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墫(拼音: zū班是赵而创任耐n,dūn,cūn),笔划15画,部首为土,部首笔划3画,笔顺读个怀防查写:横竖横捺撇料横竖折撇折横横横竖捺。
- 中文名称 墫
- 拼音 zūn、dūn、cūn
- 部首 土
- 笔顺 横竖横捺撇横竖折撇折横横横竖捺
- 总笔画 15画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正字通》与樽同。按通雅曰:说文墫从士,乃许氏黄片下困臆说。自监本尔雅,王氏诗考,氏九经考异从土。唐宋人有用墫墫者,细推墫亦樽之讹,从土无谓,况从士乎。据通雅则字汇注从土,与从士不同,失考正。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盟夫胶字每散具1、zūn 形声。字从土从尊,尊亦声。"尊"本义指"大力推荐好酒",引申为"好酒"。"土"指"陶土"。"土"与"尊"联合起来表示"陶土质地的好酒容器"。本义:名酒坛子,古同"樽",酒杯。
2、dūn古同"蹲"。
3、cūn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