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数据重现:文件系统原理精解与数据恢复最佳实践

《数据重现:文件系统原理精解与数据恢复最佳实践》是国内第一换迅本全面介绍Win李依宗dows及非Windows文件系统的数据恢复技术书籍,不仅涵岁仍数放德学盖面广,内容要谓南卫形永也达到了足够的深度。本书同时对常见RAID类型及包括HP内外双循环、RAID 1E、RAID6及R来自AID DP在内的异种或新型RAID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 书名 数据重现:文件系统原理精解与数据恢复最佳实践
  • 作者 马林
  • ISBN 9787302198932
  • 页数 562
  • 定价 ¥69.00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对常见来自的DOS分区体系及Windows的FAT文件系统、NTFS文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更涵盖了苹果机分区、BSD分区、SPRC平台的Sun Solaris分息林验配激哥最区、GPT分区等分区方式,以及Linux的Ext2/Ext3、Unix的UFS1/UFS2、MAC的HFS+等文件系统号己奏计输乱又副示座布局及详细数据结构的讲解,多360百科数资料的详细程度是目前绝无仅有的。另外,本书还充分考虑到初学者刚接触数据恢复实际工作时无从下手的感觉,从数据恢复前的准备到实际恢复工作的进行,从理论分析到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一步步带领读者踏入数据恢复的殿堂。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使读者有接近实战的机本础木审家某日送照式深会练习RAID分析与恢复技术,配书光盘(双DVD)中附送了近30个精心制作的RAID模型,包含了RAID0、RAID5、RAID 1E、HP内外双循环阵列等。

  本书适合文件系统研究人员、数据恢复从业人员、数据恢复教学人员、数据恢复编程人员、电子取证工作者、数据安全研究人员、系统管理员及数据安全存储与灾难恢复爱好当迅异城者阅读和使用。

作者简介

  马林,天津市电子技术研究所专业数据存储安全与数据灾难拯救研究员,首席数据恢复专家,天亚数据恢复技调粒术总监。 多年来致力于数据存储与文件系统的研究,时刻跟踪数据恢复技术额进价较队庆东充的发展方向。受天津市国家保密局指定,为党政机关、科研院所等机构提供专业涉密数据恢复保障。同时,难众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民用数据笔低环氧汽夫选里波换经恢复领域,并在实际工作中粉企下斤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目录

