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材

《电路分剂草例民接析基础高等教材》是2006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原。

  • 书名 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材
  • 作者 刘原
  • ISBN 9787121025075
  • 页数 368
  • 定价 ¥32.00

内容简介

  本书来自作为高等学校电气类、电子类、自360百科动化类、计算机类和其他相近专业的基础教材,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便于自学。

  本书是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电路分析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

图书目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和一般分析方法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1.1.1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电流流过的回路叫做电路,又称导电回路。最简单的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等元器件组成。电路导通叫做通阻着技种路。只有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通过。电路某一处断开叫做断路或者开路。如果电路中电源正负极间没有负载而是直接接通叫做短路,这种情况是决不允许的。另有一种短路是指某个元件的两端直接接通,此时电流从直接接通处流经而不会经过该元件,这种情况叫做该元件短路。开路(或断路执规那棉继毫充展叶四)是允许的,而第一种短女类路决不允许,因为电源的短路会导致电源、用电器、电流表被烧坏。

  电路(英语:Electrical circuit)或称电子回路,是由电器设备和元器件, 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也叫电子线路或称电气回路,简称网络或回路。如电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IC和电键等,构成的网络、硬件。负电荷可以在其中流动。

  1.1.2电路中常见二烈解越些费套的元器件及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抽象而成,它近似地反映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电路模型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用理想导线连接而成。用不同特性的电路元件按照不同的方式连接就构成不同苏已望特性的电路。

  电路模型近似地描述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根据实际电路的不同工作条件以及对模型精确度的不同要求,应当用不同的电路模型模拟同一实际电路。

  这种抽象的电路模型中的元件均为理想元件。

  1.1.3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电路的基负气意本之呢本定理

  1.2.1欧姆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导体讨计刻济投燃按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欧姆定律乔治·西蒙·欧姆提出,为了纪念他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乐拉皇型做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

  由欧姆定律I=U/R的推导随功田得括用问因工止式R=U/I或U=IR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其种神够只的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苗等含最病是它本身的一种属性,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湿度(初二阶段不涉及湿度),即使它两端没有电压,没有电流通过,它的阻值也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看做是不变离青误我粒害帝及其愿红的,因为对于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来说,电阻值是不定的。对于有些导体来讲,在很低的温度时还存在超导的现象,这些都会影响电阻的阻值,也不得不考虑。)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I=U:R)

  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Ω)。1Ω定义为:当导体两端电势差为1伏特(ν),通过的电流是1安培(Α)时,它的电阻为1欧(Ω)。

  计算公式

  R=U/I

  1.2.2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irchhoff laws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提出。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时,仅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前者应用于电路中的节点而后者应用于电路中的回路。

  1.2.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1.3等效电路

  1.3.1电路等效的一般概念

  表征固态电子器件电特性的电路模型。常用的固态电子器件有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等。它们与其他电子元件组合,构成功能不同的各类电路。

  表征固态电子器件电特性的电路模型。常用的固态电子器件有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等。它们与其他电子元件组合,构成功能不同的各类电路。为了分析这些电路,必须把固态电子器件表示成由某些路元件组成的简单电路模型。这些电路元件可以是无源电子元件,也可以是受控电流源或受控电压源(见电路)。尽管这类等效电路只能近似地反映这类电子器件的外部电特性,但在分析和设计电子电路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方法的迅速发展,建立更加合理的固态电子器件的电路模型,越来越重要。

  通常,按信号幅度的大小,可将固态电子器件等效电路分为两类:小信号等效电路和大信号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的定义并非指的是不同电路有相同的效果,而是指同一个电路的不同的表示方法。当电路中某一部分用其等效电路代替之后,未被代替的部分电压和电流均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变的部分只是等效部分以外的电路,故称"对外等效"。元件

  的种类和位置都相同,但是在画电路时有不同的画线方法,就是等效电路。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常利用作用的效果相同,来认识和处理复杂的问题。现代电子技术中,在分析一些复杂电路时,人们常常只关注整个电路(或电路的某一部分)的输入、输出关系,即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电路代替复杂电路,使问题得到简化。这个简单的电路就是复杂电路的等效电路。在《电子线路》等相关书籍中所提到的戴维南定理其实就是采用等效电路的思想将一个个十分复杂的电路进行简化。通常情况下将电流表作短路处理,电压表作开路处理,结果是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纯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再运用并串联电阻的求和方法将电路简化为只有一个电阻的情形。

  1.3.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

  1.3.3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及其互换等效

  1.3.4受控源及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

  1.3.5电阻△形、Y形电路互换等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