然 净化心灵 ;后改为:普及登山运动 弘扬登山精神
精神口号
以人为峰 以山铭志(2005-03-06俱乐部更名时提出)
组织机构
协会设会长一名,下设秘书部、财务部、外联部、宣传部、策划部、后勤部、训练部六大职能部门。其中秘书部下设通讯员和资料分部,后勤部下设装备部和食品医疗分部,训练部下设日常训练分部和技术训练分部。
会长:最高行政首长,与副会长组成最高的权利和决策机构,直接领导各部门工作
秘书部:秘书部长协调各部门工作,通讯员负责会议、活动等事务的通讯工作。
财务部:负责协会活动报账,协会收入管理等工作。
宣传部:主管各项活动宣传和社团形象的宣传,主要媒介为网络、校园,为活动宣传的依托载体。
外联部:外联分为公关和拉赞助两部分,公关的负责与武汉其他兄弟高校及全国其他高校保持联系,活动往来;拉赞助的主要负责假期登山活动的赞助。
装备部:装备分部主管社团内装备的保管、修理、维护和更新,食品医疗分部主管社团活动开展期间用到的医疗用品及食品的采购等
训练部:日常训练分部负责组建登山队后的常规训练和社团会员的体能训练,技术分部负责登山队组建后的技术培训工作。
核心干部
创始人兼会长:赵舒、黄卓 副会长:彭琳 创始顾问:石磊
始创干部:秘书兼宣传部长:梁希 外联部长:刘佳、胡璇、潘耀明 财务部长:晏丹翌 装备部长:周立强
第二届会长:刘佳 副会长:梁希、潘耀明、周立强【核心干部:秘书部长:晏丹翌、胡璇 外联部长:凌健、吴致远 宣传部长:郭瑜、邬芳 技术部长:覃诗龙、杨静 装备部长:刘本杰、张蕾 网络部长:余悠 】
第三届会长:梁希 副会长:凌健、吴致远
第四届会长:吴致远 副会长:王兴、邬芳
第五届会长:王兴 副会长:邬芳
第六届会长:朱克敏
第七届会长:李生鹏
第八届会长:张瑜
第九届会长:马丽娟 副会长:张家荣、杨霄睿、蒙胜
第十届会长:李毅 副会长:李勇、李楚蒙
第十一届会长:曾蒂 副会长:李林峰、许诺、郝煜【核心干部:秘书部长:李想、潘泽雄,宣传部长:戴梦军、王帆,财务部长:余煌,外联部长:陈昕鸣、刘双良,训练部长:庹大旭、蔡毅徽,装备部长:丛禄、熊东】
第十二届会长:庹大旭 副会长:李想、陈昕鸣、余煌 训练部长:方阳、杨光、陈明霞 外宣部长:刘双良、吴晶、范雪飘、龚婧 财务部长:洪梅杰 秘书部长:王思思、陈前坚 装备部长:熊东、王致远、高强 技术部长:徐平舟
组织活动
1、精品活动--"登山"
对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而言,登山就像中文之于北大,理工之于清华,是这个学校的光荣传统和灵魂的一部分。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将登山运动作为社团特色活动,并致力于在校内推广和普及,每年寒暑假都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希望在地大这样一个有着以登山运动为传统项目的环境里,同学们在大学阶段都有能去登雪山的机会,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接纳外校队员,以将登山运动大众化,普及化。董范教授作为中国登山协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协会副秘书长、地大登山队队长、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指导老师对我们每次雪山攀登进行了指导。董范老师指出,2010年攀登四川雪宝顶是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历史意义上第一次正式的登山活动,也是华中地区第一次学生社团挑战高海拔雪山。他希望登山队传承中国地质大学的登山精神,推动华中地区学生登山活动的兴起。
2003-09,2003红塔山全国登山大会激情攀越哈巴雪山活动,登顶5396米哈巴雪山;

