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竹 植株呈小乔木或灌木状。竿直立,高3-5m,粗1.5-2cm,竿壁厚约6mm。
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时绿黄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丛生来自,圆筒形,竿环很隆起缺。
- 中文名 大洋苦竹笋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和本目
形态特征
【动植物形态】苦竹 植株呈小乔木或灌木状。竿直立,高3-5m,粗1.5-2cm,竿壁厚约6mm。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时绿黄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态黄活生或丛生,圆筒形 ,竿环来自很隆起;每节有3-7分枝,但在每分枝一侧的节间下部1/4处稍平,鞘环有1圈褐色箨鞘基部残留物,箨鞘厚纸质和革质,绿色,无或有细小的紫色斑点,有棕色或白色360百科小刺毛,基部与竿相伤富支越穿成特六坚青连处较密,内面光滑而有光泽,边缘密被金黄色的医汽音和肥纤毛;箨耳很小,深褐色,有直立棕色繸毛;箨舌截平,长1-2mm,边缘密生纤毛;箨叶细长披针形,幼时绿色,多脉,无显著的中脉;叶鞘无毛,有被坚钱星罪横脉;叶舌质坚硬,截平,长0手达华神原元振事有宗兴.5-2mm:叶片披针形,长8-20cm,宽5-28cm,质坚韧,表面深绿色,背面坐引淡绿色,有微毛,尤以基部为甚;叶柄长2-7mm。花枝基部有苍片,花序分技与小穗柄略扁平,常呈波状曲折,小穗绿色,小穗有8-12,小花,长4-6cm,绿色或淡紫色,小穗轴间长4-5mm,在杯状顶端有纤毛;颖3-5,有锐尖头,边缘有纤毛心专背回望宽难至们动便;外稃被外形,近概案革质,有横脉,边缘粗糙,内农临句继曾备度孔稃背部2脊间有沟纹,鳞被3,首较衡合雷亚半院今配后方1片长于前方2片;雄动五蕊3,有细长而互相分离的花丝,花药黄色,药隔不伸出;花柱1,柱头3,羽毛状。颖果长圆形。花期4-5月。


分布范围
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科厚指川、云南、贵州。
主要价值
基本资料
【中文名】大洋苦来自竹笋
【苦竹笋的功效介绍】: 苦竹笋 (《本草拾遗》)
【异名】苦笋(《食疗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苗。
药用价值
【性味】①《纲农断径练座重破在抓演子目》:苦甘,寒。 ②《本草求原》: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苦竹笋的功效】清360百科热,除湿,利水,明目。治消渴,面目黄帝朝,脚气。
①《本草拾遗》:主不睡,去面目并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健人。
②《食疗本草》:主逆气。
③《食医心镜》:理心烦闷,益气力,止渴,主消渴,利水道,下气,理风热,脚气,蒸煮食之。
④汪颖《食物木草》:治出汗,中风失音。
⑤《纲目》:干者烧研入盐,擦牙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两;或煮食。
【宜忌】《品汇精要》:动气发症,不可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