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不教的教育

《不教的教育》是2011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月明、李雯、来自徐敏。

  • 书名 不教的教育
  • 作者 周月明、李雯、徐敏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 页数 283 页

内容简介

  也许无为有为的养育实践对你有所帮助,只是你又会发现难以调节好自己的教育姿态,当你感觉到说时容易做着难时,你需要致的背头其引首犯林错凯静下来,对生命做一些沉淀和思考。

  孩子是充满力量的自然之子,家长只是提供一个环境。我们反而要小心教育,不要让教育成为抑制向上的力量。

  相信孩子生命的能量,相来自信人性向善向美,尊重孩子生命的需求,家长作为陪伴者和支持者,帮助孩子得到情感满足和精神满足,做他最好360百科的自己。

  挖掘自我的潜意识,发现孩带队己站子的自有潜能,可以使家长对于教育的种种症状有清晰的把握,单单如此,仍然不足以培养出"伟大的小孩""强盛的民族"。从个人的潜意误条农组果但识,从过渡到中国人的集体意识,追随祖先的脚步,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只有当你讲治展看清自己的本源,深刻认同自己的传承,才会生出定见,乃至从容裕如。

作者简介

  周月明:北京家园共育教育科技中心特聘讲师,《新中国式家长学堂》系列课程编造换它求它易快班报除辑,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都市家庭和谐精神"研究项目负责人,重点研究妇幼身心健康、问题儿童教养、以及青少年及其破裂家庭后遗症的治疗。

  曾编著出版了数十本有关生活、教育、励志类的图书,《告诉孩子你最棒》《提高孩子的IQ和EQ》《99个人生智慧》《女人出头天》等等。

  李雯:湖冷坚振北京家园共育教育科技中心特聘讲师,《新中国式家长学堂》系列课程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就读于纪测中科院心理所学前儿童教育专业。

培龙写统究翻怎毫迫  熟悉心理学各流派理论及治疗方法,擅长人本主义、格式塔、心理剧、意向对话等流派或技术,有较多儿童心理行为调整、婚姻家庭咨询以及抑郁症、强迫症等较严重心理疾病的治疗经验。尤其关注婴幼儿家庭教育,致条不县纪逐唱划力于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著述、讲座及儿童心理行为调整。

  早年曾担任IT媒体主编工作,在孕育自己的女儿过程中,对心理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作为余生之志业。希望尽己绵薄之力,让更多的孩子幸福成长!

  徐敏:北京家园共育教育科技中心特聘讲师,《新中国式家长学堂》系列课程编辑,别署慈心、经封明了,斋号易莲精舍。

  潜心传统文化多年,并长期从事国学启蒙教育及讲课活动。先后师从苏州大学尤小立先生,成都龙江书院冯学成先生,江阴文史专家徐华某余思千体根先生等人学习。

  苏州沧浪诗社会员、无锡吴文掌助法子速持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江阴季子文化研究会《延陵文史研究》执行主编。

  学术成果:《季札械族种席逐据请--孔子推崇的圣人》(重庆出版社,该书荣获无锡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延陵季子的故事(连环画)》(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等。

编辑推荐

  拿到这本书的家长或许都有一种好奇和期待:"不教的教育",是指家长不用管教,孩子自动就能学好吗?是的,读者可以这样简单理解来自,但是并不完整。"不教",不等于放弃,也不等于少作为和不作为,而是强调教育中家长"主动的无为"。

  什么是主动的无为?就是在充分了解身心发展的一般化规律的基础上,家长带着关注和关怀的态度,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生命的过程。可以看出360百科,要达到"不教"的效果,家长其实有很多的前期工作要做,这里既包含必要的育儿知识储备,也包括心态的调节--自我成长。

  本书的要点不在于普及那些育儿常识,而主要关氧速婷巴校江向胜注教育背后的家长的心态和与之关联的行为。如果心态不好,就很难把握家庭教育的"度",出现高度控制、放任溺爱、包办代替等类型的不良教养模式,这都与"不教"精神相违背。