2004-07,董范老师领队在新疆幕士塔格参与中国登山队组织的大学生登雪山活动,并成功登顶;
2006-02,协会组织参与四川四姑娘山登山大会活动;
2008-02,协会试探性组织5名队员攀登哈巴雪山攀登活动,天气原因未能登顶,但是为往后的攀登活动的组织形式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008-10,4名成员随地大登山队攀登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其中一人成功登顶;
2009-02,协会组织15名同学赴云南攀登海拔5396米哈巴雪山,10名同学成功登顶;
2009-11,协会多名成员参与中国地质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联合登山队攀登位于西藏海拔6805米的未登峰---若尼二峰;
2010-01,协会组织19人攀登云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17人成功登顶;
2010-07,协会组织17人攀登四川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北京红火柴户外运动有限公司是是本次雪宝顶攀登的冠名赞助企业。与此同时,圣弗莱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赞助。攀登四川雪宝顶是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第一次正式的登山活动,也是华中地区第一次学生社团挑战高海拔雪山的活动。山铭志红火柴登山队于2010年7月23日成功登顶雪宝顶;2011年01月,协会组织23人队伍攀登云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攀登途中由于天气恶劣,队员未登顶。

2011-07,协会组织20人攀登四川境内的四姑娘二峰(海拔5276米);12人成功登顶。
2011-07,协会组织14人攀登四川境内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此次活动获得了《山野中国户外》、艾王(AI ONE)、爱麓客(Arakan)、撒克帕德(succpard)的友情赞助。登山队在攀登至6000米处时,当天计划第二天冲顶,后来由于持续不断的冰雹、暴风雪由当晚一直到第二天都未停,最后队伍放弃冲顶。1988年中国地质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联合登山队首登雀儿山,23年后协会组织队伍重登雀儿山旨在为地大60年校庆献上贺礼;
2011-08,2010年12月协会10多名队员进入地大珠峰登山队,并在第二年8月地大珠峰登山队组织的青海玉珠峰高海拔适应性登山训练中有10名队员成功登顶海拔6178米玉珠峰。
2012-01,协会组织武汉其他六所"211工程"大学成立"2012武汉高校哈巴雪山马凯奴联合登山队",联合攀登云南哈巴雪山,此次攀登得到了马凯奴户外的冠名赞助。。由于天气恶劣,从C1冲顶的路上最后放弃了冲顶。
2012-07,协会组织两支登山队伍分别攀登四川海拔5430米的半嵴峰和四姑娘二峰。李勇为半嵴峰的队长,王海金为二峰的队长。7月底,两支队伍成功登顶。
2013-01,"中国地大山铭志KAILAS女子登山队"于2013年1月24日10:50成功登顶云南哈巴雪山。陈晨(2012年登顶珠峰,成功我国首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为此次攀登的队长,登山队队员12人。KAILAS冠名赞助了本次活动,户外资料网是本次攀登的独家户外类网络合作媒体,同时本次攀登也得到了沃德、艾王背囊的赞助与支持。
2013-8,社团成立的西藏"启孜峰登山队"共7名队员成功登顶海拔6020米的启孜峰,会长李毅担任此次登山活动的队长。
2014-2,社团组织开展云南哈巴雪山女子登山队第二季主题活动之"铭刻你的爱情在雪山之巅"活动,由社团副会长李林峰担任队长,老会员姜兆银担任领队。活动前期面向武汉各大高校收集爱情故事,并将幸运者的爱情故事写在哈达上带上雪山,除此而外还将雪山上纯洁的雪水、水晶用瓶子装着带下山来
2、日常活动--科考、露营、徒步、骑行
2002-05,俱乐部顾问参加地大50周年长江源头科考活动;

2002-07,俱乐部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野外生存国家科研课题活动;
2002-08,俱乐部组织自助式户外旅行骑行至庐山;
2002-10,俱乐部创始人前往武功山原始林区探险;
2003-07-12,国家重点课题全国大学生第2届野外生存生活体验;
2003-10-25,组织俱乐部会员攀岩及岩降体验及举行东湖露营活动;

2003-11-13,山铭志和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的户外俱乐部一起穿越徽杭古道;

2004-03-13,山铭志策划与中南财大户外协会、武大户外协会进行龙泉山岩降、露营活动;
2004-04-10,山铭志组织会员庐山徒步穿越;
2004-04,山铭志与校野外生存课一起到罗田薄刀峰活动;
2004-05,山铭志组织会员庐山二次徒步穿越;
2004-05,山铭志牵头,组织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攀登慕士塔格峰活动。得到体育部大力支持和登协的批文。山铭志尽力做方案、联系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各个学校,为推进此次活动作出了很多个工作。但由于赞助的落实不到位而最终夭折;
2004-07,董范老师领队在东北猫儿山进行中日韩野外生存活动;
2004-08-04,俱乐部派干部对武功山进行考察活动,同时也为两个月后联合武汉七所高校武功山徒步穿越活动做准备;
2004-09-11,梁子湖户外野营考察活动;
2004-10-01,俱乐部策划组织与武大联合武功山户外穿越活动;