  PART 1 理论篇

  第1章 数据恢复相关基础

  1.1 硬盘探秘

  1.1.1 硬盘结构

  1.1.2 硬盘接口

  1.1.3 磁道、扇区与柱面

  1.1.4 硬盘的启动过程

  1.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1.1.6 寻址方式

  1.2 计算机运行流程

 来自 1.2.1 基本概念

  1.2.2 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1.3 "数"之体验

  1.3.1 数制

  1.3.2 数制间的转换

  1.3.3 取整与取余运算

  1.3.4 数的存储担孩案格式

  1.4 工具软件

  1.4.1 虚拟磁盘软件InsPro Disk

  1360百科.4.2 十六进制编辑软件Winhex

  1.4.3 硬盘检测软件石钢张固预千侵香酒心MHDD

  第2章 分区

  2.1 概述

  2.1.1 分区与卷

  2.1.2 Unix下卷的使用

  2.1.3 扇区地址

  2.1.4 根据合理性判断分区信息的正确性

  2.1.5 数据恢复及电子取证

  2.2 DOS分区

  2.2.1 概述

  2.2.2 主引导记录扇区MBR

  2.2.3 扩展引导记录扇区EBR

  2.2.4 数据恢复及电子取证

  2.3 App讲帮试le分区

  2.3.1 概述

  2.3.2 Apple磁盘布局

  2.3.3 分区表项数据结构

  2.似套战除电3.4 数据恢复与电子取证

  2.4 BSD分区

 气余土想浓子愿验常牛顺 2.4.1 BSD分区概述

  2.4.2 Free BSD分区

  2.4.3 Net缺显露开站核BSD与OpenBSD 分区

  2.4.4 磁盘标签数据结构

  2.4.5 磁盘标签实例分析

  2.4.6 总结

  2.5 Sun Solaris分区

  2.5.1 概述

  获五始且知降笔九2.5.2 Sparc平台下的Sun Solaris分区

  2.5.3 i386平台下的Sun So指求状歌laris分区

  2.5.4 总结

  2.6 GPT分区

  2.6.1 概述

 雨物女与功差六 2.6.2 GPT磁盘总体布局

  2.6.3 数据结巴花试代取施担伯学汉委

  2.6.4 总结

  2.7 移动介质分区

  第3章 FAT文件系统

  3.1 文件系统总论

 甲才绍磁层越才破 3.2 FAT文件系统概述

  3.3 FAT文件系统整体布局

  3.4 FAT32的保留区

  3.4.1 引导扇区

  3.4.2 引导代码

  3.4.3 FSINFO信息扇区

  3.5 FAT32的FAT表

  3很挥混.5.1 FAT表概汽苏述怕势基环选始商凯

  3.5.2 FAT表的特性

  3.5.3 FAT表的使用

  3.5.4 其他

达目岁带司酒约  3.6 FAT32的数据区

  3.6.1 根目录

 务伟该吸林煤权 3.6.2 子目录

  3.6.3 目录项

  3.7 FAT12/16文件系伯南统哪全温苗虽量景

  3.7.1 FAT12/16文件系统概述

  3.7.2 引导扇区

  3.7.3 FAT表

  3.7.4 根目录与目录项

  3.8 分配策略

  3.8.1 簇的分配策略

  3.8.2 目录项的分配策略

  3.9 文件的建立与删除

  3.10 总结

  3.10.1 数据恢复分析

  3.10.2 取证分析

  第4章 NTFS文件系统

  4.1 NTFS概述

  4.1.1 概述

  4.1.2 基本概念

  4.2 NTFS文件系统总体布局

  4.3 引导扇区

  4.4 主文件表MFT

  4.4.1 基本概述

  4.4.2 Windows 2000的MFT项

  4.4.3 Windows XP的MFT项

  4.5 MFT属性

  4.5.1 属性的结构

  4.5.2 常规属性类型

  4.5.3 其他属性

  4.6 文件系统元文件

  4.6.1 $MFT文件

  4.6.2 $MFTMirr文件

  4.6.3 $LogFile文件

  4.6.4 $Volume文件

  4.6.5 $AttrDef文件

  4.6.6 $Root文件

  4.6.7 $Bitmap文件

  4.6.8 $Boot文件

  4.6.9 $Secure文件

  4.6.10 $UsnJrnl文件

  4.6.11 $Quota文件

  4.6.12 $ObjId文件

  4.7 分配策略

  4.7.1 簇空间分配策略

  4.7.2 MFT项分配策略

  4.7.3 属性分配策略

  4.8 时间值的更新

  4.9 文件的建立与删除

  4.9.1 建立文件

  4.9.2 删除文件

  4.10 总结

  4.10.1 分析注意事项

  4.10.2 数据恢复与取证分析

  第5章 ExtX文件系统

