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冲,唐代六诏之一的越析诏王,在位年期不明。
- 本名 波冲
- 所处时代 唐朝
- 民族族群 纳西族
- 主要成就 越析诏王
个人简介
波冲是唐代六诏之一的越析诏王,在位年期不明。豪酋张寻求与波冲之妻通奸,更杀了波冲。唐剑南节度使召张寻求至姚州,杀了张寻求。部落无人领导,于是艺连同土地归附南诏。波冲来自兄子于赠不同意,与一些部众渡泸水,走到龙佉河建邑。
越析王国
唐朝初期,洱海360百科地区出现了六个比较大的小邦国,史称"六诏",分别是白族的浪穹诏(今洱源)、邓赕诏(今洱源邓川)、施浪诏(今洱源三营),以及傣族的蒙舍诏(今巍山),还有纳西族的越析诏(般今宾川)、蒙嶲诏(今漾濞)。蒙舍诏位于在其他五诏南部,又称"南诏"。
唐代,部分纳西族先民跳钱别专南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胞一早企该交率和比圆两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银具权--越析诏。史坏停三搞班鸡孔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族文剂须半区呢宪吧兴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
花马国史
"丽江"二字始于元朝,之前曾有过"越嶲""遂久"、"越析"、"通安"、"善巨"等众多称谓。历史上纳西族所在地区因处于白族、藏族、汉族三大民族板块中间,行政归属不一,但纳西族一直把自己所在的领域称为"花马国"。"丽江花马国"的称谓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的丽江人一谈到历史来自典故,"丽江花马国"做为口头禅是少不了的,这个称谓里洋溢着民族的自豪与自信。
"花马国"这个称谓在史书上记载最早是在唐朝,越析诏,波冲主国,亦称么些诏,又号"花马国"。"越析诏"是南诏给的诏号,"么些诏"是因民族的名称而得名的它还组还短破旧认;纳西族在唐时称为"么些"。而"花马国"是么些对自己建立的政权的自称,"花马国"盖自此始,以后一直沿袭下来,元诗中有"花马国中逢至节,点苍山下又新年"的诗句。在《光绪丽江府志稿》中对"花马国"的由来也有明确的记载:"在丽江城西350360百科里,至巨津洲(今巨甸)东南界终座料末球钟建,岩有石如马,其色斑斓,么算余绍重些诏自名花木国本此"。 其实"花马国"的由来并非如此,这只是汉人流官的主观臆断而已。"花马国"是因"丽江马"而得名的。丽江马最显著的特征是毛色呈龟奏识措延介封础背花斑,这种花斑右村称为竹节花或鞍花,丽江马因其花背而有别于真伯计社格京怎其类其它马种,故俗称"花马"。丽江花马在纳西族的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声名显赫。
纳西族源于西北河湟案安议福千早地区。秦汉时西北纷争,战祸不止,纳西族先民为了寻求生存空间,从西北大草原迁徙南下,经过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一路继续辗转南下,随唐时已抵达金沙江流域,纳西先民迁徙的历史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离开了世居的大便士企久苦结草原,进入其他民族的祖居地,必然导致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据史记载,现今丽江原为仆懈蛮所居,后因战争中为么些击败而退出了金沙江流域。纳西族系北方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因此,在与山地民族的战争中,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就突现出来。丽江马从茫茫大率通离扬急草原来到横断山脉深处,为主人的征土辟地立下了赫赫战功红笔掌此工喜照上三但才。纳西族先民也从马背上尝到了战争的甜头,占据了金沙江流域后,马不停蹄,继续挥兵南下,直取南诏。"居嶲洲(今大理宾川)初为白蛮所居,后被么些侵略,立么些诏",(方国瑜《染排你迅社龙弦格干画应么些民族考》)么些铁兵气吞如虎,步步南下,先占领了南诏的门户居嶲洲,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天所宽乐指目同起。引起了南诏统治者的极度惶恐,强敌压境,一时又难以取胜,只得采取了安抚政策,默认了战争结局,并尊么些诏为"越析诏",互派使节,越析在南沼诸诏中"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畏忌" (《滇史》)光封曾革选体部。"越析诏,波冲主国。亦称么些诏,又号化马国。"么些人称自己的政权为"花马国",从中折拿得笔利道路阿斗掌射出纳西先民对自己战马的深厚感情,同时也采乐讨反映了纳西先民的崇马心理。
这种崇握常宗阿赵意除传马心理在东巴经《马的来历》镇罗燃轻线通中有明确的记载:"马生于大海,马儿长得快,变成好诗骏马…..为找好骏马,走遍各地方,车子阿来吉,精心来喂马,精心来备鞍,生时骑骏马,死后献冥马。"东巴经里还提到人与马立下誓约:"人类可以吃所有的兽肉,但不能吃马肉;人可穿所有的兽皮,但不能穿马皮"。 "马"纳西语的称为"阮",与"能干"、"出众"等义相同。"老马识途",纳西的丧葬仪式上,在超度亡灵时要诵"献冥马",认为只有骑上冥马,才能回到祖居地,这也是丽江马与纳西先民一起迁移的历史真实反映。
阿普三多是纳西族的保护神,是纳西民族凝聚力的精神象征。在纳西族的民间传说里,纳西族每次与外族的战争中,双方难解难分时,三多神总是身着白色战袍,骑着白骏马从天而降,从而扭转战局。民间传说是先民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从中反映了战马在战争中特殊的作用,这种崇马心理沉淀到整个民族的心理素质里,上升为整个民族的一种精神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