2004-10-16,新会员东湖露营体验活动;
2004-11-18,俱乐部与天文协会联合木兰天池露营和星空探讨活动;
2005-02-24,俱乐部干部寒假大别山天堂寨探路;

2005-04-02,组织新会员进行落雁景区露营体验活动;
2005-05-01,组织会员三峡探险穿越活动;
2005-05-01,地大老师带领与交大、深大、武大、川大神农架野外生存活动,会长梁希、凌健担任助教;

2005-07,组织会员宜昌白马大峡谷穿越活动;

2005-10,俱乐部再次组织江西武功山徒步探险活动;
2006-04,赵舒、石磊、梁希退役干部协助俱乐部宜昌探路;
2006-08,俱乐部成员参与中日联合探险队徒步穿越神农架;
2007-06,俱乐部组织广西桂林徒步漓江;
2011-05,五一前协会组织了一次集徒步、露营、烧烤、摘草莓和农家乐等一系列项目于一体的活动,五一期间又再次组织了一次在马鞍山森林公园和九峰山做的徒步、露营、野炊、岩降等户外项目于一体的活动;
2011-10,俱乐部两名成员,自己探路,成功穿越武功山全线路程;
2012-04,俱乐部组织九峰山徒步露营;
2012-05,俱乐部第一次组织骑行活动,从武汉到庐山,并爬庐山;另外三名成员前往组织前往安徽池州的肖坑大峡谷;
2012-07,俱乐部成员罗光敏骑行了川藏线,王卫、柳军,何鲁晓骑行青藏线;
2012-08,俱乐部成员马险骑行环青海湖;
2012-09,俱乐部六名成员庐山徒步露营;
2012-11,俱乐部组织天兴州骑行、露营;
2013-5, 俱乐部组织木兰天池徒步露营活动;
2013-6, 俱乐部携手校内自行车协会开展黄陂云雾山骑行露营活动;
2013-10,俱乐部组织国庆节万国公园露营活动;
2013-10,俱乐部组织天兴洲露营活动;
2013-11,俱乐部组织武汉周边骑行活动;
2014-4,俱乐部组织道观河攀岩,岩降,桥降,露营的活动
2014-5,俱乐部组织黄梅野外生存和技术培训活动
攀冰、攀岩
2006-08,湖北电视台专门采访并为社团制作活动纪录片《白云洞攀岩》,并于12月底在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同时会员多次被楚天广播电台《畅游天下》节目邀为嘉宾;
2011-01,协会4名成员赴北京参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全国大学生户外冬训营",在成果展示交流赛中,张家荣获得男子攀冰速度赛第一,马丽娟获得女子攀冰速度赛第二的成绩。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展现出了我校风采,并受到了其他高校的一致好评,整个团队获得"优秀团队"称号。
2012-01,协会4人成员前往北京参加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户外冬训营"活动。
2013-01,协会成员崔放代表协会参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户外冬训营"活动。
对外交流
2003-11-16,与浙江大学联合单车环绕杭州做城市环保宣传;
2004-03-06,联合武汉七所高校户外社团(俱乐部)进行东湖环保行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体现了俱乐部的宗旨"回归自然,净化心灵"。
2005-5-28;梁希、凌健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户外论坛,会长梁希作为学生代表上台演讲;



2010,协会多名成员赴日本参加"第四届中日韩大学生登山交流活动",并登顶日本第五高峰,海拔3180米。
2011-08,协会2名成员赴韩国参加"第五届中日韩登山交流活动"。
2011-09-20,"2011年山铭志社团暑假登山报告会暨武汉地区户外社团交流会"圆满举行,此次报告会主要以协会暑假组织的活动为主,借助于报告会的机会同时邀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户外社团来我校参加户外交流会,共同商讨各兄弟社团间以后的合作情况,以共同促进武汉高校户外运动安全、健康、环保的发展。
2011-10-21,协会在登山报告会之后组织武汉高校广水三潭野外生存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技能培训为主。
2013-9-26,协会在体育馆三楼开展"2013年山铭志暑期启孜峰登山报告会"。
2013-10,协会领头开展"武汉高校广水三潭野外生存活动",旨在加强高校户外社团的交流和沟通。
2014-4,协会参加北京大学山鹰社举办的高校户外技能大赛暨交流会。
2014-5,协会四组同学参加湖南卫视节目《亲爱的加油》,并有三组获奖。
校内活动
2003-10-18,定期组织会员学习户外知识及户外照片放映;
2003-10-26,俱乐部与中国登山协会友谊足球赛(王勇峰、李志新队长均有参加);

