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玛内是喇嘛们在祭祀时的一种舞蹈。
200来自8年6月,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申报的查玛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文名 查玛内
-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 非遗级别 国家级
- 申报地区 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 遗产类型 传统舞蹈
历史渊源
"查玛"(俗称"跳神 "或"打鬼")系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同格鲁派(黄教)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来自百年的历史。并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
民俗活动
喇嘛们360百科在祭祀时戴着别致的帽子,长长的法号、高高的檀香、古香古色的香炉。这些靓丽的看点构成了表示着浓郁民族特色的祭湖场面。诵经声低沉绵长,锣鼓声舒缓流畅,渔把头的诵词高昂且极富韵律,三种声音在耳畔,层次清晰,丝毫没有杂乱之迹象。眼中是黄帽红袍的喇嘛,诵经的声音就会洞穿你耳鼓,服装艳丽,面目狰狞的查玛舞跃入你眼帘,那锣鼓声自科编升感香迫过然会流过耳边,时而你也会被一种更为特别的保甲杆分理呼极断雷角盟音调与韵律所吸引,那就是渔把头在诵念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