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变革时代的思考

是200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建。

  • 书名 大变革时代的思考
  • 作者 王建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
  • 页数 327 页

内容来自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所谓"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物质产业转移一浪高过一浪,发达国家自己360百科则从传统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国,逐渐变成了输入国。为了满足本企向矛国的物质产品消费需求,只能用金融产品与发展中国家的物质产品相交换,由此出现了长期持续拉大的国际贸易逆差,和依靠其他国家巨额资本输入才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就是我自1998年以来一直在倾力研究的"世界资本主义新阶段",即"虚拟资本主义"问题。由于世眼副到减界资本主义走入了虚拟资本主义新阶段,"货币霸权''取代了传统的物质产品生产霸权,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斗的新焦点,国际经济、政治、外交与军事关系就相应地产生了新特点,对于正不断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步伐的中国来说,不了解这些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导致的国际格局的长期变动方向,就不可能创造出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国际主动地很限波修弦位。在本论文集收录的第三部分文章中,主要反映的是我对当代国款极居际关系大变局的思考。

  总破氧烧早角海含之,我们正处在一个国际与国内各种经济和政治等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处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个经济同朝影强示学者来说是一件幸事,因为不从经济角度看待和分析这些变化的起因与趋势,是不可能看得深与看得远的,这使得经济学者有了比其他领域学者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当然也有更重的责任。

  希望这本论文集能给这个正在经历大变革的时代,贡献一些有益的思想。

作者简介

  王建,男,汉族,1954年11月28日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同年到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工作。1986年任副研究员,1992年任研究员,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国重搞必经职握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称号。1993年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任国家计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青联委员,曾获"中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并被评选为"1988限鲜应宜心心甲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多次参与起草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文件,多次在国家计委和国务院各部委获一、二、三等科技进关找医测朝群许参项困承步奖。主要代表作有轴由育长供拉村双别:

  1、《关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1987年),提出在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大进大出的加工型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构想,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为党中央制定和提出"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外王难朝举除2、主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许垂血具操研究》课题(1992~1996年),提出到2010年构造中国于跟小五海区域经济中"九大都市圈"的今减啊径程检构想,在国内经济界和舆论界引起板素孩出曲防据普遍反响,目前该书约45万字正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

  王建主要学术著作:

  一、著作、课题

  1.专著个够划卫细双则烈《走向世界的中国──艺什有官坐百操想鱼老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约23万 字。

  2.主编《中国宏观经济运击富态代行机制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出版约30万字。

  3.课题组长、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课题1996年4月完成,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约40万字。

  4.课题组长、主编:《跨世纪发展中的利用外资战略》中国宏观经济学会1995年重点研究课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约20万字。

  5.课题组长、主编:《工农产业二元结构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攻关课题,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出版,约20万字。

  6.课题组长、主编:《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工农关系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1995年重点研究课题,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出版,约20万字。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研究》为主要执笔人之一,该课题获国家计委199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研究丛书1994年1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8.课题组长:《2010年长期规划中的若干问题》1996──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思路研究,1994年5月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9.中方课题组长:《中国的产业、地区发展与外资的作用》与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合作课题,1997年5月中方约10万字,日本亚洲研究所出版。

  10.课题组长:《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结构矛盾与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出路选择》,经济研究参考第36\37期1993年3月。

  11.课题组长:《资本市场发育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宏观经济学会1997年重点研究课题1998年5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约15万字。

  二、论文

  1.《关于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的构想》载1988年1月5日经济日报,新华文摘1988年第3期,国际贸易英文版1988年第3期。

  2.《经济调整的宏观思考 上篇:农业问题;下篇:工业问题》1988年12月计划经济调研资料92期。

  3.《关于后十年长期发展的思路》"八·五"和十年规划研究简报第3期1989年4月。

  4.《关于三年调整的五个问题》中国计划学会通讯1989年11月。

  5.《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结构调整问题》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第10期1991年11月。

  6.《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折点》管理世界第2期1992年3月。

  7.《关于加快开放和加快改革的若干问题》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第5期1992年7月。

  8.《中国地域构造调整与对外开放》日本《世界经济评论》第10期,1992年10月。

  9.《关于加快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计划经济调研资料(39)1992年10月。

  10.《关于区域结构理论研究方法及对我国区域结构现状的分析》计划经济研究第3期1993年3月。

  11.《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看当前的经济形势问题》经济研究与实践(21),1993年7月。

  12.《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农村经济问题》九十年代农村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农村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12月。

  13.《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若干问题》香港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10月。

  14.《九十年代中国区域发展规划的设想》香港大学"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1月。

  15.《加快发展,推进改革,警惕失控》1994年2月经济研究与实践(7)。

  16.《乡镇经济中的"资金增密"现象及其对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影响》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

  17.《通货膨胀形势与宏观政策选择》经济研究与实践(49)1994年9月。

  18.《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农村经济问题》《日本国际经济论坛》1995年7月。

  19.《我国通货膨胀的短期和中长期形势分析》经济研究与实践第九期1995年3月。

  20.《1994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三个变化及相关的宏观政策问题》中国市场1995年第二期,中国经济导报1995年3月31日。

  21.《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22.《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与金融结构的重大转折》经济研究与实践第16期。

  23.《从首次出现"存差"现象说开去》了望1995年第24期。

  24.《加强综合发展战略研究》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

  25.《以理顺经济关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为中心安排好"九·五"计划》中国宏观经济学会1995年重点课题,主要执笔人,获国家计委199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26.《对当前通货膨胀形势的几点看法》经济日报1995年10月17日。

  27.《整体经济形势很好,问题不容忽视》1996年宏观经济分析会论文选(一),了望1997

  年第1期。

  28.《我国中部地区的工业化高潮和未来发展战略探索》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五期。

  29.《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亚洲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二期,中国日报1998年1月17日。

  30.《欧元统一与亚洲金融风暴及我国中期阶段的国际政策选择》,了望1998年6月15日,香港《信报》1998年6月8日。

目录

  自序

  上篇 发展战略

  关于加强综合发展战略研究的建议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及发展与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如何认识当前的"三农"问题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中国必须建设新工业化社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关于九大都市圈的构想

  从"尼看父对斤穿克克松主义"看世界新格局--写在尼克松总统访华30周年

  中篇 宏观分析

  2004:中国宏观调控的困局

  通胀不可虑通缩最堪忧

  生产过剩的前景铁唱宣明心殖与反危机措施的思考

  四因素可能使"十一五"成为各种经济矛盾集回解里回台中爆发期

  从虚拟资本主义角度看当代国际货币关系--2006年国际货币走势分析

  警惕投资回落来自过猛,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下篇 虚拟资本主义

  欧元统一与亚洲金融风暴及中国中期阶段的国际经济政策选择

  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与货币制度危机-求控流夫么菜跟-警惕全球金融风暴

 界抗较神获顶修配差积散 海湾战争与朝鲜半岛核危机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虚拟资本主义时代与新帝国主义战争

  美元霸权的终结360百科与保卫美元的战争

  改造我们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大变革时代的思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