2003-11-22,组织户外讲座,并观看电影《垂直极限》;
2003-11-30,山铭志在地大举行第一届校园户外运动挑战赛,在学校内组织搭帐篷、定向、岩降等比赛。由武汉腾龙户外(洪山亚贸那里的)赞助500元和借用装备若干;
2004-03-16,定期组织会员学习户外知识及户外照片放映;
2004-04-19至07-28,集体体能训练(暑假登雪山以及日本韩国野外生存活动)共同选拔训练;
2004-11-01,俱乐部协助为拓展基地进行户外拓展演示及参与基地揭幕仪式;


2004-11-09,俱乐部策划为期一周的"户外运动狂欢周"意在展示俱乐部风貌与普及户外知识;
2005-03-19,与车协进行篮球友谊赛,我方胜出;
2005-04,每周三晚,组织"月度不间断"会员露营和拓展活动;
2005-05-12,在校内进行俱乐部风采展示;
2013-4,在南望山举办"艾王杯定向越野活动"。
2013-11-24,社团在东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举办"山铭志十周年庆典晚会",并邀请了众多社团老会员及体育课部的老师,校内外的众多社团观看晚会。此次晚会纪念社团成立十周年以及对社团帮助和关心的会员、老师及兄弟社团表示感谢。
发展历程
前期发展
2003--2005年,社团主要活动围绕野外生存展开,分为校内准备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活动主要为理论知识的介绍(野外生存知识讲座,相关专题影片的收看,会员的相互交流,及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校外活动是以自然为依托,在真南停气氧船始万底写正的野外,让大家充分利用校内学到的知识,进行野外实践(露营,野炊,岩降,溯溪,篝火等)在活动中,大家可以挑战自我,培养个人意志及团队合作精神,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心交流,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举办了不少的活动,也参加了很多的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俱乐部现有秘书部,外联部,技训部,宣传部,装备部来自五个部门,我们分工明确,有自己360百科完整的规章制度,我们有经验丰富的董范教授做我们的指导老师,有多位跟随董老师换德难心空轮设定同定出行多次的学长作为俱乐部的理事、顾问来帮忙,还有我们目前以刘佳为主的梁罗宣调写如至质希、周利强、潘耀明四位会长的努力,在我们的带领下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社团命量观旧面七定垂当成为全校最好的社团之一。
约晚 2006--2007年,社团困难停滞时期,技术力量脱节,社团骨干对脚型力量薄弱,活动难以开院担从刑轮手象免保菜展组织,校团委领导劝散社它陆娘团,拟与校旅游协会合并。
2008年社团由体育课部户外运动研究生,李生鹏接手,开展前期的社团整理。基本从零开始。
2009--2010年体育课部户外运动研究生张瑜担任会长牵头,邀请了多位在校户外经验丰富的养县沉与茶骨干力量成员加入,社团转型以攀登高海拔雪山为主,以露营、攀岩、徒步穿越、户外拓展为辅的高技术型探险社团,普及登山运动,弘扬买师些投那曲登山精神为特色的体育社团。成功的组织了4次高海拔攀登活动。参与人群逐渐增加,包括在校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在校老师,外教,校工等。是社团发展的转折迅猛时期,得到了学校相关领导的认可和支持。社团的运行组织逐渐完善步入正轨。
社员风采
登山
登山是一件严谨与细致,伴着强大后勤物资保障的活动,是一门忍受磨难的艺术
社员:张瑜
来自云南,体育课部户外运动专业研三学生,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主力队员,曾担任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会长。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珠峰担任华西居编白保硫探央视特派摄影记者,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成功登顶,2009年参与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西藏未登峰若尼峰的攀登并担任主力队员,在2011年7月攀登四川雀儿山中担任主力队员及技术指导,带领队伍在没有请高山向导的情况下自主攀登到了海拔6000米得位置。在养可记关称标志教条创第8月份地大珠峰登山队攀登青海玉珠峰中担任主力队员,队伍自主攀登并成功登顶。
攀岩
攀岩运动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征服感吸解重项营引了无数爱好者
社员代表:吴东