  5.1 ExtX文件系统概述

  5.2 ExtX文件系统整体布局

  5.3 超级块

  5.3.1 超级块数据结构

  5.3.2 超级块实例分析

  5.4 块组描述符表和块组描述符

  5.4.1 块组描述符数据结构

  5.4.2 块组描述符实例分析

  5.5 块位图

  5.5.1 块位图的工作方式

  5.5.2 块位图实例分析

  5.6 i-节点位图

  5.6.1 i-节点位图实例

  5.6.2 定位一个i-节点的位图

  5.7 i-节点表与i-节点

  5.7.1 i-节点数据结构

  5.7.2 i-节点实例分析

  5.7.3 i-节点的属性

  5.7.4 i-节点中时间值的更新

  5.8 扩展属性

  5.8.1 扩展属性的结构

  5.8.2 扩展属性实例分析

  5.9 目录项

  5.9.1 目录项数据结构

  5.9.2 目录项的特性

  5.9.3 目录项实例分析

  5.10 链接和挂载点

  5.10.1 链接

  5.10.2 挂载点

  5.11 Hash树

  5.11.1 Hash树数据结构

  5.11.2 Hash树实例分析

  5.12 文件系统日志

  5.12.1 数据结构

  5.12.2 日志实例分析

  5.13 分配策略

  5.13.1 块的分配策略

  5.13.2 i-节点分配策略

  5.13.3 文件名空间分配策略

  5.14 文件的建立与删除

  5.14.1 建立文件

  5.14.2 删除文件

  5.15 总结

  5.15.1 分析注意事项

  5.15.2 数据恢复与电子取证

  第6章 UFS文件系统

  6.1 概述

  6.2 UFS文件系统整体布局

  6.3 超级块

  6.3.1 概述

  6.3.2 数据结构

  6.4 柱面组摘要

  6.5 柱面组描述符

  6.5.1 概述

  6.5.2 数据结构

  6.5.3 位图

  6.6 引导代码

  6.7 i-节点

  6.7.1 UFS1的i-节点

  6.7.2 UFS2的i-节点

  6.8 目录项

  6.8.1 数据结构

  6.8.2 实例分析

  6.9 分配策略

  6.9.1 存储空间分配策略

  6.9.2 i-节点分配策略

  6.9.3 目录项分配策略

  6.10 文件的建立与删除

  6.10.1 建立文件

  6.10.2 删除文件

  6.11 总结

  6.11.1 分析注意事项

  6.11.2 数据恢复与取证分析

  第7章 HFS+文件系统

  7.1 HFS封装

  7.1.1 HFS卷主目录块结构

  7.1.2 HFS卷主目录块实例分析

  7.2 概述

  7.2.1 HFS+的改进

  7.2.2 基本概念

  7.2.3 主要数据结构类型

  7.2.4 HFS+特性

  7.3 HFS+文件系统整体布局

  7.4 卷头

  7.4.1 数据结构

  7.4.2 实例分析

  7.5 节点

  7.5.1 节点的种类

  7.5.2 节点的基本结构

  7.5.3 头节点

  7.5.4 图节点

  7.5.5 索引节点

  7.5.6 叶节点

  7.5.7 节点的使用

  7.5.8 HFS+节点与HFS节点的区别

  7.6 目录文件

  7.6.1 目录文件中档案项的key部分

  7.6.2 目录文件中档案项的数据部分

  7.7 域溢出文件

  7.7.1 域溢出文件中档案项的key部分

  7.7.2 域溢出文件中档案项的数据部分

  7.7.3 域溢出文件节点实例分析

  7.7.4 域溢出文件的使用

  7.8 坏块文件

  7.9 分配文件

  7.10 属性文件

  7.10.1 叉数据属性

  7.10.2 域属性

  第8章 多磁盘卷

  8.1 RAID

  8.1.1 RAID级别简介

  8.1.2 RAID中的基本概念

  8.1.3 RAID0阵列原理

  8.1.4 RAID1阵列原理

  8.1.5 RAID4阵列原理

  8.1.6 RAID5阵列原理

  8.1.7 RAID6阵列原理

  8.1.8 RAID 1E阵列原理

  8.1.9 RAID DP阵列原理

  8.1.10 RAID的实现

  8.1.11 数据恢复及取证注意事项

  8.2 磁盘跨区

  8.2.1 概述

  8.2.2 Linux MD

  8.2.3 Linux LVM

  8.2.4 Microsoft Windows LDM

  8.2.5 总结

  PART 2 实践篇

  第9章 数据恢复前的准备

  9.1 写在数据恢复之前的话

  9.2 检测磁盘

  9.2.1 用MHDD检测磁盘

  9.2.2 用MHDD清除主引导扇区"55AA"标志

  9.2.3 用PC-3000检测磁盘

  9.3 坏道处理

  9.4 镜像磁盘

  9.4.1 什么是"镜像磁盘"