  但又怎样才能让家长"放下教鞭",回复到智慧教子的道路上来?我们强烈建议家长,与其去审视孩子的异致似问题,不如先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经历,反思与父母的西农定关系,在家庭/家族的角度去看待子女教育的沿袭模式。

  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的彼此关系就构成一个"磁场",受级滑督如果整个磁场的磁力线分布均匀,相吸和相斥的实赵阿海或马非容九毛东力量平衡,那么里面的每一个人测周都会得到滋养,孩子也就得到了最大的安全庇护。如果这个系统失去平衡,最年幼的孩子由于认知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最差,是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就会成为受力点,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家庭治疗模式的创始人萨提亚女士有句名言:"孩子呀减良承啊互顾卫资无负永远没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家长的问题。"本书的第二部分"让爱流动",跳出就教育说教育,就孩子说孩子的怪圈,摒弃空洞的说教,从心理学的潜意识分析来引导家长改变僵化的立场,达到教育智慧从内求的效果。

  更多幼儿父母还在疲于应付镇测在五士溶费促农孩子身心发展的琐碎事情。独生子女政策让新手父母经不起一点无论是健康还是安全方面的风险。不断丰富的育补初系各远直识互封学儿理论和流派,又在扰乱着既杆带曲很级层研逐虽洲功有的常识。当带孩子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层出不穷的新理论再三考量,而这些理论又和商业运作交织在一起真假莫辨时,育儿新手们的焦虑可想而知。父母过于儿女情长,整天围着孩子转的养育习惯,已经定性为弊大于利,比那些放任型的父母、农村散养型的父母更加毁坏孩子的未来--过分的操心一定伴随过度的控制,摧毁孩子探究世界的兴趣、学习的快乐、自理自信的能力。本书的第一部分"有为无为"直指刺激新手父母的焦虑源,囊括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客哥艺找福关节点,从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谈起,结合详实的案例逐层剖析检执,让育儿新手们从纷繁复杂的现象和理论纠葛中解脱出来,看到教育其实很简单,父母坚持做一个爱的守护神,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既不妨碍孩子天性的发挥,但在该出手时则又快又准。

  对于通行的家庭教育而言,从对亲子问题的就事论事,发展到探索自我的潜意识,就已经非常深入了,但如果不想在商业文明的洪流下随波逐流,就一定要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求传承的支撑,"令生正见"。现今国学大热,在一片弟子规、三字经的琅琅书声中,有多少父母真正理解孔子与儒文明?《大学》中的治学次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众仅把"治国、平天下"当做理想。中国现代的父母依然无法摆脱对于"官"与"管"的羡慕,视专业人才为导向的价值观为二流的选择。中产的父母忙着把孩子送往国外,却又发现斩断和母语文化的联系造成的疼痛难以适应。选众美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父母,传统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开施连认历迅心国学"从传统教育的目标入手,从易、儒、道三家思想去印证无为和不教的教育。

  《美国科学家》2011年公布的10种最佳育儿方法中,给孩子足够的爱烟药振力汉么货始与关怀排在第一位,紧跟其后的是父母如裂业服延打何处理自己的压力,如何维持夫妻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远远超过为孩子提供教育机会、稳定的收入、行为管教、锻炼和营养以及安全方面的考量。这和我们机构的研究是一致的:所谓家庭教育,不是父母单纯地利用资源和技巧对孩子进行塑造,而重要的是父母自我的学习和成长。好心态才能成就好父母,无为和不教的教育,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了。

  本书特点

  本书全面揭示家庭教育中最深层次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从国学、心理学等角度帮助家长把握孩子成长的身心特点,深刻认识孩子所处的现实环境,明确我们教育的方向。

图书目录

  第一编:开心国学--历史与沿革

  第一节 国学中的教育魅力

  1、传承与目标:家世清白,三立当先

  2、易:家庭教育当合阴阳生克

  3、儒:"学习、社交、接纳"新三乐

  4、道:不言之教,主动地无为

  第二节 家长实务:家风、家书和家训

  1、名门望族"旺"在家风

  2、太太,源于古代心理胎教

  3、奶妈也比人工喂养好

  4、蒙卦六爻解父母启蒙

  5、家训可治家,还能改命

  6、家书,一面真诚的镜子

  第三节 家教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新孟母:"牛拉车不动,打车还是打牛?"启蒙,启发的是精气神唐诗宋词,吟的是美感与修养人生规划,看看大学怎么说

  第四节 家教如何配合社会教育

  1、生活中的大圆满法

  2、自古就有"开心学国学"

  第二编:有为无为--现实与应用

  第一节 悦纳孩子比人为塑造重要

  1、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2、学会尊重孩子

  3、不要轻易指责孩子

  4、放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

  5、相信你的孩子一定很出色!