来自云南,体育课部户外运动专业研二学生。2011年8月代表地大赴韩国参加"中日韩大学生登山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在韩国首尔大芚山仁寿峰举行,主溶革换威基房际设往众调要活动内容为攀岩。不仅对国外的相关登山户外运动技术和技能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使三国大远样信排设垂后架乙只卷学生在活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以后的登山交流活动发展打下基础。
攀冰
以它独特的新酷装备、童话世界般的活动环境、刺激的身心感受,成为冰瀑上的芭蕾
社员:李勇
来自山西,体育课部户外专业10级学生。2011年1月参加"全国大学生冬训营",在攀冰训练中表现优秀,熟练的掌握了冰壁上的各种技术,并在该技术掌握好的基础上于7月份参加攀登雀儿山的活动,担任修路队员。
徒步
一个背包,一台介频交例怕族单反,和一个爱拍照的爱人,和一颗说走就走得心
社员代表:姜兆银
来自山东,体置含和超育课部户外运动专业2009学生香似凯弦策互方,为地大登山队队员。2011年7月作为中方教练(中方三名教练,其中唯一一名女教练也是社团的老社员,见图)参加了由韩国山岳会举办、四川登协协办的大学生高山徒步探险活动,路线为贡嘎环线。
姜兆银,左一
骑行远征
一辆单车一个背包,驶过颠簸的路途,超越黑暗的隧道 ,在不断而来困难当中体验挑战,在遥远的他乡体验风情,在旅途的终点体验成功
社员:方恢兴
机电学院2009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2011年7月-8月,带队从武汉出发,历时34天(7.3----8.5)骑行3700公里到达拉萨,翻越12座海拔4千以上的山峰,2座海拔5千以上的山峰。
野外生存
在野外求生存,最重要就是培养观察自然的眼光,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社员:马海源
来自于四川,体育课部户外运动专业2010级学生,在10月份社团组织的武汉高校广水三潭野外生存活动中担任总队长,成功组织了武汉高校野外技术、技能的培训。2011年1月攀登云南哈巴雪山(海拔5639米)成功登顶,5月份攀登四川雪宝顶,由于天气原因遗憾未能登顶。
支教
一种美德、能力、进步和竞争的荣誉
社员:刘庆麟
来自新疆,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 在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兴义市三江口镇,一个三省交界之地。师资力量薄弱,校舍简陋。 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该地区的教育发展,为了能够更详细的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我们来到了红落万希望小学,以此为基点,针对山区孩子开展了类似于暑期夏令营的活动,一方面对当地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山区孩子的身体发展情况和体能素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城乡的差距。
管理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社员:张家荣
来自云南,体育课部大四学生,地大珠峰登山队队员。2010年7月,受"雪花啤酒华润集团有限公司"邀请参加"勇闯天涯,共攀长征之巅"活动,在活动中担任总领队。2011年1月份,带队参加了 "全国大学生户外冬训营", 整个团队荣获"优秀团体奖"。2011年7月份,策划组织了攀登四川雀儿山活动,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与山铭志这个大家庭共成长,再此期间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了我的沟通、领导、组织能力,以及决策力、观察分析力。
荣誉史
校内
2004年12月,荣获中国地质大学"优秀社团"称号;
2005年05月,荣获中国地质大学2004-2005年度标兵社团;
2011年05月,荣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2011年度十大标兵社团";
2011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届社团短片及海报大赛荣获短片类一等奖,海报类优秀奖;
2012年12月,荣获中国地质大学"优秀社团"称号;
校外
2012年05月,荣获湖北省"2011-2012年度十大标兵社团"
比赛
2003年8月,俱乐部参加2003九宫山户外挑战赛获得第四名;
2003年9月,俱乐部参加安吉国际越野挑战赛获得第六名;
2003年9月,2003年德清户外挑战赛获得第一名;
2003年10月,2003中国九寨天堂户外挑战赛获得第七名;
2011年01月,协会4名成员赴北京参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全国大学生户外冬训营",整个团队获得"优秀团队"称号及男女速度赛张家荣、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地质大学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