  9.4.2 什么情况下需要对磁盘进行镜像

  9.4.3 用Media Tools镜像磁盘

  9.4.4 用HDClone镜像磁盘

  9.4.5 用Winhex镜像磁盘

  9.5 分区及格式化对磁盘的写入

  9.5.1 Winhex"比较"功能的使用

  9.5.2 分区过程对磁盘的写入

  9.5.3 格式化过程对磁盘的写入

  第10章 基本数据恢复

  10.1 分区恢复

  10.1.1 主分区表损坏恢复

  10.1.2 重新分区未格式化

  10.1.3 分区布局改变并进行了格式化

  10.1.4 使用FinalData快速寻找分区

  10.2 DBR损坏后的恢复

  10.2.1 FAT文件系统DBR损坏后的恢复

  10.2.2 NTFS文件系统DBR损坏后的恢复

  10.3 格式化恢复

  10.3.1 原FAT32格式化成FAT32

  10.3.2 原FAT32格式化成NTFS

  10.3.3 原NTFS格式化成NTFS

  10.3.4 原NTFS格式化成FAT32

  10.4 删除恢复

  10.4.1 FAT16文件系统下的删除

  10.4.2 FAT32文件系统下的删除

  10.4.3 NTFS文件系统下的删除

  10.5 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

  10.5.1 使用R-Studio恢复数据

  10.5.2 使用Recover My Files恢复数据

  第11章 RAID数据恢复

  11.1 概述

  11.2 FAT表在阵列恢复中的作用

  11.2.1 利用FAT表计算块大小

  11.2.2 利用FAT表判断数据块顺序

  11.2.3 利用FAT表寻找校验块

  11.3 MFT在阵列恢复中的作用

  11.3.1 利用MFT记录编号判断块大小及数据块顺序

  11.3.2 利用MFT寻找校验块

  11.4 RAID0阵列恢复

  11.4.1 参数分析

  11.4.2 使用Winhex重组数据

  11.4.3 使用R-Studio恢复数据

  11.5 RAID5阵列恢复

  11.5.1 循环方向的判断

  11.5.2 同步与异步的判断

  11.5.3 计算各个成员盘第一个校验块的位置

  11.5.4 利用FAT恢复演示

  11.5.5 利用MFT恢复演示

  11.6 HP内外双循环阵列恢复

  11.7 RAID 1E阵列恢复

  11.7.1 参数判断

  11.7.2 数据恢复

  附录A Win32环境下磁盘操作五大函数

  附录B 文件后缀名速查表

媒体评论

  文件系统将其下层的存储空间虚拟成文件的方式向其上层呈现,是整个数据系统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影响IO性能的一个瓶颈点,文件系统如果出了问题,轻则数据丢失,重则数据全毁。本书全面介绍了各种文件系统原理,而且讲述了主流数据恢复原理和操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大话存储》作者:张冬 网名:冬瓜头

  从9.11事件到四川大地震,从CIH到熊猫烧香,您是否想过,在信息引领一切的时代,这些灾难过后,银行能不能正常工作,企业是否能正常运营?这一切都取决于数据是否遭受威胁,遭受威胁的数据又是否能够重现!本书为你铺就了一条从入门到精通的数据恢复学习之路。而且,数据恢复程序设计需要透彻了解文件系统的数据结构及工作方式,本书是目前公开技术资料最多的一本相关书籍,是难得的学习及参考书!

  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哈市海云数据恢复总工、黑龙江科技学院软件讲师 江传力

  本书有内容,有深度,是数据恢复不可多得的好书。回想1996年开始研究数据恢复技术的时候,要想找到这种相关的资料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提高国内数据恢复技术,精心创办了技术交流的平台中国硬盘基地,一举成为国内最专业的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技术论坛。时至今日,本书的出版也一定会成为数据恢复技术人员的一大福音!

  中国十大存储论坛之一"中国硬盘基地"网站创始人:田茂帅(八喜)

  该书不仅为有志于数据恢复技术研究的人士提供了难得的技术资料,更兼顾了初学数据恢复者不知从何学起、不知如何下手恢复数据的状况。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如何检测磁盘、如何克隆磁盘、如何恢复数据、数据恢复软件恢复结果分析等一步步进行介绍。本书的作者马林,首次将数据恢复行业的一些核心技术内容放到书中,很有勇气!希望该书的出版能为中国的数据恢复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特聘信息网络安全专家 北京市网络行业协会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与处置中心主任 王江民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数据重现:文件系统原理精解与数据恢复最佳实践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