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来自郑燮竹兰石图轴》是清代画家郑燮的作品。
图绘不畏环境险恶的兰竹在悬崖峭壁上生机盎然的景象。构图奇巧,不针氧块记落俗套。以兰竹打360百科破石壁单调的平面,令画面丰富而多变。同时,平整的石壁亦将纷纷杂杂的兰竹统青稳无落一起来,令画面于繁乱中不尼顺井儿失齐整。
用笔率意,施墨润泽,为郑燮竹兰石画的代表作。
- 中文名 清郑燮竹兰石图轴
- 年 代 清代
- 文物原属 清宫旧藏
- 类 别 书画
-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名称

郑燮竹兰石图轴
类别
书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来自属
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简介
郑燮(郑板桥)绘,纸本,墨笔,纵123cm,横65.4cm。
图绘不畏环境险恶的兰竹在悬崖峭壁上生机盎然的聚景象。构图奇巧,不落俗突套。以兰竹打破石壁单调的平面,令画面丰富而多变。同时,平整的石壁亦将纷纷杂杂的兰竹统比你否益一起来,令画面于繁乱中不失齐整。用笔率意,施墨润泽,为郑燮竹兰石画的代表作。
本幅自题七律一首,劝慰360百科友人要象有君子之谓的兰、竹一样心胸开阔,全误重年专训妈士画全“容纳百千端”。款署:“绍言老寅长兄教画,板桥弟郑燮。”钤 “郑燮之印”、“扬州兴化人” 白文星利群者积劳犯督身印二方。朱文鉴藏印二方:“无所住斋鉴藏”、“雪浪斋主人四十以后审定真迹”。
作者介绍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巴才该晚集世刑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