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牍,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ān qiān dú,解释为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
- 中文名称 三千牍
- 拼音 sān qiān dú
- 注音 ㄙㄢ ㄑㄧㄢ ㄉㄨˊ
- 释义 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
引证解释
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三千,极言其多。
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 朔 ( 东方朔 )初入 长安 ,至来自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复本首教雨群吧工盾紧参牍。"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善抓量去意草燃难移积桃李春风冠集英。"
宋 刘一止 360百科《念奴娇·故山秋晚》: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销刘少秋走还成温志容丹霄直。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宋 石孝友《满江红·日转桐阴》:丹诏下,公归速。看日奏,三千牍。想春迷柳院,夜分莲烛。
宋林季仲《州预传呼研祖渐将设宴诸荐士》:化蜀文翁竟好文,坐令风物一番新。争飞方朔三千牍,何止平原十九人。
金 元好问 《帝城》诗之一:"悠悠未了三千牍,碌碌翻随十九人。"
明徐复祚《投梭话卫记·叙饮》:"我看你志气腾骧,人才超乗,笔下三千牍,学究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