  第二节 零岁开始的教育

  1、真正的教育,从胎教开始

  2、人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起航

  3、图画的伟大作用

  4、如何挖掘孩子的潜能?

  5、教孩子懂得爱和感恩

  6、一定要给孩子快乐

  第三节 智力会自发苏醒

  1、什么是智力开发?

  2、让孩子的智力自由苏醒

  3、家长启动脑开关的三个立场

  4、学习≠智力开发

  5、如何开发左脑和右脑

  6、情商也是一种智力

  第四节 每个孩子都能学会规矩

  1、让孩子理解规则

  2、不同家庭的规则建立

  3、个性与规则的统一

  4、"不规矩"有原因

  5、亲子沟通与规则搭建

  第五节 父母会阅读,孩子更成功

  1、阅读在家教中的作用

  2、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3、阅读其实有技巧

  4、什么是亲子阅读?

  5、阅读,让孩子受益一生

  第三编: 让爱流动--成长与升华

  第一节 相信生命,孩子是不用教的

  1、你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2、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3、生命本原的力量强大而神奇

  4、人性向善而不是趋恶

  5、不要用人类的意识主导生命

  6、教育不要成为抑制向上的力量

  7、管教不要造就神经症人格

  8、家长不要妨碍孩子"天人合一"

  9、相信生命本原的力量--这个出发点太重要了

  10、你能对自己和孩子放手吗

  第二节 人的心理能量是怎样一点点漏失的

  1、生命圆满缺失的过程

  2、出生--从"王子"降为"平民"

  3、0-1岁,是否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

  4、1-3岁,是否建立自主性?

  5、俄狄浦斯期--能否形成独立性?

  6、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第三节 爱--孩子心理能量的守护神

  1、所谓问题,不过是爱入歧途

  2、爱不是控制

  3、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

  4、爱是全然的接纳

  5、爱是心神合一的陪伴

  6、爱是温暖的表达

  第四节 依恋关系:奠定孩子心理能量基础

  1、爱,是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

  2、安全依恋的重要性

  3、依恋关系与亲密关系

  4、应避免之误区

  5、职场妈妈如何与孩子形成依恋?

  6、当主要抚养人变更

  7、如果发生失误,怎样弥补

  第五节 依兴趣活动:让内在力量发挥作用

  1、充满兴趣的活动,让孩子得到精神满足

  2、情感加精神满足,收获完美性格

  3、放手让孩子选择

  4、给孩子丰富的刺激和环境

  5、家长如何做陪伴者和支持者

  第六节 理解和倾听你的孩子

  1、家庭教育从倾听开始

  2、理解和倾听是最大的心理支持

  3、如何表达理解

  4、倾听和理解的威力

  5、和孩子谈论情绪

  6、先情绪,后事件

  7、承认感受,限制行为

  8、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9、当父母有了情绪怎么办

  第七节 怎样理解建立规则

  1、"宠坏"的真相

  2、千万不要发生能量的固着

  3、什么都不是事儿,你当它是事它才是事儿

  第八节 你为孩子营造怎样的家庭系统

  1、家庭是一个系统

  2、家庭系统的影响超乎你的想像

  3、心理学意义的新家谱

  死产的孩子 /父母的婚外情人/配偶前次婚姻中的孩子

  4、系统失衡:有人未获得尊重

  5、家庭系统的薄弱环节:年幼的孩子最受伤

  孩子性格形成:站在弱势父母一方/孩子心身疾病:纠正家族系统错误的企图

  6、父母沟通方式影响孩子

  7、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比较理想

  8、关于离婚、重组和单亲家庭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不教的教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