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天文考古学

《中国天文考古学》是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时。

  • 书名 中国天文考古学
  • 作者 冯时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
  • 页数 559 页

简介

  本书以考古发掘资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古学、古文字学、

  古文献学、民族学和天文学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以降的天文考古学问题,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来自文学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阐释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天文学起源与文明起源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与实践360百科两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开辟了新途径,对古代政治史、宗教史、哲学史和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钢受尼左的翻界汉名价冯时,1958年10月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考古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味呢众亚袁课。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入和点祖固兵学和天文考古学,旁涉商周考古学、商周史、前秦思想史、科技中及历史文献学。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

目录

  三版来自自序

  再版自序

  自序

  第一章 天文考古学概论

  第一节 天文考古学的理论特点

  一、天文考古学的定义

  二、天文考古学的研究范围

  三、天文考古学的理论内核

  四、天文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五、天文考古学的目的

  六、中国天文考古学的任务360百科及主要课题

  第气以先虽系参原娘居品就二节 天文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上古时代的天文与人文

  第一节 中国天文学的传说时

  一、战国楚帛书创世章释读

 充统领飞获脸没态肥绝 二、原始古史观与原始创世观

思青武  第二节 上古巫觋历史的背景与实证

  第三节 天文占验

  第三章 观象授时

  第一节 有关恒星观测的两个基本概念的讨论

  一、天球坐标

  二、岁差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天极与极星

  一、北斗建时法劳且距呼层

  二、天极与极星之原始

  三、早期北斗遗迹

  四、新石器时代礼器图像中猪母题的天文学阐释

  五、太一与帝俊

  第三节 历法起源考

  一、先秦时代的火星观测

  二、太阳崇拜与原始历法

  三、良渚文化立鸟图像探赜

  四、甚行缺四时与四神

  五、哥外语氢率色老《尧典》历法体系的考古学研究

  六、殷卜辞四方风研究

  1.四风与八风

  2.卜辞四方风名考释

  3.分至四气与四时

  第四章 古代天文仪器

  第一节 候气法钩沉

  一、律管吹灰

  二、新石器时代骨笛的天文学意义

  第二节 圭表测影

  第三节 秦汉日晷研究

  一、辨方正位

  二、日晷复原

  第四练剧谁三界境粮似耐日节 漏壶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章 奇异天象

  第一节 殷代月食考

  第二节殷代日食考

  第三节 科手著日珥、日冕与太阳黑子

  第四节 彗星观测

  第六章 星象考源

  第一节 星与象

  第二背聚便级春直工够核植参节 二十八宿起源研究

  第三节 古老的天官体系

  第四节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诸遗迹的天文学研究

  第五节 四象起源考

  视确又绝围爱凯结次第六节 天文星图的产生与发展

  第七章 早期宇宙模式

  第一节 天方地圆

  第二节 红山文化三环石坛的美装风苦必次天文学研究

  第八章 天数发微

  第一节 "太极图"真原

  第二节 重睹"洛书"

  第三节 殷墟易卦卜甲研究

  征引书目简称

  三版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天文考古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